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画笔铸军魂——美术师孙永军的红色艺术长征

0
分享至



在井冈山下的吉安润达美墅的一间画室里,阳光透过纱帘在斑驳的调色盘上跳跃。年过六旬的孙永军正俯身在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前,他的画笔在画布上轻轻游走,仿佛在抚摸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位副师级军人美术师的指尖沾着朱砂色的颜料,那是他独创的"红色老墙艺术"最钟爱的色彩——如同井冈山上的杜鹃,又似战士的热血。

从偏僻农村到艺术殿堂

1964年天津的初雪飘落时,孙永军在一个的偏僻的农村诞生。乡村氤氲的水汽滋养了他对美的敏感,辽阔大平原四通八达的道路与杨柳青年画共同构成了他最初的艺术启蒙。

在天津梅厂镇偏僻乡间的房屋门前沙土上,曾有一个四、五十多岁的妇女用树枝在地上画画,描摹自己的梦想。她的三个儿子在旁边观看,耳濡目染,也爱上了绘画。



母亲虽未曾入学,却始终怀揣对绘画的赤诚。这份执着如同种子,埋进岁月的土壤,最终在三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孙永军与两位哥哥一同拿起画笔,以色彩代替言语,以线条书写命运。孙永军,于是以画笔延续了母亲未竟的热爱,绘出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历经数十载不懈探索与刻苦实践,孙永军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尤其以“红色老墙”系列作品闻名,那斑驳沧桑之中流淌着温度与故事,成为全国艺术领域中无可替代的风景了,独具一格,首屈一指。

他的画,是老墙的回音,是土地的诗歌,也是一位农民之子用笔墨回报母亲、致敬根脉的深情告白。



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天津美院。在学生时代的四年时光里,这个痴迷写实油画的青年,常常在图书馆泛黄的画册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伦勃朗的光影与八大山人的笔墨在他心中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1986年,身着戎装的孙永军走进八一厂的大门。在参与《大决战》美术设计的日夜里,他走遍辽沈战役的每个战场遗址,收集了整整三麻袋的黄土标本。"这些土壤里还留着弹片的温度",他这样对同事说。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考据精神,让他的电影场景总带着历史的呼吸。八一电影制片厂宽阔的大门就是孙永军设计创作的。平时,来来往往的人们上班、下班都经过此地,没想到出自他之手,令人感到骄傲自豪!



世纪之交的某个深夜,孙永军在整理父亲遗物时,一枚斑驳的像章突然从旧军装里滑落。月光下,金属光泽在红漆表面流淌,仿佛有生命般诉说着那个火热的年代。这个瞬间点燃了他的创作灵感——能否让西方油画与中国像章文化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东方红》系列作品就此诞生。画布上,雷锋同志的微笑通过像章的浮雕质感立体呈现,背景却是印象派风格的笔触。这种奇妙的组合在艺术界引起轰动,中国美术馆的策展人评价道:"他让金属徽章有了肌肤的温度,让油画颜料唱起了陕北的信天游。"

老墙上的觉醒时刻

1999年盛夏,在井冈山下的永新县三湾村一堵残垣前,孙永军经历了艺术生涯的顿悟。青苔爬满的土墙上,"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依稀可辨,剥落的朱砂颜料像干涸的血迹。他颤抖的手指抚过墙面的裂痕,突然蹲下身,将额头抵在斑驳的墙面上——这位钢铁军人此刻泪流满面。



"这些裂缝里藏着呐喊声。"回到驻地后,他连夜绘制草图,尝试用综合材料再现那堵会说话的老墙。浮雕般的笔触堆砌出岁月的厚度,丙烯与砂粒的混合物模拟着风化的痕迹,偶尔嵌入的真实砖块碎片,让观众忍不住想伸手触摸这段凝固的历史。

走进孙永军的"红色老墙"系列展览现场,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观众们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井冈星火》作品中,嵌在"墙面"上的煤油灯实物投射出摇曳的光影,将1927年的寒夜带到眼前;《长征组画》前,粗糙的麻布拼贴出草鞋的纹理,某个瞬间让人错觉闻到马革裹尸的硝烟味。

