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山作战“最小烈士”,牺牲成谜,找到他时战友一下就瘫了

0
分享至



1984年,《高山下的花环》震撼上映。影片中有一位被观众热爱的角色——小北京,他以矫健的身姿,扛着82无后坐力炮勇敢地迎向敌人的枪口,在消灭数个火力点后,因暴露目标身中数弹英勇牺牲。

在那场血与火的战场上,这个电影人物的原型可以找出很多。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主人公同样是一名为连队攻坚提供火力支援的射手,同样是在拔除敌方火力点时中弹牺牲,和小北京一样,他也正值花样年华,牺牲时仅16岁。

他就是麻栗坡烈士陵园里年龄最小的烈士——贾云科。



贾云科烈士墓-2024麻栗坡

关于他的牺牲,网络流传着很多版本,然而,当我们寻访了他的连队主官,甚至和他趴在一条战壕里发起冲锋的战友,也无法准确还原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许,这就是真实的战场,死生之地,生命就像那一天的晨露,当炮火声响起时会悄无声息地滴落进泥土,消失不见。

1984年4月28日,他的青春芳华,永远融进了老山54号高地。

01 不老的容颜

昆明市盘龙区某小区的一个单元房里,沙发上坐着头发花白的老妈妈。客厅墙上,一个相框里是儿子年轻英俊的容颜。他穿着绿色军装,戴着红色领章,十五六岁的样子。

照片旁,是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烈属光荣”牌匾,醒目而心痛。

恍然已40年了,他容颜不再改变。



贾云科母亲住所-2024昆明

这是2024年清明前夕,原118团老兵:8连连长彭燕良、枪三连8班班长李先国(后来是2营营长)、杨强、龚德志、廖冰及庄科传媒总经理熊伟等人,一起探望贾云科的母亲王玉兰。

老人如今已83岁高龄,满头银丝、身材瘦削,她迎出门,用干瘪但温暖的手握住每个人的手掌。



贾云科母亲和大哥-2024昆明

当年,贾云科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中后,40多岁的王玉兰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她连续两天萎靡不振,不吃不喝。第三天清晨,小女儿发现母亲的头发几乎一夜之间全白。



贾云科母亲在墓地——早年麻栗坡

此刻,望着当年儿子的战友,老人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影子回来了,灰白的眼底又有了光。

大哥贾云发也已头发花白,热情地塞给每人一个黄橙橙的桔子。



贾云科母亲住所-2024昆明

彭燕良握着老妈妈的手说:“贾妈妈,您是位英雄的母亲,您的儿子打仗非常勇敢,我们非常敬重他。”老人认真地听着,浑浊的眼眶盈满了泪水,不停地道着感谢。

贾云发说,弟弟牺牲后的40年里,时常有他的连队战友,甚至不是一个部队的老兵,不远千里从全国各地来看望王玉兰。“带一些水果,放下一个红包,饭都不吃就走了。”

一次,一位并不与贾云科同部队的老兵来看望老人,临走时说:“如果不是有贾云科这样的战友挡住子弹,今天我又怎么能坐在这里。”

02 说谎入伍

贾云科出生于1968年,祖籍陕西扶风县,父亲贾兴录是一名铁道兵。1983年,中央军委决定铁道兵部队并入铁道部,集体转业。贾兴录被组织安排到昆明铁路局开远分局,一家人便跟随父亲迁到了蒙自县(2010年9月蒙自撤县设市)芷村铁路段。

贾云科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妹妹,他从小身体素质好,壮实,个头也高。在入伍前的一张全家合照里,十五六岁的贾云科已经和大他6岁的哥哥贾云发一般高了。



贾云科母亲住所一角摆放着一张全家福照-2024昆明

少年时期的贾云科就很懂事。父亲虽然在铁路局上班,但母亲没有正式工作,供养4个孩子家里经济拮据,为了贴补家用,家里也养了猪,喂猪、清理猪圈的任务就交到了贾云科和大哥手里,日常更要去野外砍柴劈柴,供家里烧水煮饭。

1979年,边境爆发冲突,一列列满载部队、大炮、坦克的军列从家门口驶过,11岁的贾云科兴奋不已,每次看到军列驶过,都会跑到铁路边目不转睛地目送列车轰隆隆驶过。天天看着雄赳赳的解放军部队,听着单位大喇叭保家卫国的激昂广播。

