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博弈
文丨林一白
多项财报数据都呈三位数甚至四位数增长,泡泡玛特的业绩还是太疯狂了。
8月19日,泡泡玛特发布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归母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在如此迅猛的增长态势下,泡泡玛特上半年的营收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130亿元。
![]()
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应声上涨,8月20日,泡泡玛特股价大幅上涨12.54%,市值首次突破40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公司总市值已接近4300亿港元。
从业绩到股价,泡泡玛特一路狂奔。
“感觉今年300亿也很轻松”
多元使用场景加速业绩爆发
面对喜人的业绩,财报后的业绩说明会上,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谈及业绩指引时直言:“今年年初时还说非常有信心达成50%的整体增长,去年(营收)是100亿,今年希望能够做到200亿,但是现在感觉今年应该300亿也很轻松。”
或许在以往,这样的豪言多少让人有些难以信服,但基于当下亮眼的财报,王宁说出此言并不显得盲目,他的信心建立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现有IP的价值创造力,公司产能还在进一步提升;二者,拓宽公司产品使用场景,成为支撑泡泡玛特业绩增长更强劲的动力。
具体而言,今年上半年,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实现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668%,在总收入中占比34.7%。显然,LABUBU仍是泡泡玛特当前最赚钱的IP,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泡泡玛特能取得当前的业绩,并不完全依赖于LABUBU的贡献。
从财报数据看,今年上半年,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的营收贡献也在10亿元以上,此外还有HIRONO、星星人、Zsiga等13个IP营收破亿。其中,星星人作为泡泡玛特2024年孵化的新IP,呈现出不俗的增长势头,其在今年上半年的营收贡献已经达到3.89亿元。甚至,在星星人新品盲盒好梦气象局系列还未发售之时,该产品在二手交易平台的价格已炒至上千元。
![]()
由此不难看出,泡泡玛特孵化新的强势IP的能力还在释放。在此基础上,泡泡玛特也在加速提升产能,以应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我们有工程师感慨说,今天一个月的量等于以前做一年的量。具体从数字上看,比如毛绒产品,一个月的产能是去年同期10倍以上,现在是3000万只左右。即使是今年七八月份,和一季度比,也是10倍以上的增幅。” 泡泡玛特供应链负责人袁俊杰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到,公司目前正在以“精益生产自动化”的方式提升产能。
当然,市场更关注的还是IP的长线价值和持续变现能力,在这一问题上,财报中的一项数据格外引人关注。
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毛绒品类营收达61.4亿元,同比增长1276.2%,收入占比44.2%。从营收构成看,这是泡泡玛特毛绒产品收入首次超过手办产品收入。并且,这并不是毛绒产品第一次出现如此大幅的增长,2024年,该品类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1289%。
![]()
需要了解的是,LABUBU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世界级IP,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泡泡玛特围绕毛绒产品的探索。2022年10月,泡泡玛特推出的LABUBU Time to chill系列搪胶一代毛绒公仔,成为很多人入坑毛绒类产品盲盒的起点。后来,大量明星带着LABUBU出街,也加速了IP出圈。
相较于只能摆在家里的手办,可以带在身上的“毛绒”,使盲盒本身的治愈属性,和所提供的情绪价值变得更加具象化。换言之,开发毛绒产品最大的改变在于拓展了潮玩产品的使用场景和互动空间,这也成为泡泡玛特后来产品开发的一个主要方向。
例如,在2025年,泡泡玛特的新品开发几乎都围绕此展开,除了搪胶毛绒之外,一些产品还尝试了扎染、内置气囊能吹泡泡等互动玩法。不只是LABUBU、星星人等IP,泡泡玛特更早孵化的IP Molly,也在今年推出了毛绒产品系列和互动盲盒。
延续这一走势,业绩说明会上,王宁从西装口袋中拿出LABUBU的新品——mini LABUBU,他介绍道:“这周就要发布mini版LABUBU,以前可能大家是挂在包上,可能从下周开始,大家甚至可以挂在手机上,它的使用场景会更多,相信它会是一个超级受欢迎的爆款。”
![]()
海外收入占比超四成
美洲收入同增1142%、欧洲增729%
不可否认的是,从财报的整体表现看,泡泡玛特如今业绩狂奔,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持续探索多场景下的增长点之外,海外市场的爆发,也在加速泡泡玛特的“狂奔”。
此前,在发布2024年财报后的业绩会议上,王宁就曾提出:“我们希望2025年海外市场能够实现百亿营收”。当时,泡泡玛特在海外的表现就曾让市场颇感惊喜,而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海外市场延续了全面丰收的态势。
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泡泡玛特来自海外业务的收入达到55.94亿元。按照这样的态势,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的年度收入超百亿,也是大概率事件。同时,基于海外业务的增长,泡泡玛特中国业务收入占比从79.9%下降至59.7%,海外业务占比则从20.1%上升至40.3%。这也是泡泡玛特探索全球化布局后,海外收入占比首次达到四成以上。
![]()
今年4月,泡泡玛特宣布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首次在四大区域设置区域总部。而按区域划分,泡泡玛特海外市场的业绩增速更为突出。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国内收入共计82.8亿元,同比增长135.2%。作为对比,同时段内,泡泡玛特在亚太地区(中国外)收入为28.5亿元,同比增长257.8%;美洲收入22.65亿元,同比增长1142.3%;欧洲及其他地区4.78亿元,同比增729.2%。
![]()
可见,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的爆发势头更猛,这得益于公司推进全球化发展后,更快地拓店脚步。根据财报中的信息,在业绩增长速度最快的美洲地区,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新开了19家门店,几乎占到同期全球新增门店的一半。而根据公司在年初提及的相关策略,泡泡玛特国际业务总裁文德一曾表示,公司今年计划在海外新开100家门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区域性的消费差异,泡泡玛特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定价普遍更高,随着海外市场营收高速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升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4%提升至70.3%,创历史新高,对此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海外市场的收入提升。业绩说明会上,泡泡玛特首席财务官杨镜冰进一步解释道:“由于海外定价高于国内,海外销售占比提升,毛利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集团外采商品比例减少,优化采购成本,毛利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授权费、模具费等占比下降,使毛利率提高了0.8个百分点。”
整体上看,从泡泡玛特推进全球组织架构调整,到海外收入占比超四成,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已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泡泡玛特也逐渐从一个中国品牌向全球品牌转变。犹记得王宁曾说过:“在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如今这一豪言也正在变为现实。一路高歌猛进的业绩之下,泡泡玛特的故事未完待续。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
━━ 已入驻平台 ━━
![]()
━━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
合作、投稿、应聘可添加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