这种打破常规的"2.5维"艺术语言,源自他多年影视美术的积淀。在创作《赤色壁垒》时,他特意前往太行山采集红砂岩粉末,混合着大别山的红黏土制成特殊颜料。"我要让每幅画都带着革命根据地的DNA",说这话时,他正用手术刀在未干的画面上雕刻标语字痕,那专注的神情宛如进行一台精密的手术。

永不褪色的传承

2023年"七一"前夕,孙永军正在甘肃会宁采风。当地留守儿童用稚嫩的笔触临摹他的作品,这个场景让他萌生新的创作计划。如今,他带领团队开发的"可触摸革命史"美育课程,已走进百余所偏远学校。



"真正的红色不会随时间褪色,就像这些老墙艺术,越是经历风雨,越显厚重。"夕阳下的孙永军站在自己最新作品前,画面上南昌起义的枪火与当代都市的霓虹奇妙交融。他的背影与画作融为一体,仿佛也成了红色记忆的一部分——那是一个军人艺术家用半世纪光阴绘就的精神图腾。



在这位艺术长征者心中,画笔永远是另一种形式的钢枪。当他在画布上涂抹又一层朱砂时,颜料折射的光映亮了军功章上的五角星,也照亮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红色记忆。这些会呼吸的老墙艺术,正以独特的方式完成着历史的转译,让信仰的光芒穿透时空,照进每个观者的心灵。

永不停歇的艺术追寻者

在艺术的长河中,有些人的创作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短暂而耀眼;而有些人的艺术生命则如同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在岁月的河床上不断冲刷出新的河道。孙永军,这位身着军装的艺术家,正是这样一位永不停歇的艺术追寻者。

走进孙永军的画室,空气中弥漫着松节油特有的清香。墙上挂着的那些作品,仿佛在诉说着这位艺术家不同寻常的创作历程。早期的写实油画笔触细腻,画面中的人物呼之欲出;中期的《像章油画艺术》则将中国特有的像章文化与西方油画技法巧妙融合,在画布上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些饱经沧桑的"红色老墙"系列作品——它们不是简单的平面绘画,而是融合了油画、雕塑与立体表现形式的艺术创新。



"每一块老墙都在说话。"孙永军常常这样说。1999年,当他在革命老区第一次见到那些斑驳的红军时期老墙标语时,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那些褪色的字迹,那些风雨侵蚀的痕迹,都成为了他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他的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那些正在创作中的老墙作品:有的还原了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标语,有的再现了延安时期的军民情深,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追忆。



孙永军的艺术之路充满了跨界与融合。作为电影美术师,他参与了《大决战》《保卫延安》《白求恩》等数十部影视作品的创作,这些经历赋予了他独特的视觉表达能力。翻开他出版的《中国历代人物造型》,中英双语的内容不仅展现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严谨,更体现了他致力于向世界传播中国艺术的使命感。

在吉安宾馆的旧居展馆里,孙永军的红色老墙艺术作品静静地陈列着。参观者们在这些作品前驻足,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一位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在作品前久久凝视,他可能还不完全理解那段历史,但作品中传递的那份赤诚与信仰,已经悄然播撒在他幼小的心灵里。



"艺术不仅要追求美,更要传递精神。"这是孙永军常挂在嘴边的话。如今,他的作品已被井冈山旅游景区等多个重要场所收藏,媒体也多次进行专题报道,但他依然保持着每天创作的节奏,在画布上继续书写着他对这片土地、这段历史最深沉的爱。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这位雕刻家长年累月埋首于工作室,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将满腔热忱化作一件件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他时常废寝忘食,在人字梯上俯仰辗转,在铁架台边凝神走刀。那一日,他从晨光初照时便投入创作,灵感如泉涌,画笔与刻刀几乎未曾停歇。不觉午时已过,他仍未觉饥,直至午后三时,才感到几分空腹之虚。食堂早已休息,他却选择继续——以痴迷,以执着。

