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民间故事:抬不动的花轿

0
分享至


七桥镇坐落于江南水乡,镇子不大,却因七座古桥相连而得名。这七座桥姿态各异,有拱桥如虹,有平桥如练,最古老的永安桥已有三百年历史,桥栏上的石狮子被岁月磨得光滑如镜。镇子被一条主河道分为两半,两岸白墙黛瓦的民居依水而建,檐下常挂着红灯笼,映在潺潺流水中,别有一番韵味。

镇上有这么一大户人家,家主名叫赵乔。赵家祖宅就建在镇中心最大的永福桥旁,是一座五进三路的大宅院,青砖黛瓦,马头墙高耸,门楣上"积善之家"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赵乔今年五十有二,面庞红润,眉目慈和,常穿着一件靛蓝色长衫,手中总把玩着一对盘得油光发亮的核桃。

赵乔是镇子上有名的好人,这名声可不是凭空得来的。去年冬天,镇东头王老汉家的房子被大雪压塌了,赵乔不仅出钱出力帮着重盖,还让王老汉一家暂时住进了赵家的厢房。开春后,镇西李家的独子得了急病,没钱请郎中,赵乔知道后立即派管家送去二十两银子,还特意请来了苏州城的名医。这样的事数不胜数,谁家有个困难,只要不是太过为难,赵乔能帮则帮,不能帮也会多多少少的出点力。要说这七桥镇上没受过赵乔恩惠的人,还真找不出几个来。

大伙儿都说因为赵乔人好,所以人丁兴旺。赵家祖上三代单传,到了赵乔这一代,却是枝繁叶茂。赵乔膝下有三位公子一位千金:长子赵明远年方二十,已经能帮着父亲打理家业;次子赵明达十八岁,正在杭州书院读书;三子赵明通十六岁,最是活泼好动;而最小的女儿赵娇儿,今年方才十五,是赵乔的心头肉。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赵乔最喜爱的就是这个女儿了。赵娇儿出生那年,赵家的事业突然蒸蒸日上,原本只是中等规模的米行,短短几年间就发展成为七桥镇最大的商号。赵乔总觉得这个女儿给家里带来了福气,加之娇儿生得玉雪可爱,自然格外疼爱。

赵娇儿也确实讨人喜欢。她自幼聪慧,三岁能背诗,五岁能抚琴,到了七八岁上,已经能帮着母亲管理家事了。她生得落落大方,肤光如雪,眉目如画,尤其是一双杏眼,清澈得能照见人影。更难得的是心地善良,见不得别人受苦。每逢初一十五,她总要带着丫鬟到镇上的寺庙施粥;冬天见到乞儿衣不蔽体,她会悄悄让下人送去棉衣;就连看见受伤的小鸟,她也要小心照料,直到伤愈才放归自然。

赵娇儿九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让全镇的人都记住了这个心地善良的小姑娘。

那是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赵娇儿带着贴身丫鬟小翠到镇上的绣庄取新做的衣裳。回来的路上,在永安桥头看见一个老乞丐蜷缩在桥墩下,衣衫褴褛,瑟瑟发抖。赵娇儿心下不忍,让小翠给了老乞丐几个铜钱。

没想到这一施舍,就像捅了马蜂窝。不知从哪儿突然冒出来七八个乞丐,纷纷围上来讨钱。赵娇儿把身上的零钱都分给了他们,可乞丐们不但不散,反而越聚越多,有的甚至开始推搡拉扯,说出些不干不净的话。

"小姐行行好,给点饭钱吧!"

"有钱人家的小姐,就这么小气?"

"我看她是假慈悲,做样子罢了!"

赵娇儿何曾见过这阵势,吓得脸色发白,小翠急忙护着小姐,主仆二人好不容易才冲出重围,跑回家时,发髻也散了,衣裳也皱了,赵娇儿更是哭得梨花带雨。

赵乔正在书房算账,见爱女这般模样,连忙放下算盘,关切地问:"娇儿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赵娇儿抽抽噎噎地把经过说了一遍,最后委屈地问:"爹爹,我明明好心施舍,他们为何还要骂我?"

赵乔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拉着女儿的手,走到窗前。窗外,赵家的花园里春意正浓,海棠花开得正好。

"娇儿,"赵乔温和地问,"你施舍的一定都是真乞丐吗?"

赵娇儿愣住了,她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赵乔继续道:"爹爹不是要你不行善,而是要你智慧地行善。有些人看似贫穷,实则懒惰;有些人看似可怜,实则狡猾。直接给钱,可能会助长某些人的惰性,甚至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娇儿眨着还挂着泪珠的大眼睛,似懂非懂。突然,她眼睛一亮:"爹爹,我明白了!"

说完,她转身就跑,赵乔在她身后含笑摇头,知道女儿定是有了主意。

果然,不一会儿,赵娇儿就让下人在赵府大门旁立了块木牌,上面用工整的楷书写着:"贫穷困苦者,可来赵家帮工,包吃住,另付工钱。"

赵娇儿跑回书房,兴奋地对父亲说:"爹爹,若是真乞丐,必定会为生计前来;若是假的,可不会受这份苦。这样既帮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又不会让懒惰的人得逞,对不对?"

