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揭开“Wow!”信号谜底的日子又近了。
著名的“Wow!”信号。使用新技术对旧数据进行的分析,正在缩小针对这一神秘信号来源和成因的探索范围。
大耳朵射电天文台(BERO) / 北美天体物理学天文台(NAAPO)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大耳朵”射电望远镜的早期SETI项目,曾于1977年8月15日探测到一个强烈的深空射电信号,亦即著名的“Wow!”信号。这个异常信号似乎带有非自然特征,很多人认为它可能是外星文明发出的。但遗憾的是,它只出现了一次,随后便消失了。
时隔48年之后,以阿雷西博波多黎各大学行星宜居实验室天体生物学家Abel Méndez为首的一批研究人员,基于未公开的档案数据,使用当时还不存在的现代技术,对这个转瞬即逝的信号进行了重新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这个信号并非源自地球的无线电干扰。但可能也不是外星文明发来的。最有可能的一种情形是,它来自一个“微波激射体(maser)”。
“微波激射体”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天体信号源,其主要表现为在电磁波的微波频段出现了突然增强。“Wow!”信号可能是星际气体云中的某个“微波激射体”产生的。
新分析结果为我们提供了该信号在天空中更为精确的座标,其具体位置在赤经19时25分02秒±3秒或19时27分55秒±3秒,赤纬-26°57′±20′(J2000)。分析结果显示,该信号的强度比之前的估算值高出4倍。分析确认信号的频率为1420.726MHz,位于氢谱线范围内,而其相对于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径向速度要比之前认为的大。
氢谱线亦即21厘米辐射,是由寒冷的中性星际氢原子产生的射电波长电磁辐射。天文学家认为,这是外星文明通过无线电发送信息的理想波段。
新的研究依然没有直接揭开谜底,但它为科学家提供了新的更为精确全面的线索,能够使后续研究变得更为有效。
研究人员称,“Wow!”信号可能是由一个强大的瞬态辐射源,如磁星耀斑或软伽马射线重复源触发的。虽然仍是假设,但是一个“微波激射体”确有可能产生与“Wow!”相似的窄带信号。
在过去几年中,不断有天文学家针对“Wow!”信号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例如2020年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源自一颗类日恒星2MASS 19281982-2640123。这颗恒星距离地球约1800光年,位于银河系中心方向。而2016年,曾有人表示它可能是一颗经过的彗星产生的。但这一说法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
参考 Arecibo Wow! II: Revised Properties of the Wow! Signal from Archival Ohio SETI Data https://arxiv.org/abs/2508.10657 Arecibo Wow! I: An Astrophys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Wow! Signal https://arxiv.org/abs/2408.085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