黄昏将至,一件新作渐近完成。他向后微仰,端详全局,审度比例。就在那一瞬,人字梯忽晃,他失衡后跌,自高处重重坠落。肩胛与颈椎顷刻骨裂,剧痛贯身,呼吸骤紧。后脑距三角铁工作台仅数寸之遥,生死一线间。

他昏厥在地,工作室只余未散的木香与静谧的斜晖,仿佛什么也没发生,却又仿佛一切都暂停于这惊心的一刻。那是艺术家的搏命时刻,是一段用疼痛与热血写就的创作之路。

而他,终以苦寒成就梅香,以磨砺铸就剑锋。



夕阳西下,画室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孙永军望着窗外渐渐亮起的灯火。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里,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守护着那些不该被遗忘的记忆,用艺术的笔触续写着红色的篇章。正如他所说:"艺术是我的生命,而红色是我永远的底色。"

艺术赤子心与红色老墙艺术

一颗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位艺术家的执着可以映照一个时代的精神。走进孙永军的艺术世界,犹如推开一扇厚重的历史之门,扑面而来的是硝烟与热血交织的革命记忆,是艺术家用心灵镌刻在画布上的时代印记。

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的孙永军,曾任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美术师。这位在《大决战》《大转折》《保卫延安》等经典影视作品中留下艺术足迹的美术师,始终怀揣着一颗追寻革命历史的赤子之心。他的早期写实油画《绿荫下的芦》系列、《青春的火焰》等作品已在全军美展中崭露头角,而真正让他艺术生命绽放异彩的,是他对红色题材的独特诠释。

二十一世纪初,孙永军创作的《世纪伟人》震撼艺术界。这幅长320厘米、宽180厘米的巨制,将教员全身画像与两千多枚大小各异的纪念章巧妙融合,形成一幅气势恢宏的艺术长卷。作品入选中国美协艺术博览会并名列前茅,标志着孙永军艺术创作的一次重要突破。但这位永不止步的艺术家并未满足于此,他开始了更为深刻的精神跋涉——红色老墙艺术的探索与创作。

"那些经过血与火洗礼的残墙上,仍保存着战争岁月的标语和宣传画,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谈起创作初衷,孙永军的眼中闪烁着艺术家的热忱。作为多部革命题材影视剧的美术师,他无数次被那些承载历史记忆的断壁残墙所震撼。在他看来,这些斑驳的墙面不是简单的建筑遗迹,而是"烈士鲜血染成的红墙",是革命精神最鲜活的见证。

为了捕捉这些即将消逝的历史痕迹,孙永军的足迹遍布中国革命圣地。从平江起义、秋收起义发源地到井冈山,从赣南苏区到延安,他背着相机,像一位虔诚的朝圣者,在历史的丛林中寻找着关于墙的记忆。成百上千张照片记录下这些特殊"红墙"的每一个细节,为他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厚的素材。

孙永军的红色老墙艺术不是简单的临摹再现,而是将油画技法与历史感悟完美融合的艺术再创造。在他的画布上,斑驳的墙皮、褪色的标语、模糊的宣传画,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那些看似残缺的笔触,实则饱含深情;那些看似随意的肌理,实则匠心独运。每一道裂纹都在诉说故事,每一块剥落都在传递情感。

艺术评论家认为,孙永军的红色老墙艺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品种。他将写实主义的扎实功底与表现主义的情感张力相结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独特的平衡点。他的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艺术的灵动性;既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也是对艺术语言的创新探索。

在吉安这片浸润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两个文化人的相遇仿若星火相逢。刘崇明与孙永军,一位是胸藏万卷的泰和哲人,一位是怀瑾握瑜的文艺英才,当他们的手掌在井冈山下的晚风里相握时,掌心传递的不只是体温,更有一脉相承的赤子情怀。