赵乔宠溺地看着女儿,摸摸她的头:"女儿长大了,说得都对。"说完哈哈大笑,心中为女儿的聪慧感到骄傲。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七桥镇。起初有人怀疑,但很快,几个真正走投无路的乞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赵家。赵娇儿亲自安排,让年轻力壮的到米行帮忙,年纪大的在赵家做些轻省活计,妇女们则帮着缝补浆洗。不仅包吃包住,每月还发给一定的工钱,等他们攒够了本钱,就鼓励他们自谋生路。

这其中有个叫老刘头的乞丐,原本是个手艺不错的木匠,因家乡遭灾流落到此。赵娇儿得知后,出资帮他置办了工具,让他在镇上开了间木匠铺。不过三年光景,老刘头不仅还清了赵家的资助,还娶了媳妇,生了胖小子。

还有一对母子,母亲体弱多病,儿子才十岁,沿街乞讨时被赵娇儿看见。赵娇儿安排母亲在赵家厨房帮工,让儿子跟着赵家的私塾先生读书。后来那孩子考中了秀才,成了七桥镇的一段佳话。

这样的事一传十,十传百,赵家"以工代赈"的美名传遍了四里八乡。人们不再叫赵娇儿"赵小姐",而是亲切地称她为"小善人"。

光阴荏苒,转眼六年过去,赵娇儿已经从那个九岁的小女孩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提亲的人几乎踏破了赵家门槛,但赵娇儿却一个也没看上,直到去年元宵灯会上,她遇见了林家公子林清风。

林家是邻镇的书香门第,林清风年方二十,已是举人功名。那日灯会上,赵娇儿的荷包被小偷偷去,林清风恰好看见,不但帮她追回荷包,还温言安慰受惊的她。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后来经过媒人说合,两家定了亲事。

婚期定在这年三月十六,是个黄道吉日。赵家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张灯结彩,准备嫁妆。赵乔为爱女准备的嫁妆足足有六十四抬,从金银首饰到绫罗绸缎,从古董字画到日常用具,一应俱全。

大喜之日终于到来。赵府内外红灯高挂,宾客盈门。赵娇儿凤冠霞帔,端坐闺中,既期待又不舍。母亲在一旁悄悄抹泪,三个哥哥更是围着妹妹,嘱咐这个嘱咐那个。

吉时一到,迎亲队伍准时到来。林清风骑着高头大马,身穿大红喜服,更显得俊朗非凡。八人抬的大花轿停在赵府门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按礼节,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后,新娘子由兄长背出闺房。赵明远小心翼翼地将妹妹背起,感觉妹妹轻得像一片云彩,不禁笑道:"娇儿,你是不是这几天都没吃饭?这么轻。"

赵娇儿在红盖头下轻笑:"大哥就会取笑我。"

新娘子顺利上了花轿,喜娘高喊:"起轿!"

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四个轿夫使出吃奶的力气,花轿纹丝不动!

轿夫头儿擦着汗说:"怪事,我抬了二十年轿子,从没遇到过这么沉的轿子!"

又换了四个壮汉来试,花轿依然稳如泰山。围观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赵乔和林清风都急得团团转——误了吉时可就不吉利了。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人群中走出四个彪形大汉,齐声说道:"往日多谢赵家善人恩惠,如今正是我们兄弟报答的时候。"

这四人面生得很,不像本地人,但见他们身材魁梧,目光炯炯。四人分立花轿四角,齐声喝道:"起!"竟稳稳地将花轿抬了起来!

迎亲队伍这才继续前行,锣鼓重新敲响,但人群中的议论却更热烈了。

"奇怪了,赵小姐那么瘦小,轿子怎么会那么沉?"

"是啊,八个壮汉都抬不动,那四个人什么来头?"

"我看那四个人面生得很,从没见过..."

这时,一位游方道士捋着长须,缓缓道出真相:"诸位有所不知啊。赵家这一辈善举无数,积下了天大的阴德。今日小善人出嫁,这份阴德自然要分一部分到婆家。这轿子上可不光有美娇娘,还有一份沉甸甸的阴德在里头,寻常人如何抬得动?"

有人好奇地问:"那道长,刚才那四个大汉怎么就抬起来了?"

