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疆的树

0
分享至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8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走笔”专栏发表记者苟立锋撰写的文章《南疆的树》。

  怎样才算到了南疆呢?看见大漠黄沙,遥望雪峰高耸,走近巴扎时闻见烤肉的烟火气,抑或路过乡道时偶遇一群牛羊拦住去路?这些场景当然都是南疆,但总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感。

  最近一次赴南疆采访,飞机越过绵延天山,掠过沙漠抵近机场时,我从舷窗俯瞰——黄沙将尽,绿洲乍现的那一刻,南疆这片围绕在沙海边缘,迸发着生命与希望的奇迹之地突然清晰起来。是的,看见树影婆娑才是真正抵达南疆。


  穿越塔里木河和胡杨林的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新华社资料图

  南疆地处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塔克拉玛干沙漠横卧其中,包含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州、巴州5个地级行政区。在南疆,不同的地貌生长着不同的树。沙漠深处,抽发嫩芽的小胡杨旁是不知道枯死了多久但依然昂首挺立的老胡杨;农田周边,一排排笔直的新疆杨防风林带下是正待采摘的核桃树。只要在南疆出门走走,那些灰扑扑、土蒙蒙的枝枝叶叶总会提醒你这是沙漠边缘的某处地方。

  不同于许多人心中黄沙漫天的刻板印象,也许树才是南疆最显眼的标识。树木、小草和庄稼连成片片绿洲,因为绿洲的存在,人们得以在沙海之畔延续千年文明。庄稼一茬茬播种收割,小草一年年枯萎重生,唯有大树捱过一次次的风沙、一年年的干旱、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总是坚定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我曾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见过一棵树龄近200年的胡杨,沙漠干旱缺水,树木一般不会长得特别粗壮,但那株胡杨树干却是几人环抱的尺寸。当它的芽苗顶开沙粒时,鸦片战争的炮火正朝古老的中国袭来;而在距离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的它几十公里外的地方,中国人勘探开发的首口万米深井已经完钻。

  在祖国饱受磨难的近代,新疆也曾一度遭遇外敌入侵,面临分裂危险。力挽狂澜的左宗棠抬棺进疆,不仅立下了平定西北、收复新疆的赫赫战功,进军途中他的部队一路植柳,从陇原大地到天山南北“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公柳”成为新疆重要的人文遗存。

  这条东起潼关,经河西走廊至哈密,而后延伸至南北疆各地的西进之路,被后人称为“左公大道”。在南疆大地,烟柳如丝生发出的朦胧绿意更是漫长冬天结束的标志。如今,不少“左公柳”依旧生机勃勃地挺立在西北大地,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活符号。

  风沙侵袭是南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这里人们将刮沙尘暴称为“下土”,即便天气晴朗时在户外活动,不一会儿手机屏幕上也会落上一层尘土,环境之艰可见一斑。

  与风沙相伴,植树造林是改造恶劣生态环境的不二之选。与别处树木不同,南疆的树是装点家园的景观绿荫,更是守护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屏障,如同一道道绿色长城隔开黄沙漫漫。

  时间来到1978年,包括新疆在内的“三北”地区大型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此后40多年间,新疆依托“三北”工程在风沙危害区域植树7000多万亩。就在去年11月底,围绕着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条全长3046公里的塔克拉玛干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而在今年5月,南疆于田县“锁边合龙”时种下的玫瑰已悄然盛开在沙海之中。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有一片绿荫奇迹让人难以置信。30多年前,为给沙漠油田生物防护工程筛选培育植物,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常青来到“死亡之海”腹地。

  常青曾说,当年沙漠里没有住的地方,他们只得从油田施工队那里买半个地窝子,既做宿舍,也是实验室。“住地窝子凉快些,可是老漏沙子。外面一刮风,沙子就像下雨一样,一条直线就下来了,一碗饭有半碗沙子。”扎根荒漠20多年,他们采种、引种、选育、培育防沙治沙植物260余种,从塔中植物园输出的苗木总量超100万株,相当于为3万亩沙地披上“绿装”。

  在常青等人的努力下,塔克拉玛干多条沙漠公路有了绿色防护带,这里的防沙治沙技术不仅推广到了我国其他地方,甚至走出国门为不少非洲国家治沙事业提供宝贵经验。

  南疆的树不仅是守护者,也成为人们甜蜜生活的酿造源泉,新疆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不少水果生长的天堂。在柯柯牙绿化工程守护下,阿克苏苹果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在锁边工程的庇护下,和田大枣的品牌已经享誉中外。时至今日,这些被冠以新疆各地名称的苹果、大枣、核桃、杏子、香梨、西梅……借助新疆加速成形的立体交通网络,源源不断走向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这片土地的灿烂多彩也向世界敞开怀抱。

  驼铃悠悠,杨柳依依,多少奇崛成寻常,多少瀚海覆新绿。就像生命渴望生长,从不畏惧土壤的贫瘠,黄沙之上涓滴绿意还在一点点汇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毛骨悚然!俩姐妹探灵北京地铁一号线未开启的最后两站,有些东西你不得不敬畏!