也许从那一刻起,一个拿起钢枪、阵前杀敌的梦想就在他稚嫩的心田里野蛮生长了。

1983年10月,未满16岁的贾云科,谎报自己18岁,在当时审批手续并不是很严格的情况下,在蒙自县报名参军,编入到118团3营8连2排4班,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班长,正是日后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尹光忠。

贾云科刚刚入伍,南疆边境线上已再次战云密布。

03 战前成长

贾云发记得,弟弟参军时自己在昆明钢铁厂工作,得知弟弟的部队就在昆明金殿附近,于是在1984年的春节,找到部队去探望了一次弟弟。

“那天我跟他说在部队要刻苦锻炼,更要注意安全,然后塞给他20元钱,那时候我一个月工资33元。”

没想到,这竟是见到弟弟的最后一面。

后来知道弟弟要上战场,贾云发也安慰家人和自己:战士保家卫国是光荣的,只盼他凯旋回家。“但怎么也没想到,他所在的部队是打头阵的主攻团,更是主攻连里的尖刀排。”40年后,贾云发感慨。

1984年春节的最后一天——元宵节,当全国人民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时,118团接到了上级的作战命令。

全体官兵从金殿庄科山营地出发,登上军用卡车,经过3天3夜行军,开进到文山州麻栗坡县的南温河一线。

我们猜想此刻的贾云科应是心情激荡的,终于要和那些故事里的英雄一样,上战场了,自己将会开启怎样的一个英雄故事?



贾云科戎装照

南温河的驻地离国境线只有几十公里路程,能够清楚地听到国境线那边的炮声,可以看到公路上边防部队运送伤员和弹药,以及从国境线上后撤的边民。战争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部队一驻扎下来立刻展开了临战训练。训练强度加大,官兵们异常艰苦。山岳行军、战术协同、战壕挖掘、爆破等战术都要演练。

演练中,步兵负重极大,要携带枪支、4个弹夹、手榴弹、十字镐、圆锹、水壶、米袋等,一个班还有一箱弹药、爆破筒、自制炸药带和一枚七八公斤重的反坦克地雷,全部配齐,有的战士最大负重48公斤。

同时,训练强度也非常大,平时每天8小时,而在临战的压力下,部队训练时间常常达到每天十二三个小时。

在8连连长彭燕良印象里,这批83年入伍的新兵一开始并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贾云科也并不出众,毕竟刚进入部队,训练时间短,还都是新兵蛋子。

战争的严酷或者激励,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改造一个平凡的人,贾云科就是主动改造自己成功的“质变者”。

在一个多月的艰苦训练中,他从一名连长眼里的普通新兵,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被选入要撕开敌人阵地口子的尖刀排,并担任为尖刀排提供火力支援的40火箭筒射手。

此次老山拔点作战以步兵突击为主,当遭遇敌人坚固堡垒,在步兵轻武器无法突破的时候,40火箭筒、82无坐力炮等“重火力”,就是步兵最倚重的攻坚利器。40火箭筒是一种方便易用、火力强大,但又极难打准的武器,主要原因是其弹道偏风难修正,而且发射时爆音极大,会对射手身心造成很大压力。

因此,由谁来使用这些宝贵武器,除了要有突出的军事素质,更要具备过硬的心理抗压能力。最终的使用者人选,是由连队主官通过平时训练考核成绩来慎重决定的。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新兵,贾云科的训练成绩得到了很大的认可。



司令员张铚秀和贾云科握手

随着大战临近,贾云科在艰苦备战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精气神让连长开始刮目相看。

“战前宣誓的时候,贾云科很有精神,求战欲望强烈。”彭燕良回忆当时的场景说。

作为主攻连尖刀排的一员,年仅16岁的贾云科在战场上没有胆怯退缩,选择了向前、向前。

04 牺牲之谜

4月28日凌晨5时56分,我方师、团炮群对敌实施炮火准备。

瞬间,一群群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声从潜伏战士的头顶飞过,砸进前方敌人的阵地里,火光腾起处,石块树枝乱飞,山摇地动。

