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滨州港区调度指挥中心,电子屏上跳动的潮汐时钟显示——距离17:10高潮水位只剩150分钟,三艘万吨级船舶正在港区内外等待指令。“在150分钟内必须紧盯船舶动态!”滨州港调度中心第一时间与滨州海事局、引航站沟通,在听取主管部门意见后,迅速制定三条船舶靠离泊计划,与时间赛跑的生产调度协奏曲紧张奏响。
第一乐章:离泊协奏曲(14:40-15:45)
效率就是“客户至上、服务至上”最直接的体现。“渤港拖8就位!”“引航员已登船!”对讲机里的声音此起彼伏。值班调度孟建国盯着雷达屏幕,左手握着三台电话听筒,右手快速切换监控屏。这位有着8年工龄的老调度,此刻太阳穴上青筋清晰可见。
“艾维尔轮解缆!”随着指令下达,三艘拖轮将船舶缓缓顶离泊位。15时10分,第一艘船刚驶出防波堤,两艘拖轮立即调头驶向油品码头。“今年油品、散货、LPG码头经常出现船舶集中到港的情况,为保障现场生产安全高效,每个时间都要精确到秒,拖轮燃油也都是提前计算好的。”孟建国擦着额头的汗说道。
第二乐章:潮水倒计时(15:45-17:00)
量变的积累,质变的跨越,一次又一次的大船靠泊作业让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引航员实时通过高频(对讲机)联系船舶人员及拖轮操作人员,使其相互配合,“长宁洲”轮平稳离开滨州港油品码头。此时,孟建国接到“长吉洲”船长急促的电话——为保障通航安全,这艘大吃水原油船舶必须在高潮前上线进港。值班电话通话记录显示,他已连续处理28个协调电话。“在调度指挥中心,值班调度每天的通话记录都在150条以上,平均每5分钟就会通话一次。”
16时50分,完成离泊的“长宁洲”轮刚驶过1号浮标,17时10分,长吉洲一号浮上线进港,两船最近距离仅1.2海里,像两座移动的钢铁山脉在黄昏中擦肩而过。
第三乐章:数字背后的汗水(00:00-24:00)
“靠泊完成!”18时50分,对讲机里传出欢呼。孟建国的工作服后背已湿透,他默默翻看值班日志——那里记录着21.05小时的作业新纪录,较上航次作业时间压缩4小时,船舶从解缆到一号浮下线共计用时1.08小时,创造滨州港最短离泊时间。窗外,输油臂正在对接“长吉洲”轮,橙红色的夕阳把输油管道照得发亮。
当夜班调度来交班时,孟建国终于放下对讲机,笑着说:“明天潮汐表显示,我们又要和月亮赛跑了。”
现场就是战场,效率就是生命线。滨州港区全体职工昂扬向上的精神与决心,如同踊跃的波涛一般,振奋着每一个参与到海港工作中的心灵。以这种征程万里风潮劲的精神,滨州港区必将在未来发展当中扛起千钧重任,在山东港口打赢“五大战役”征程中,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记者 张贵英 通讯员 刘琳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