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十一点多 收到一位高三家长的微信。她说孩子考了680分 本来想冲北大的 结果看到今年提前批的投档情况直接懵了。
说实在的 我也有点意外。
北大在广东提前批物理类最低分677分 位次474名这个数据乍一看确实挺震撼的。但仔细一想 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呢。
01
咱们先说说北大这事儿。
很多家长一听“北大”两个字 眼睛都亮了。可这次北大投放的专业是啥?意大利语、法语、德语、日语这些小语种。
怎么说呢...
现在的孩子和家长都挺理性的。小语种专业的就业面确实比较窄尤其是在AI翻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很多家长开始重新考虑这类专业的前景。
反而清华那个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虽然听起来冷门 但人家是定向中核的 就业有保障啊。所以清华的分数线反而比北大高了7分。
这说明啥?现在的考生和家长越来越看重专业的实用性和就业前景了。
02
中传的情况更典型。
作为老师 我最担心的其实是家长们只看学校牌子 不看专业内容。中传今年投档分595分 位次30379 比去年下降了一万名!
你知道它投放的是什么专业吗?
尼泊尔语和德语 还都带着“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事务”的后缀。说白了 尼泊尔语这个专业真的太小众了 毕业后能去哪儿工作呢?
我带过这么多届学生 发现一个规律:家长们现在比以前更现实 也更理性了。再好的学校 如果专业前景不明朗 大家也不会盲目跟风。
03
中南财的事儿最有意思。
985财经名校 录取分居然只有556分 位次72276!这要是放在十年前 简直不可想象。
但你看看它的专业设置就明白了...
公安学类专业 但学校没有公安联考资格!这就很尴尬了。学生毕业后只能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起挤国考省考 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这个专业还不属于法学类 不能考法律职业资格证 也当不了律师。你说这样的专业 高分考生能不谨慎吗?
咱们做家长的 有时候得换个角度想。与其让孩子进了名校读个前景不明的专业 不如选个专业对口、就业有保障的学校。
真的是这样。
04
其实这个现象背后 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教育认知的变化。
以前我们总说“先选学校再选专业” 现在很多家长开始“专业优先”了。这不是功利 而是理性。
看看上海海关学院 物理类628分 分数线比很多985都高!为什么?因为海关管理专业毕业进海关有政策倾斜 就业通道明确。
说到底志愿填报早就不是只看学校牌子的时代了。现在的家长都很聪明 会仔细研究专业的就业去向、行业前景、薪资水平。
我最近也一直在想 这种变化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 也是个提醒。不能总拿二十年前的思维来设置专业和招生计划。
时代变了呀。
考生和家长用脚投票 分数线就是最诚实的反馈。当招生办还在用老思维 市场就会教它们做人...不对 应该说是教它们重新思考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关于这个话题 我觉得还有很多值得深入讨论的地方。教育的核心 或许不在于学校的名气 而在于能否真正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实用的技能和广阔的平台。
您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