刘崇明的办公室里永远飘着墨香,泛黄的教员诗词折页处缀满批注。这位革命后代讲解"战地黄花分外香"时,总爱推开木窗指点远山:"看那满山杜鹃,就是先烈们未写完的诗行。"他研究红色文化从不囿于书斋,常踏着晨露去寻访红军标语,那些斑驳土墙上的字迹在他眼中,都是跃动的历史密码。



当孙永军带着他的艺术构想叩响门扉时,刘崇明正在临摹《西江月·井冈山》。宣纸上的墨迹未干,两个身影已在暮色中促膝长谈。他们从八角楼的灯光说到黄洋界的炮声,从《十送红军》的民谣谈到《红旗谱》的篇章,茶壶里的水续了又续,窗外的月光渐渐西斜。

这份知遇之情最终孕育出江西中红投老墙艺术有限公司。在挂牌仪式上,法人代表孙永军抚摸着公司门前的青砖墙说:"每块砖都像一页史书,我们要用艺术让它们开口说话。"如今他们的团队穿行在赣南的村寨间,用画笔修复风雨剥蚀的红军漫画,用镜头记录老游击队员的皱纹,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红色记忆,正被重新织成璀璨的锦缎。



暮春时节,刘崇明常带着新采的映山红去看孙永军布展。他们站在复原的"打土豪分田地"壁画前,看夕阳给标语镀上金边。远处传来少先队员的歌声,两个文化人相视一笑——那些被他们小心捧起的红色星火,正在更多人的眼眸里,燃成不灭的灯。如今,孙永军依然沉浸在他的红色老墙艺术世界中。对他而言,这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一种精神传承。他用画笔延续着那些墙面上革命标语未尽的呐喊,用色彩重现着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让这些历史的'花蕾'在我的画布上绽放出最绚丽的艺术之花。"

一堵老墙背后的家国情怀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那面斑驳的红墙上,为它镀上一层温柔的金边。这面静静矗立的老墙,像一位饱经风霜却依然挺拔的老者,用它特有的方式诉说着那些不能忘却的故事。

走近这面红墙,指尖轻触那些深浅不一的纹路,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墙面上那些细小的裂纹,像是岁月留下的笔记,记录着从南昌城头第一声枪响到天安门城楼上那声庄严宣告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墙面上投下摇曳的光影,恍若当年井冈山上的烽火,又似延河畔跃动的篝火。

这面墙是会呼吸的。春风拂过时,它散发着苏区泥土的芬芳;夏雨冲刷后,它透出长征路上草地的清新;秋阳照耀下,它折射出太行山间枫叶的绚烂;冬雪覆盖时,它保持着延安窑洞里那种特有的温暖。四季轮转间,这面墙始终以不变的姿态,守护着属于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墙根下,几位白发老者正轻声交谈。他们布满皱纹的手时而指向墙面的某处,时而比划着当年的场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好奇地凑过来,仰着脸听老人们讲述墙上的故事。阳光穿过她飞扬的发丝,在红墙上投下跃动的影子,仿佛过去与现在在这一刻完成了某种神圣的交接。

附近的居民说,这面墙是有灵性的。每年春天,总有些不知名的小花从墙缝中顽强地探出头来,开出星星点点的红色花朵,就像那些永远年轻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自己的绽放。傍晚时分,常有下了班的年轻人在这里驻足,他们或拍照,或静立,用各自的方式与历史对话。



这面红墙不仅承载着过去的荣光,更见证着当下的奋斗。墙对面的工地上,建设者们正在为新的城市地标浇筑地基;不远处的校园里,年轻的学子们在为科技创新埋头钻研;街角的社区服务中心,志愿者们正在筹划新的公益活动。所有这些,都与墙上的故事形成奇妙的呼应,共同编织着新时代的篇章。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孙永军以艺术家的敏感与坚守,为我们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他的红色老墙艺术,不仅是对过去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期待革命精神在新的时代继续闪耀光芒。

