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劲强医生咨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当你的颈部不由自主地向一侧扭转、倾斜,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拉扯着,伴随酸痛僵硬之感——这正是中医所关注的"痉病"范畴。中医认为,此类疾病的发生,绝非偶然,往往深深根植于内在体质的偏颇。今天,就带您了解临床上最易“中招”的五类体质。
体质一:肝气郁结体质——"不通"是源头
核心表现: 神情紧张、烦闷抑郁、频频长叹、易烦躁、两胁肋胀闷作痛、睡眠不稳。
中医解读: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与情志。长期情绪压抑或突发剧烈精神刺激,导致肝气如被绳索捆缚般郁结,疏泄失职。颈部作为肝胆经循行要冲,一旦肝气壅滞,筋脉气血不通、濡养失当,拘急痉挛便自然显现。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肝属木,主风,肝气不舒则易引动内风。
自调方向: 重在疏肝解郁,舒缓情志。饮食可常备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白萝卜、陈皮、山楂皆可疏利气机。务必提醒自己劳逸适度,莫让情绪反复煎熬心头。
体质二:气血亏虚体质——"不足"难濡养
核心表现: 面色无华苍白、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稍劳即觉疲惫、记忆力减退、头晕目眩,女性月经量淡少。
中医解读: 气血是滋养周身经脉肌肉的根本。气血匮乏状态下,筋脉如同久旱的土地,日渐失去润泽与力量支持,难以维系颈项的常规活动功能,此时轻微外感刺激或劳累便易诱发拘挛抽搐。
自调方向: 重在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饮食宜多食粳米、山药、莲子、红枣、龙眼肉、猪肝、菠菜等物。规律作息至关重要,切记远离熬夜伤血的不良习惯。
体质三:肾精不足体质——"根基"动摇时
核心表现: 腰膝酸软无力、耳鸣耳聋、发质枯脆易落、记忆力显著减退、体能明显下降。
中医解读: 中医讲"肾主骨生髓",肾中精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也深深影响骨骼筋肉的健康。肾精一旦亏耗,难以涵养肝木、支撑筋脉,颈椎稳固失基,经脉愈发虚损失养,拘挛之象自然易于显现。《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精亏则筋失其柔。
自调方向: 重在固肾益精。饮食上可选黑芝麻、核桃、桑葚、枸杞、牡蛎、黑豆等滋养之物。节制房劳,保存精气便是上善之道。
体质四:阳气虚衰体质——"温暖"失守护
核心表现: 畏寒肢冷尤甚、面色苍白似雪、喜热饮热食、精神萎靡不振、易患外感。
中医解读: 阳气,是为人体运化温煦之“阳火”。阳气虚衰难以温养经脉、舒展肌肉。尤其颈项处更易受风寒邪侵扰,寒性凝滞收引,阻遏气血运行。气血停滞不行,筋脉拘急僵痛便在所难免。《伤寒杂病论》即曾明言“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
自调方向: 重在温阳散寒。饮食适宜生姜、羊肉汤、肉桂、桂圆等温阳之味。切记颈项保暖,避免冷风直吹侵袭。
体质五:痰湿瘀阻体质——"堵滞"生异变
核心表现: 体态丰满尤其腹型肥胖、肢体困重乏力、头面易出油垢、喉中痰多粘稠、口舌黏腻不清爽。
中医解读: 痰湿本质是体内津液代谢不畅的病理产物。一旦痰湿内生,随气血流窜,易壅塞经脉,气血通道受阻。颈部血脉若被痰湿与久病瘀血缠裹不通,肢体筋脉则失却顺滑与濡养,局部拘紧、扭转不适自然加剧。
自调方向: 重在健脾化痰、畅气行滞。饮食宜以冬瓜、薏苡仁、红豆、白扁豆、陈皮、山楂为主,并佐以适量活动促气机畅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