6时,8连2排在56号高地前沿秘密搜索排雷,并在敌一列铁丝网中开辟出通路后,与56号高地敌警戒兵力接火,仅用15分就攻占56号高地,敌剩余兵力撤回后面的54号高地。

夺取56高地后,2排依托56号高地,向54号高地继续攻击。

54号高地是敌人在老山防御体系中的支撑点,由3个小高地组成品字型阵地,筑有环形堑壕和各种火器射击工事和地堡,阵地前沿布设下蛇腹型铁丝网和密密麻麻的防步兵地雷、竹签阵等障碍。

2排、1排进攻途中立刻遭到敌人火力封锁,1排长和5、6班班长相继负伤,全连伤亡较大,第一次冲击受挫。

眼看敌军火力点弹如雨下,压制得突击战士无法抬头,作为尖刀排突击班的贾云科和战友一起,奋力向54号高地发起第二轮攻击。



拔点作战中我军火箭筒手隐蔽接敌

“在这次进攻中,贾云科牺牲了。”连长彭燕良回忆道。

在网络上,一段贾云科牺牲的视频广为流传:一名头戴钢盔的战士正用火箭筒瞄准时,一块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鲜血从钢盔中彭涌出来,在即将倒下的那一刻,他凭借毅力发出最后一炮。

对此,彭燕良说,“这个视频是近几年才看到,是不是贾云科我没严格核实过。”而贾云发也看过这个视频,同样不能确定这位战士是否就是自己的弟弟。

在彭燕良的记忆里,他并不知道贾云科何时牺牲的。

当时他在56号高地指挥,贾云科所在的尖刀排在另一侧向54号高地突破,当天老山雾大,又是逆光强攻,眼前白茫茫一片,在极度焦灼紧张的战场上,每时每刻都可能有战士倒下,如果不是在自己眼前发生的,战士的伤亡情况,只有到战斗间隙班排长报告后才清楚。

贾云科究竟是在什么地点牺牲的,牺牲时的情况是什么样?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网络上相关的文章各式各样,共同描述了一个贾云科英勇牺牲的场景。然而,在我们采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因为没有找到当时在场战士的亲诉,一直无法知晓这个残酷的过程。

直到一个偶然机会的出现,为贾云科生命的最后时刻,找到了一块关键的拼图。

2024年4月28日前夕,118团的参战老兵陆续返回老山祭奠战友。我们偶然遇到了当时和贾云科在一个突击班的战友柴明,一位40年后仍然身体壮实硬朗,理着街机游戏里特种兵精干短发的铮铮汉子。

“贾云科,那是我的好兄弟。”柴明说。

05 攻山血路

让我们的视线再次回到54号高地。

这是一个后来让8连战士切齿难忘的地方。

54号高地和56号高地之间有一块凹地,凹地的底部是一条步兵巡逻道,实际上就是一条40公分左右宽、长着茅草的小路,也是一片开阔地。

想要攻占54号高地,就要先下坡穿过巡逻道,再仰头爬上一个大坡。而坡头上敌人构筑了坚固的环形防御阵地和钢筋水泥砌筑的火力隐蔽部,高地上被层层叠叠的原始森林和藤蔓杂草覆盖。因此,从56号高地很难观察到敌人的火力布置情况。

柴明回忆,2排攻占56号高地后,立刻组织对54号高地进行突击。

“我们从56号高地的森林里哗地往下滑,滑下去就是敌人的那条巡逻道,前面是 54号高地,当时山上雾很大,灰蒙蒙的一片。”

敌人也立刻发现了2排战士,树林中敌人掩体里的机枪立刻打出哗哗哗像冰雹一样的子弹。而且敌人用的都是曳光弹,能看得见一道道光带追着人扫过来。这是敌人在为他们的炮兵指示标定射击目标,是告诉炮兵,那里有人,赶快往指引的方向打炮。

“我和贾云科几乎是同时滑到了巡逻道,就立刻隐蔽到一条深沟里,贾云科趴在我右侧。”