红土为魂,赤诚之恋

在北京郊外的工作室里,孙永军的手指轻轻抚过那方红土塑造的墙体,指尖传来的粗粝质感让他又一次想起赣南的那片红土地。阳光透过玻璃斜斜地打在墙面上,那抹沉淀了岁月的红,仿佛有了生命般微微颤动。

这个与红墙艺术结缘二十载的北方汉子,至今记得那个改变他艺术轨迹的清晨。妻子在画室外唤他用早餐的声音飘进来时,他正凝视着调色板上未干的朱砂颜料。恍惚间,竟将沾满颜料的画笔含入口中。"矿物质的味道......"他喃喃自语,日记本上墨迹未干的字句"人生道地的美丽,梦是真正的人生"在晨光中闪烁。

寻找真正红墙材料的执念,驱使着孙永军踏遍北方古城的宫墙。直到那个深秋,他站在江西兴国的红土地上——这片曾经浸透红军战士热血的土地,突然让他屏住了呼吸。蹲下身,指尖陷入温热的红土,他做了个让随行学生诧异的举动:轻轻捧起一抔土,闭上眼嗅了嗅。"就是它。"土腥味里藏着铁质的凛冽,那是时间与热血共同发酵的气息。

工作室的灯光连续亮了三昼夜。当第一方用兴国红土烧制的墙砖出窑时,孙永军像个孩子般绕着砖块打转。砖体在光线下呈现出奇妙的层次:表层是朝阳般的鲜亮,内里却沉淀着暗红,边缘处自然形成的斑驳,恰似岁月无意勾勒的水墨。这种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让这位见惯珍品的艺术家湿了眼眶。



返京时的火车站,发生了颇具戏剧性的一幕。安检仪前,两箱红土引发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当年轻安检员准备扣下这些"可疑物品"时,值班室里飘来一句清亮的诗行:"红土里睡着不灭的火星......"梳着马尾辫的姑娘从安检仪后探出身来。这个笔名"木棉"的业余诗人,在查验过孙永军手机里的作品照片后,眼睛亮了起来。"这不是普通的泥土,"她对着同事解释,"是能长出艺术的种子。"

此后半年,孙永军的微信里常收到木棉发来的诗作。有时是凌晨三点写就的十四行诗,有时是路过老城墙时即兴拍摄的斑驳砖影。直到某个春夜,姑娘发来喜帖照片,附言道:"您塑造的红墙,让我懂得如何将瞬间凝固成永恒。"孙永军望着工作室里未完成的新作,回复框里的光标闪烁许久,最终化作简简单单的七个字:"祝你永远幸福"。



如今,孙永军的"红土系列"已巡展至全国各地。但每次新作开坯,他仍坚持亲自前往兴国取土。当地老表们早已熟悉这个固执的北方艺术家,总会留出最纯净的那片红土。夕阳西下时,常见他独自蹲在田埂上,捧起新土对着光线端详,身影与远方的红壤渐渐融成一色。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红墙在灯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庄重。它不再只是一面普通的墙,而是一座无声的丰碑,一本打开的史书,一首永远传唱的歌谣。它提醒着每个经过的人: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从未远去,它们化作滋养今天的精神养分,继续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梦想。

(作者:康艺、陈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金鸡奖完整获奖名单公布|宋佳二封影后,易烊千玺首获影帝

金鸡奖完整获奖名单公布|宋佳二封影后,易烊千玺首获影帝

导筒directube
2025-11-15 23:06:54
马筱梅爆自己孩子不会争家产,公开和大S真实关系,原来小S说谎了

马筱梅爆自己孩子不会争家产,公开和大S真实关系,原来小S说谎了

冷紫葉
2025-11-15 15:00:42
阿尔卡拉斯领取ATP年终单打世界第一奖杯

阿尔卡拉斯领取ATP年终单打世界第一奖杯

全网球APP
2025-11-15 12:34:49
山西反杀案新细节太气人!申家儿子不在场,原告对警察放狠话

山西反杀案新细节太气人!申家儿子不在场,原告对警察放狠话

卷史
2025-11-15 17:55:09
释新闻|两名部长辞职、总统亲信是主谋,能源贪腐案对乌克兰影响多大?

