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你布置一项任务,期待下属点头执行。偏偏团队里那位业绩明星,眉头一皱:“等等,这个方向效率不高,也许我们可以试试...” 他不仅挑战方案,甚至拿出了一套更优解。
能力强、结果硬,却似乎“不合群”、“不驯服”——不爱逢迎,不善周旋,直言不讳有时甚至让你这个领导者有点尴尬。
在传统管理视角下,这样的人常被贴上“刺头”、“难管”的标签。
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一个截然不同的真相:如果你的公司有这种“刺头”,恭喜你,你捡到宝了! 他们绝非绊脚石,而是公司突破瓶颈、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
1
为何这些真正“有本事”的人
往往显得“不听话”?
答案植根于他们的价值本源:核心特质:他们的价值来自于“本事”,而非“顺从”。
普通员工或许依赖执行力和遵循指令来立足。但顶尖人才不同,他们的底气与认同感,深深根植于自身创造价值的能力与成果。
具体表现为四大特质:
独立思考者,非执行机器:他们对指令天然带着审视。不合理的方案不会轻易盲从,而是质疑、辩论,贡献更优解。这不是叛逆,而是深度参与的标志。他们并非不服从权威,而是期望你的决策配得上他们的尊重。
价值驱动者,非关系专家:他们或许不热衷人情世故,甚至显得“情商不足”。但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用业绩说话,而非取悦他人。情感绑架或权力压制对其无效。他们只追随真正值得追随的价值与能力。一旦认可,忠诚度极高。
实力支撑者,非委曲求全者:扎实的能力是他们的脊梁。因此敢于直言,不惧冲突。他们深知自身市场价值,不受职位权力胁迫。要赢得他们的尊重,唯有凭借更强的专业能力或更广阔的格局视野。
节奏掌控者,非随波逐流者:他们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工作节奏。你眼中的“固执”,实则是目标坚定与方法自信。频繁打断其节奏或朝令夕改,会被视为低效混乱。他们并非无视规则,而是深谙达成目标的最优路径。
2
管理之道:
从“管控”转向“激发”
对于这样的“核武器级”人才,传统管控必然失效。
德鲁克的观点一语中的:“管理不是控制,而是激发。”
关键在于角色转换:你不是驯兽师,而是领航员、赋能者。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核心策略:
明确目标,而非琐碎指令:将其视为战略伙伴,而非执行工具。清晰勾勒目标与愿景(What & Why),而非事无巨细规定方法(How)。以身作则,展现你的专业与人格魅力,引导而非命令。
激发内驱,而非灌输方法:避免居高临下的“教导”。他们比你更懂专业细节。善用提问激发思考,提供资源扫清障碍,搭建平台释放潜能。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种,而非试图手把手操控。
激活成长,而非打击挫败:错误在所难免。他们畏惧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因此失去动力或空间。以建设性反馈为主,聚焦问题解决与方向指引,鼓励自我反思。将每次失误转化为共同成长的契机。
充分授权,而非紧抓不放:信任其能力,大胆给予决策与执行空间。厘清责任边界后,充分赋能。你的角色是坚定的支持者、资源协调者,而非干预每一步的监工。自由的空间是他们创造非凡价值的土壤。
3
重新定义:
他们不是问题,而是答案
那些让你觉得“难管”的杰出人才,本质是:
思想者: 独立的头脑,是创新的源头。
创造者: “麻烦”表象之下,是突破的萌芽。
挑战者: 犀利的质疑,推动组织进化。
合作伙伴: 你需要的是并肩作战的伙伴,而非唯命是从的下属。
卓越领导者的智慧,不在于驯服千里马,而在于为其开辟更广阔的疆场,让它跑得更快、更远——最终,整个团队都将赢得荣光。
Photo by Ruthson Zimmerman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必学线上课程】
【全面专业系统的管理服务体系】
陪伴企业成长——帮助企业持续管理能力改进
辅导/微咨询/实践工作坊/定制服务
为组织赋能——帮助企业管理绩效提升
线上/线下课程/专题内容
详情请咨询:
电话: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获得更多管理思想与实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