近日,一则新闻再次引起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重视。
在浙江杭州,小李(化名)一家人在家中聚餐。由于空调房里煮红豆汤,导致一家六口中四人中毒。
经医生分析,罪魁祸首正是在密闭空间中使用燃气灶煮红豆汤,导致氧气含量下降,燃烧不充分,进而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继而导致中毒。
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
这些事件再一次敲响夏季一氧化碳中毒的警钟——那些我们以为“舒服”的消夏方式,可能暗藏致命风险。
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如天然气、汽油、木柴、煤炭)在不完全燃烧时的产物。它之所以危险,是因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特性,很难被人察觉,吸入过多会导致身体组织缺氧,引发中毒,容易“夺命于无形”。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高200-300倍,当一氧化碳随呼吸进入人体后,会以远超氧气的亲和力,强行抢占血液中负责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导致氧气无法被送达器官。血液流经的组织细胞因为收不到氧气而窒息,就会引发中毒。
开空调煮汤正是因为紧闭门窗形成“密室”,燃气灶持续消耗氧气导致燃烧效率骤降,一氧化碳随之快速积累超标。类似风险也存在于通风不良的燃气热水器、车内开空调睡觉、使用炭火或煤炉等场景。
这种隐形威胁,让科技防护变得至关重要。
在一氧化碳技防领域中,电化学传感技术是常用的一类技术手段。
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一氧化碳气体检测。当一氧化碳气体分子通过透气膜进入传感器内部,并与传感电极表面接触时,会在工作电极上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电子和质子(氢离子)。同时,这些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向对电极,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与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强度来确定气体浓度。
家庭生活中,除了直接安装到家用一氧化碳报警器中,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还可以被集成到具有一氧化碳防护、燃气泄漏防护功能的燃气热水器中,24小时实时检测所在空间内的一氧化碳、甲烷含量,一旦检测到气体浓度超过警戒值,立刻报警提醒,通过主动防泄漏来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
地下停车场因汽车尾气会积聚大量一氧化碳,传感器可联动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游艇、房车等密闭旅居空间内,传感器也能实时监测气体安全,保障乘客生命安全。
此外,一氧化碳传感器还可与智能家居系统联动,实现一氧化碳浓度的远程查看与报警,进一步提升家庭安全管理的便捷性。
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氧化碳传感器都在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安全。随着传感技术的不断升级,未来它还将在更多细分场景中拓展应用,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安全提供更全面的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