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倒了,本以为能歇会儿了。
没成想,江苏宜兴有个叫郭建新的律师,非要较个真。
申请公开少林寺 2023 年、2024 年的财务报告。
结果当地给的答复,直接让人傻眼 —— 少林寺的账不能公开,理由是 “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寺院财务属国家秘密”。
这话一出来,谁不懵?
少林寺的账,咋就成了 “国家秘密” ?是功德箱里的钱藏着猫腻?还是账本上的数字影响国家安危?
这些年,释永信把少林寺折腾成了超级商业 IP,又是开公司又是搞文旅,风光得很。
可他一倒,大家都想知道:这么多年收的 “香火钱”,到底花哪儿去了?
本以为能揭开这层神秘面纱,结果一句 “国家秘密”,跟堵高墙似的,把人拦得死死的。
咱就按这逻辑捋捋。
要是少林寺的账本算 “国家秘密”,那《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里写的 “定期向信众公开”,就成了 “教人泄密的恶法”。
照这么说,尼姑庵卖素斋的收入,是不是也得标上 “秘密”?道观的功德簿,是不是得锁进密室?
以后寺庙、庵堂、道观的功德箱,是不是都得派武警看着?查账都得国安人员来?
干脆直接挂个 “国安局某某办事点” 的牌子,一了百了算了。
再往大了想。
要是方丈犯了事儿,全寺财务就能升成 “国家秘密”,那上市公司 CEO 被抓了,上交所是不是得宣布公司年报是绝密?让所有股东都闭嘴?
要是社区主任被查,街道办是不是也能说 “涉密”,把物业费、停车费、维修基金的账全封起来?
这 “国家秘密”,也太好 “批发” 了吧?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些年拿 “国家秘密” 当借口的事儿,真不少见。
案件调查不让看,说是涉密;环评报告不给看,说是涉密;政府采购项目想了解下,还是涉密。
有地方申请公开 “三公” 经费,答复是 “涉国家秘密”;某高校校长被查,学校基建账目立马成了 “国家核心数据”。
说白了,只要不想让老百姓看见,就往 “国家秘密” 上靠,配方都不带换的。
更让人无语的是 2013 年 1 月,北京律师董正伟找环保部,想看看全国土壤污染调查数据。
环保部回函说,这数据是国家秘密,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能给你看。
土壤污染关系到啥?关系到地里长的庄稼,关系到喝的水,关系到吸的空气,直接跟咱老百姓的健康挂钩啊!
把数据公开了,大家才能知道哪儿有风险,才能避开,也能起到警示作用。
人命关天的事儿,难道还比不上所谓的 “秘密” 金贵?
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该 “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就算是 “例外”,也得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能把 “国家秘密” 当成万能挡箭牌。
这些年大家也看明白了,凡是拿 “国家秘密” 捂着不给看的,多半是些坏事、丑事、糗事,是见不得光的事儿。
说到底,有些部门不想公开,根本不是为了 “保密”,是不想被监督。“国家秘密” 不过是个借口,一块遮羞布而已。
少林寺,本是个声名远播的佛门净地,现在沾了一身尘埃。
眼下该做的,是好好把污垢清一清,还是死死捂着盖子,不让人看?
这 “保密”,保的到底是国家的秘密,还是某些人的 “小秘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