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打开电脑准备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不自觉的想起,决心考雅思那会儿,我每天像陀螺一样旋转。办公室文件没处理完,幼儿园老师说小包今天有点闹情绪的消息又弹出来。回家哄睡后,瘫在沙发上刷手机的空虚感终于让我拍案而起(其实怕吵醒孩子只敢轻轻拍了下抱枕):“必须把英语捡起来了!” 不为留学镀金,只为下次开跨国会议时,别让那句卡在喉咙里的“Could you please repeat?”再憋得满脸通红。
![]()
目标很朴素:工作能顺畅交流就行。但时间比撒在地上的奶粉还难收拾!我的备考战场,是通勤地铁摇晃的扶手、午休时茶水间嗡嗡作响的微波炉旁、以及孩子睡着后书桌那圈被台灯照亮的疲惫孤岛。
![]()
于是报了暴躁鸭,报班后最戳我的,每个学生都有专属辅导老师,这太关键了!作业当天交,当天批改,效率高得感人。我记得有次赶在孩子睡后吭哧吭哧写了篇作文发过去,第二天一早,老师的批注就躺在微信聊天框里了。连我句尾一个用得不那么自然的介词都给圈了出来,旁边还附了更地道的替换建议。口语练习录音发过去,老师能精准揪出我发音的不自然,反思一下感觉自己琢磨一百遍也未必能发现。
还记得当时我找辅导老师问的一个语法问题比较典型,也是很多烤鸭们在做题的时候会犯的错误。辅导老师给我耐心解答完毕后,还非常正式的问我能不能把这部分截图做个朋友圈宣发一下。还说我的思路被点拨后通的很快,是个很不错的展示案例。
考试那天走进机考房间,敲键盘的声音密集如雨点。当口语考官那张严肃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我下意识地挺直了背——像准备一场重要的跨国汇报。Part 2抽到描述“一个喜欢的公共场所”,脑子瞬间闪过每天午休溜去背单词的街角小公园。描述那些长椅和鸽子时,竟有种意外的松弛感,仿佛在和老朋友聊天。
三周后邮箱弹出成绩:总分6.5,口语6。不高,但足够我稳稳接住越洋电话里同事的提问。有时突破语言屏障,不过是在生活重压下,依然倔强地拾起每一片时光的残骸,耐心拼凑出沟通的桥梁。
![]()
如今,视频会议里从容接话时,小宝偶尔会探进脑袋好奇地问:“妈妈在和谁‘讲外国话’呀?” 那点小小的成就感,早已超越了成绩单上的数字——它证明在生活与梦想的夹缝中,我们总能为自己凿开一扇透气的窗,哪怕只是小小一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