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游客投诉绍兴鲁迅纪念馆里,鲁迅夹着烟的墙画可能误导青少年,馆方也回应说正在处理这件事。
![]()
其实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鲁迅烟瘾确实特别大,吸烟这件事几乎跟着他一辈子,不光是个人习惯,还和他的写作生涯绑在一起,成了他形象里很特别的一部分。
咱们从史料里整理整理,就能清楚看到他烟瘾到底有多大,还有哪些特别的吸烟习惯 ——
首先是每天抽烟的量,说出来真挺惊人的。他一天能抽 30 到 50 支烟,忙起来的时候甚至超过 50 支,换算成现在的烟包,差不多就是一天 2 到 3 包。而且烟量还跟工作强度挂钩,越忙抽得越多。他写文章的时候,烟经常是 “一半吸进嘴里,一半烧在手里”,地上满是烟灰都是常事儿。他夫人许广平还能通过家里烟蒂的数量猜他当天在干嘛:要是烟蒂多,就说明他一整天都在家写东西;烟蒂少,那多半是出去了。
![]()
再说说他那些特别的吸烟习惯。每天早上一醒,还躺在床上没起来呢,第一件事就是抽烟。常年下来,原本白色的床帐都被烟熏成黄色了。握烟的姿势也跟别人不一样,一般人是用食指和中指夹烟,他偏偏习惯用大拇指和无名指捏着烟,朋友们都觉得这是他独有的动作。更特别的是,他经常不把烟彻底掐灭,直接用没熄的烟蒂点下一支,一直这么连着抽,几乎没断过。
![]()
还有他对香烟品牌的选择,挺有意思的,还藏着点经济上的考虑。别看他当时一个月能挣 500 大洋,按现在的购买力算差不多得 7 万块,可他自己抽的都是便宜烟,像 “彩凤牌”“红锡包”“哈德门”“强盗牌” 这些,一包也就 1 到 2 角钱。但家里会备着 “茄力克”“海军牌” 这种贵烟招待客人,他自己却从来不碰贵的 —— 一方面可能是觉得没必要,另一方面估计也是烟量太大,抽贵烟实在负担不起。而且他从口袋里拿烟的时候,都是直接摸出烟来点燃,从不把烟盒露出来,没人知道为啥,有人猜可能是不想让人看到自己抽的是便宜烟。
![]()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他试过戒烟,却一直没成功,还为此付出了健康代价。早在 1925 年,因为得了肺病,他就开始尝试戒烟,可这一戒就是 15 年,始终没戒掉。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还坦言:“我自制力太差,总也戒不掉”,甚至说希望 “有人能管着我”,帮自己把烟戒掉。医生也明确跟他说 “再抽烟,吃的药就没效果了”,可他却找了个 “烟没吞进肚子里” 的理由自我辩解,始终没真正停下抽烟。直到去世前一天,他还在抽烟。最后,也正是因为长期吸烟,患上了肺气肿、肺结核,还引发了气胸,55 岁就走了。
![]()
对鲁迅来说,香烟更像是他写作时的 “伴侣”,也是精神上的寄托。他觉得烟雾能帮他理清思路,找到写作的灵感,比如秋天的夜里,他常靠着 “点上烟卷,感受着一丝凉意” 来构思文章。同时,烟也帮他缓解了焦虑 —— 那时候社会黑暗,他心里也常有苦闷,就靠抽烟来排解。就像他小说里写的魏连殳、吕纬甫这些人物,他们吸烟的样子,其实也藏着鲁迅自己的影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