当时敌人的子弹密密麻麻地打过来,贾云科和柴明正面是高坡上不去,左边是条深沟,要往54号高地上面攻,就只能顺着巡逻道往右面绕过去。

趁着敌人子弹密度稍微减弱的空挡,柴明大喊了一声“贾云科,赶紧走!”就从贾云科身后跨过去,往右边直插攻击高地。

此时,他看见贾云科已架起火箭筒对敌火力点进行射击。



贾云科生前留影

“当时最先冲上54号高地的是排长任津平,班长尹光忠和我3个人,此后副班长王大才也赶了上来,但刚到我右手边,就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头部。”

柴明赶紧把副班长拖到隐蔽部包扎抢救,但已经不行了。【王大才安葬于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墓碑所在排号:8排 56号】

那一刻,整个尖刀排被敌人猛烈的火力压制在54号高地反斜面和巡逻道之间,动弹不了。

只能尽量跟敌人周旋,敌人打枪我们战士就赶紧隐蔽,我们战士逮到机会就用掷弹筒往高地上投掷手榴弹,持续了1个小时,手榴弹已经丢没了。

此时,带领尖刀排的副连长李仓林也赶上来,指挥战士沿着坑道突击,并用指挥机呼叫炮兵对54号高地进行了两轮炮火覆盖。

就在炮击结束,李仓林刚要冲出坑道时,一颗炮弹正好落在坑道壁上,巨响伴着横飞的土石,李仓林两个手指头炸没了,嘴部严重受伤,甚至连他手上的冲锋枪都被炸弯成V字形。

整个战斗异常惨烈。

到10点30分左右,我方才占领54号高地。

接着柴明和8连一个加强班的战士又配合7连,最终拿下了老山主峰。

4月28日下午,战场清剿结束后,各班排清点人员时才发现,一直没见到贾云科。

06 殉国之地

柴明告诉排长,他最后见到贾云科的地方是54号高地下面的巡逻道上。

于是,他带领着战士下到巡逻道去寻找。

意外的是,他们只发现贾云科用的火箭筒还在地上,人,不见了。

走近后才看到,火箭筒被子弹打穿了个洞。

又四处寻找,终于在巡逻道下面的深沟里找到了贾云科。

旁边一棵水桶粗的大树被敌人82无后坐力炮炮弹打折。遗憾的是,这棵大树终究没能护住贾云科。贾云科的左半边身体也被炸空了,胸口还被子弹击中过,但头部没中弹。

身上有那么多子弹、炮弹创伤,连火箭筒都被打穿,不知道贾云科当时经历了怎样惨烈的战事。

“看到贾云科这样,一下子我就瘫在那里。”回忆到这里,柴明这个在战场上铁骨铮铮的硬汉,眼圈越来越红,嘴角不住颤动。



柴明讲述贾云科牺牲前最后一面-2024麻栗坡

在记者面前,他尽量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然而,40年前的往事一旦再次被触及,脑海里的画面就不受控地一幕幕清晰映在眼前,那种痛,夜夜蚀骨。

再也讲不出话,柴明对记者摆了摆手,默默站起来走到窗边,背对着记者伫立了许久。

他接着说,最后,是他和战友合力,把贾云科的遗体背下了高地。

因为那是他最好的兄弟。柴明入伍时也仅16岁,因为年龄都小,又分在一个班,两人因此最投缘,睡觉也都是头碰头挤在一起。

可是,就在他跨过贾云科身体那一刻起,那个好兄弟、好战友,从此就和他生死两隔。



麻栗坡烈士陵园贾云科墓地前-2024

一个鲜活生命,在战场上突然就消失了,就像《高山下的花环》里的小北京,立刻就倒下了,没有壮烈的语言和动作。

贾云科战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追记三等功一次。

【贾云科安葬于云南省麻栗坡烈士陵园,墓碑所在排号:9排 60号】

作者手记

寻访一个战士的牺牲过程,或者说真相,其实已并不重要。

我之所以执著地想了解40年前这段悲壮往事的细节,实在是在网上查阅贾云科烈士的资料时,发现关于他的故事很多。看完后,我被贾云科战斗时的英勇表现所打动,有段标注为“贾云科牺牲时所拍”的视频,更让我泪目。

然而,当我不断寻访到贾云科身边的战友——包括他的连长、他一个班的好兄弟——从他们那里却并没有得到印证时,当我查询多方信源,发现那段视频是影视作品而非贾云科牺牲真实画面时,我突然有点不知所措,我到底能不能把一个英雄的故事讲好。