释新闻|两名部长辞职、总统亲信是主谋,能源贪腐案对乌克兰影响多大?

澎湃新闻
2025-11-15 07:32:30
全新奥迪 Q5L实车亮相!网友:这个大灯确实够酷

全新奥迪 Q5L实车亮相!网友:这个大灯确实够酷

汽车网评
2025-11-15 20:30:21
中国必将坚定支持!这场冲突任何人都无法调停,只能开战!

中国必将坚定支持!这场冲突任何人都无法调停,只能开战!

起喜电影
2025-11-16 00:19:11
纪实 蛇蝎美人劳荣枝被抬上执行车,突然放声大哭,律师:她会演

纪实 蛇蝎美人劳荣枝被抬上执行车,突然放声大哭,律师:她会演

谈史论天地
2025-10-15 15:46:35
我爸来我家住了五天,老公挂着臭脸,父亲走后落下的东西让我泪奔

我爸来我家住了五天,老公挂着臭脸,父亲走后落下的东西让我泪奔

黄家湖的忧伤
2025-09-26 16:58:43
演完《藏海传》演《唐诡3》,换个角色认不出,90花杀出一匹黑马

演完《藏海传》演《唐诡3》,换个角色认不出,90花杀出一匹黑马

楼兰娱姐
2025-11-14 19:01:36
瓦妮莎母女同框,43岁遗孀身材堪比卡戴珊,白富美气质尽显?

瓦妮莎母女同框,43岁遗孀身材堪比卡戴珊,白富美气质尽显?

娱乐领航家
2025-11-16 00:00:03
游乐场里宝妈走光了自己却没察觉?这场景看着尴尬

游乐场里宝妈走光了自己却没察觉?这场景看着尴尬

没有偏旁的常庆
2025-10-31 07:20:21
辛纳首次回应阿卡抢走年终世界第一,袁悦获封全运会制造惨案女王

辛纳首次回应阿卡抢走年终世界第一,袁悦获封全运会制造惨案女王

网球之家
2025-11-15 23:27:10
男女混合4X100米接力林雨薇领衔福建队夺冠 四川湖北分获银牌铜牌

男女混合4X100米接力林雨薇领衔福建队夺冠 四川湖北分获银牌铜牌

劲爆体坛
2025-11-15 21:18:03
日本叫嚣要在台海击沉福建舰,话音未落,中国055舰队抵达日本

日本叫嚣要在台海击沉福建舰,话音未落,中国055舰队抵达日本

面包夹知识
2025-11-14 00:13:22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3000亿砸出来的南水北调,12年调水数据曝光,这笔账到底用到哪了

3000亿砸出来的南水北调,12年调水数据曝光,这笔账到底用到哪了

Hi科普啦
2025-09-30 09:44:10
25岁小伙邀请38岁少妇过夜!女子两小时后却不堪忍受,真的受不了

25岁小伙邀请38岁少妇过夜!女子两小时后却不堪忍受,真的受不了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09 08:47:56
一场0-2!让利物浦巨星彻底跌落神坛,斯洛特或弃用!

一场0-2!让利物浦巨星彻底跌落神坛,斯洛特或弃用!

李斄在北漂
2025-11-15 09:57:11
金鸡奖这夜,人情冷暖、江湖地位,在易烊千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金鸡奖这夜,人情冷暖、江湖地位,在易烊千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冷紫葉
2025-11-14 22:42:28
2025-11-16 01:55:00
庐陵美视界
庐陵美视界
以文图、视频形式展示家乡的旅游风光、吃喝玩乐、风土人情、奇闻趣事
2263文章数 7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她的笔下女子如此动人,晚年却名声扫地!

头条要闻

上百名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上百名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本地
艺术
房产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艺术要闻

她的笔下女子如此动人,晚年却名声扫地!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