毛骨悚然!俩姐妹探灵北京地铁一号线未开启的最后两站,有些东西你不得不敬畏!

神奇故事
2025-09-13 19:14:55
专访理发师晓华:不可能火到老,现在很知足,给孩子买玩具不用哄骗说“下次买”

专访理发师晓华:不可能火到老,现在很知足,给孩子买玩具不用哄骗说“下次买”

极目新闻
2025-09-14 10:27:16
俄媒称乌为压低伤亡统计数据,故意将阵亡士兵遗体遗弃在战场上

俄媒称乌为压低伤亡统计数据,故意将阵亡士兵遗体遗弃在战场上

欧罗巴手记
2025-09-14 12:42:30
俄乌战争的误判与胜败结局影响

俄乌战争的误判与胜败结局影响

原某报记者
2025-09-04 14:03:46
人民币,大消息

人民币,大消息

国际金融报
2025-09-13 16:10:31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生活里的降维打击无处不在!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生活里的降维打击无处不在!

墙头草
2025-09-14 08:12:17
央视点名!阅兵女机长身份曝光,私生活被扒牺牲太大,夫妻俩都是机长

央视点名!阅兵女机长身份曝光,私生活被扒牺牲太大,夫妻俩都是机长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06 09:32:27
诸葛平平同志逝世

诸葛平平同志逝世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4 12:36:24
1931年,周恩来带人处决叛徒顾顺章家人,放过仨小孩,却酿成祸患

1931年,周恩来带人处决叛徒顾顺章家人,放过仨小孩,却酿成祸患

阿胡
2024-07-31 11:50:32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港媒爆料赵雅芝日子挺苦的,被3个儿子长期啃老,71岁还不能老!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07-05 09:37:33
听泉赏宝直播间变捉奸现场,1分钟视频流出:我回家,出事了宝宝

听泉赏宝直播间变捉奸现场,1分钟视频流出:我回家,出事了宝宝

博士观察
2025-09-13 16:11:03
澳门冠军赛-王曼昱晋级决赛 场外加油声嘶力竭 陈幸同体力不支惜

澳门冠军赛-王曼昱晋级决赛 场外加油声嘶力竭 陈幸同体力不支惜

郝小小看体育
2025-09-14 13:17:14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最新进展:到底发生啥事了?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最新进展:到底发生啥事了?

闻讯而谈
2025-09-14 12:14:16
1946年,数百八路军伤员被400女护士杀害,真相很愤慨,结局如何

1946年,数百八路军伤员被400女护士杀害,真相很愤慨,结局如何

阿胡
2024-07-06 12:19:57
1992年,轰动上海的“流氓案”,女人被当众扒掉衣服,只因一盆水

1992年,轰动上海的“流氓案”,女人被当众扒掉衣服,只因一盆水

极品小牛肉
2024-08-08 16:49:17
于朦胧坠楼背后隐藏的内幕!多位圈内大佬卷入,真相令人不寒而栗

于朦胧坠楼背后隐藏的内幕!多位圈内大佬卷入,真相令人不寒而栗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9-14 10:58:07
华为新三折叠线上连续售罄,与iPhone 17同日开售,起售价17999元

华为新三折叠线上连续售罄,与iPhone 17同日开售,起售价17999元

鲁中晨报
2025-09-13 15:54:06
叶檀还嘴硬,刚辟谣病重消息便晒素颜照,侧面看脸部浮肿看透生死

叶檀还嘴硬,刚辟谣病重消息便晒素颜照,侧面看脸部浮肿看透生死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4 08:45:22
丹麦没选美国“爱国者”,特朗普受打击

丹麦没选美国“爱国者”,特朗普受打击

参考消息
2025-09-13 14:48:03
56岁邓文迪出席晚宴!一套祖母绿珠宝贵气十足,俩女儿让她很骄傲

56岁邓文迪出席晚宴!一套祖母绿珠宝贵气十足,俩女儿让她很骄傲

鋭娱之乐
2025-09-13 13:10:33
2025-09-14 13:59:00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08663文章数 24210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头条要闻

拉脱维亚籍"九头身"裁判回成都献舞 还想带家人来旅游

体育要闻

3次遭争议判罚!皇马向FIFA投诉西甲裁判

娱乐要闻

彪悍那英,大女人与旧妻子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时尚
房产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教育要闻

北京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学什么?一探究竟→

衣服“买精不买多”,日常准备这几款单品,简单舒适又大方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