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能不能把餐桌上的这个小东西拿远点?我真的想忍住,可就是停不下来……”王阿姨今年62岁,几年前查出来“血糖有点高”,从此家里的一日三餐都变得格外讲究。
可唯独这次家里聚餐,餐桌上那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大白馒头,让她一次接一次“偷吃”了一颗又一颗。饭后,王阿姨悄悄测了下血糖,数字一下子飙升到了15.8 mmol/L。
医生无奈地摇头:“你知道吗?这种主食的升糖速度比普通白米饭快5倍!特别是血糖高的人,真的要管住嘴!”
![]()
大白馒头、白米饭……很多人以为白米饭已经够“甜”,却完全忽视了有些主食的“升糖陷阱”。中国每年新发糖尿病患者超千万,高血糖背后,餐桌上的“主食选择”正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关键。到底哪种主食升糖最快?糖友们还能不能安安心心吃主食?答案可能颠覆你的想象
很多老年人坚持吃馒头、米饭,觉得粗粮都是“家里没条件才吃的”,其实升糖威力惊人。2023年,北京协和医院代谢研究中心对比了多种主食的血糖生成指数(GI)后发现:白馒头的GI值高达88,而白米饭平均只在38-45之间。简单来说,同样分量下,白馒头让血糖上涨的速度,是白米饭的2-5倍。
![]()
为何白馒头升糖如此之快?首先,白馒头选用高度精制面粉,几乎不含膳食纤维。这意味着进肚后,糖类吸收速度极快,难以延缓升糖。研究显示,餐后30分钟内食用馒头的人,血糖上升幅度高达14.2 mmol/L;同样量的米饭仅上升到9.1 mmol/L。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糖尿病患者明明主食吃得“很少”,血糖却降不下来。更危险的是,那些看似健康的“花样馒头”“糖三角”等,往往暗藏更多糖分或油脂,升糖指数还要更高!
有不少糖友反映:“不吃主食又饿得慌,吃肉又怕胆固醇高,真不知道咋办才好?”其实,主食不是不能吃,关键是吃对种类、掌握比例。但如果不分场合、大口吃高GI主食,医生总结血糖管理常见“恶性循环”:
![]()
血糖波动剧烈:高GI主食引起的餐后高血糖,容易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肾并发症风险。
更易饥饿暴食:研究证明,高GI主食会让血糖先急速升高再迅速跌落,刺激饥饿中枢反复“叫嚣”,让人更想吃甜食、夜宵,血糖再次恶性循环。
![]()
药物效果打折扣:长期餐后高血糖,会让胰岛素抵抗加重,导致药量越吃越多还降不下来。
体重难降,脂肪堆积:数据显示,高GI主食摄入者的平均体重比控制组高出2-4千克,腹型肥胖风险大幅上升,这又增加了糖尿病并发症危险!
医生建议这样选择和吃主食,血糖稳得住,生活质量提升
尝试多弄粗杂粮,升糖慢且更耐饱。燕麦、糙米、玉米面、荞麦面这些主食,GI值通常低至45-65,而且富含膳食纤维,还能给肠道“做大扫除”,减少餐后血糖激增。医生还建议:
![]()
主食吃杂不吃精:一餐里主食1/3以上用燕麦、糙米、杂豆等代替,不仅降糖,还能延缓饥饿。试试“杂粮饭”,一锅炖啥都行,换换口味不怕腻。
主食占比不超1/4:整个餐盘里,主食最多只占1/4,其余是蔬菜、蛋白、好油脂。这样血糖波动小,还避免热量超标。
慢慢咀嚼、别吃烫烫的:研究证实,缓慢进食、温度适宜,有助于延缓消化吸收,餐后血糖波动仅为快食族的一半。
两餐之间定点加餐:当进餐时间相隔太久时,可用小量坚果、低GI水果补充能量,避免血糖先高后低。
定期监测,灵活调整:建议每周自测血糖3-5次,记录主食种类和量,发现血糖飙高时,及时调整配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