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夜睡眠,人体血压偏低、血液黏稠度升高,冬季低温更会刺激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更关键的是糖友面临双重血糖波动难题:
黎明现象:凌晨 3 点至上午 9 点,升糖激素分泌增加,约 75% 糖友因胰岛功能不足致血糖升高。
苏木杰效应:夜间隐匿性低血糖后,身体释放升糖激素引发清晨血糖反跳性升高。
叠加空腹等因素,心梗、脑卒中风险骤升。今天,邀请控糖专家杨小红主任来和大家聊聊。
清晨 “5 不要”,科学避风险
1. 不要空腹剧烈运动
空腹时能量不足易诱发低血糖,剧烈运动还会加剧激素波动,增加心血管意外风险。
正确做法:饭后半至一小时运动,选择散步、太极等温和方式。
2. 不要起床过猛
糖友血压调节能力差,突然起身易致脑供血不足,甚至诱发心梗、中风。
正确做法:遵循 “躺 2 分钟→靠坐 2 分钟→静坐 2 分钟” 再起身。
![]()
3. 不要忽视早餐或乱吃
不吃早餐打乱内分泌节律,高糖高 GI 食物会加剧 “黎明高峰”;9 点后吃早餐患 2 型糖尿病概率高 59%。
正确做法:7:30-8:30 进食,遵循 “低 GI 碳水 + 优质蛋白 + 膳食纤维” 原则,占全天热量 30% 左右。
4. 不要喝冷水或咖啡
冰饮刺激血管收缩,空腹咖啡致血糖升高,加重身体负担。
正确做法:喝 300-500 毫升温开水,可选无咖啡因草药茶。
5. 不要马上洗热水澡
体表血管骤扩张致血压下降,心脏负担加重,自主神经受损者风险更高。
正确做法:下午或晚上洗,晨起需间隔 1-2 小时,水温 37-40℃,时长≤15 分钟。
糖友清晨管理额外提醒
分清血糖波动:监测夜间血糖,“黎明现象” 需调药,“苏木杰效应” 应减晚餐前胰岛素或睡前加餐。
基础防护:保证 7-8 小时睡眠,冬季注意保暖,学会减压。
应急准备:常备血糖仪与快速升糖食品,家人需懂急救知识。
做好清晨细节管理,可大幅降低心血管风险,让每个清晨都成为健康起点。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