道士微微一笑:"那四人你们觉得是人吗?错了!那是赵家这些年来恩惠过的亡者的阴魂,特来报恩的,只不过借了四个肉身而已。阴德虽重,但对感恩的阴魂来说,却轻如鸿毛。"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感叹善有善报,赵家的善心连鬼神都感动了。

花轿顺利抵达林家,婚礼圆满完成。说来也怪,那四个大汉在花轿落地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更增添了这段佳话的神秘色彩。

赵娇儿嫁到林家后,果然如道士所说,将赵家的福分带到了婆家。林清风在次年的京试中高中进士,授官知县;林家的生意也越发红火;更神奇的是,多年未有子嗣的林家,在赵娇儿过门后三年内添了三个大胖小子,人丁兴旺,家业昌盛。

而赵娇儿始终保持着善良的本性,在林家继续行善积德,被当地人称为"善人娘子"。她常常教育子女:"善不在大小,在于真心;德不在多少,在于长久。"

七桥镇上的人们至今还传颂着赵娇儿出嫁那天的奇事,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八个字,也成了赵、林两家的家训,代代相传。

每当夕阳西下,永福桥上的老人们总会对围坐的孩童们讲起这段往事,最后总不忘加上一句:"所以啊,孩子们,要多做好事,善有善报,老天爷都看在眼里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大家都很现实了,大多数人没钱,装不下去了

为什么大家都很现实了,大多数人没钱,装不下去了

布衣粗食68
2025-09-17 14:26:51
一项严谨临床试验让安宫牛黄丸跌落神坛:效果与安慰剂无异

一项严谨临床试验让安宫牛黄丸跌落神坛:效果与安慰剂无异

回旋镖
2025-09-17 10:41:11
今天,小喜乐在浙江成为“大体老师”,出生仅237天!妈妈的信看哭所有人……

今天,小喜乐在浙江成为“大体老师”,出生仅237天!妈妈的信看哭所有人……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6 20:25:52
犹太资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女演员领奖台上公然提反犹

犹太资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女演员领奖台上公然提反犹

趣文说娱
2025-09-16 10:46:36
南海的仗,已打完了!很多人还以为,我们跟菲律宾还在对峙!错了

南海的仗,已打完了!很多人还以为,我们跟菲律宾还在对峙!错了

健身狂人
2025-09-17 14:27:01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选择“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日本房价崩盘回忆:当年那些选择“不买房”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7 19:45:54
10月1日起执行!中小学教师房补新政落实,退休教师也能跟着沾光吗?

10月1日起执行!中小学教师房补新政落实,退休教师也能跟着沾光吗?

娱乐的宅急便
2025-09-17 11:45:22
国务院国资委:9家新央企组建设立!名单来了

国务院国资委:9家新央企组建设立!名单来了

环球通信
2025-09-17 18:58:58
暂停每年600万欧元拨款,欧盟委员会公布对以色列制裁方案

暂停每年600万欧元拨款,欧盟委员会公布对以色列制裁方案

界面新闻
2025-09-17 20:50:18
“上海学生餐”事件,一开始是被当成正能量宣传的

“上海学生餐”事件,一开始是被当成正能量宣传的

清书先生
2025-09-17 17:12:28
没了退路的内塔尼亚胡,带领一千万以色列人,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

没了退路的内塔尼亚胡,带领一千万以色列人,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

梁讯
2025-09-17 09:15:36
五十年代杀了多少地主恶霸?难道五六十年代还不如解放前吗?

五十年代杀了多少地主恶霸?难道五六十年代还不如解放前吗?

棠棣分享
2025-09-17 10:09:06
“钥匙自取”,上海男子将百万房车停街头,免费给陌生人用!网友:太佩服你了…本人最新回应

“钥匙自取”,上海男子将百万房车停街头,免费给陌生人用!网友:太佩服你了…本人最新回应

大风新闻
2025-09-17 19:47:08
中美贸易战掀桌子了!9月17日,深夜爆出的三大消息已全面出炉?

中美贸易战掀桌子了!9月17日,深夜爆出的三大消息已全面出炉?

诗意世界
2025-09-17 13:33:55
刘强东直播做菜翻车,一句 “灶不会是马云那买的吧”,订单却爆了

刘强东直播做菜翻车,一句 “灶不会是马云那买的吧”,订单却爆了

老吴教育课堂
2025-09-17 10:00:10
围攻黄岩岛惨败,菲律宾认怂,举白旗后10艘船的损失统计出来了!

围攻黄岩岛惨败,菲律宾认怂,举白旗后10艘船的损失统计出来了!

青青子衿
2025-09-17 02:45:14
震惊!大批医院宣布退出医保!

震惊!大批医院宣布退出医保!

霹雳炮
2025-09-17 22:31:53
一年亏损近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昔日的金饭碗如今惨遭抛弃

一年亏损近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昔日的金饭碗如今惨遭抛弃

特特农村生活
2025-09-17 16:19:23
已确认:全部关闭!退出中国市场

已确认:全部关闭!退出中国市场

中吴网
2025-09-16 22:31:40
卡塔尔扛大旗,57国团结一致,巴铁或主动下场,以色列踢到铁板

卡塔尔扛大旗,57国团结一致,巴铁或主动下场,以色列踢到铁板

文雅笔墨
2025-09-17 08:47:49
2025-09-18 03:52:49
七分灵异 incentive-icons
七分灵异
每天几个小故事
1384文章数 32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头条要闻

《731》首映黑龙江省委书记现场观看 导演泣不成声

体育要闻

海港半场丢三球0-3神户胜利船 亚冠精英联赛5连败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 预计年内还降两次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亲子要闻

宝爸宝妈应该看的儿童急救知识,赶紧点赞收藏起来!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