不过,当我把我能采访到的关于贾云科的故事尽量真实陈列出来,我突然释怀了。

已经够了,虽然没有网络上描述的那么精彩。

从小,我们就被英雄的故事、英雄的电影所感动,英雄应该说豪言壮语,英雄就应该是轰轰烈烈,即便是死亡。

直到我采写贾云科的故事。

我又想起那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曾经很诧异梁三喜、靳开来、小北京,牺牲得那么突然,甚至不值。但正是这类场景,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然后被震撼,被刺痛。因为这才是真实的战场。

记录和呈现一个战士真实的状态,或许比为他树立高大的形象更为重要。更有利于我们了解那个真实惨烈的战场,更有利于我们纪念千千万万个像贾云科一样默默倒下的战士。

贾云科是面向敌人牺牲的,他就是英雄。

作者/南十字星

编辑/春山

图片/南十字星 资料图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破案了!医生的视频是男主自己用手机拍的,同步云盘后被曝光了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14:54:24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09:12:05
南京国锦赛落幕!诞生5个赢家,4个输家!吴宜泽、丁俊晖位列其中

南京国锦赛落幕!诞生5个赢家,4个输家!吴宜泽、丁俊晖位列其中

球场没跑道
2025-11-09 21:55:17
又轰下32+14+14!抱歉张伯伦: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又轰下32+14+14!抱歉张伯伦: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篮球大视野
2025-11-09 17:28:37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20:05:54
1999年小朋友捐140元给国家造航母,本人:觉得有航母就不会被欺负

1999年小朋友捐140元给国家造航母,本人:觉得有航母就不会被欺负

潇湘晨报
2025-11-09 22:17:12
相较福建舰入列,法媒:最恐怖的是,中国一次服役一个航母编队

相较福建舰入列,法媒:最恐怖的是,中国一次服役一个航母编队

历史有些冷
2025-11-08 18:45:03
随着朝鲜3-0卫冕,4夺女足世界杯冠军,最终排名如下:中国队第12

随着朝鲜3-0卫冕,4夺女足世界杯冠军,最终排名如下:中国队第12

侃球熊弟
2025-11-09 04:59:56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心梗去世的人飙升!医生含泪苦劝:无论多大年纪,天冷坚守7原则

王二哥老搞笑
2025-11-09 00:18:07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偷拍者的镜头精准无误!

蜻蜓世音
2025-11-09 12:22:16
多家银行开展直售房产业务!房产中介做梦也没想到,庄家出手了

多家银行开展直售房产业务!房产中介做梦也没想到,庄家出手了

火山诗话
2025-11-09 10:21:02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8 12:59:03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9 15:38:34
卫健委通报医院回应,当事人报警,涉事副院长与女医生将被问责

卫健委通报医院回应,当事人报警,涉事副院长与女医生将被问责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8 05:57:56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第二个“恒大”出现!年营收7000亿,曾经是广东第一大民企

墨印斋
2025-11-08 15:28:54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有人半价买哪吒,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3:16:08
拉莫斯:为避免肠胃不适不敢吃辣;在中国任何地方都有免费水

拉莫斯:为避免肠胃不适不敢吃辣;在中国任何地方都有免费水

懂球帝
2025-11-09 21:22:45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环球网资讯
2025-11-09 09:32:09
美女医生曾琦因作风问题被停职!她选错了对象,追悔莫及痛一生

美女医生曾琦因作风问题被停职!她选错了对象,追悔莫及痛一生

鋭娱之乐
2025-11-08 00:05:13
7000亿新省级银行,获批筹建!

7000亿新省级银行,获批筹建!

证券时报
2025-11-09 08:10:11
2025-11-09 23:20:49
喂鱼人邓炮
喂鱼人邓炮
读史使人明智,研究历史文化不仅丰富我们的内涵,更让我们汲取智慧的养分。
307文章数 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头条要闻

两位欧洲政要将同日访华:一人曾被誉为欧洲"最帅王子"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T1的Faker选手成功获得三连冠成就:打破心魔

艺术要闻

她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 | Erin Hanson 2025作品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