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大爷今年65岁,被查出糖尿病已有八年。这些年,他一直当“管控血糖”的乖学生,饮食清淡、按时吃药,唯独一件事,他总割舍不下——每天两根烟。他常说,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哪怕家人医生再三劝他戒烟,他总是一笑了之。
直到最近的一次体检,他的心、肾、眼都陆续出现了问题。面对检查报告,医生神色凝重:“你的血糖还行,但烟抽得越多,危险可能比血糖未控还大!”这句话让赵大爷猛然惊出一身冷汗:难道自己坚持抽烟,是在“火上浇油”吗?
![]()
提到糖尿病,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忌口、降糖药、运动,但却忽视了另一个杀手——香烟。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而长期吸烟者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较未吸烟者高出近50%。
更可怕的是,吸烟对糖尿病的破坏不仅仅是血糖波动那么简单,还会让身体的3个器官提早“报废”。想知道这3个器官是哪几个?很多人以为最先受影响的是肺,其实恰恰相反!
吸烟本身对健康的危害为人熟知,但当它遇上糖尿病,就不仅仅是“叠加”,而是危险成倍放大。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戒烟,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高度致残更是一触即发。
![]()
美国糖尿病学会在2023年发布的循证指南曾明确指出:“吸烟是一切已知糖尿病并发症的催化剂和加速剂”。
为什么说吸烟是糖尿病的大敌?吸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强,影响血糖稳定;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尼古丁等会促进体内慢性炎症,令伤口更难愈合;能够激活交感神经,升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
这意味着,即使血糖控制再好,吸烟也可能让糖尿病患者提前步入并发症高发区。
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抽烟不过是“肺受累”。但对糖尿病人而言,真正最脆弱的,往往不是肺,而是心脏、肾脏和眼底。这些器官,一旦受损很难逆转。
![]()
心脏:糖尿病本身就让心血管变脆弱,而吸烟会让这种风险直线拉升。国内有研究跟踪3000多名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周吸烟的人心梗和脑梗风险提升了约2.7倍。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让血液更黏稠、血管更易堵,从而加速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生。
肾脏:肾是糖尿病人常常“最早损伤”的器官之一。吸烟会显著提升肾小球滤过的压力,损伤肾血管。据中华内分泌学会数据,持续吸烟的糖尿病人,5年内出现蛋白尿的比例高达36.4%,明显高于未吸烟者。肾功能一旦滑坡,慢性肾衰、透析,甚至尿毒症的风险骤增。
眼底:很多糖友反应“突然看东西模糊”,其实往往是视网膜病变在悄悄恶化。吸烟会损伤眼底微血管,促进新生血管异常生长,从而加速失明。数据显示,吸烟糖尿病患者发展为中重度视网膜病变的几率高出未吸烟者近2倍。而且,眼睛一受损,恢复起来极难。
![]()
既然明知吸烟“祸害”,那为什么还有许多糖友抱有侥幸心理?有的觉得“一两根没关系”,有的担心“戒烟反而焦虑”,更有的说“反正年纪大了,随意点”。殊不知,每一口烟,都是对自己健康的透支。
医学界一致认为:糖尿病患者戒烟的获益,远超任何一种药物。不论多晚,马上行动都不迟:
血糖波动风险降低,戒烟三个月后,血糖日间波动区间缩小12%-17%;心梗卒中风险大降,戒烟一年,心梗风险可下降约52%;五年后几乎恢复到健康人群水准;肾功能恶化延缓,戒烟半年,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平均下降8%左右;视力受损概率降低,及时戒烟的人,发生重度视网膜病变的概率下降接近一半。
![]()
怎么戒更科学?调整生活习惯:找替代品(如嚼口香糖),多喝水、运动解乏;家庭支持:家人提醒、共同监督,往往比单打独斗更有效;求助专业门诊:现在很多医院都设有戒烟门诊,戒烟药物或心理干预都能大大提升成功率;设定目标:逐步减少到完全戒断,别急于求成。
有人问,已经多年吸烟,现在还来得及吗?答案是:只要现在戒起,每一天都是新开始!身体的自愈力超乎想象,就怕一拖再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