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道路交通治理水平,西安市公安局西咸新区公安局交管大队执勤三中队主动探索,创新求变,最大限度借助和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通安全“协同共治”工作,不断加强“警社、警校、警企、警医、警村”融合共治。
当晨曦漫过街角的警务岗亭,社区网格员正与交警并肩梳理早高峰隐患;当铃声回荡在校园操场,交警与老师正带着学生演练“安全过马路”;当货车驶出厂区大门,企业安全员与交警已共同核查完车辆年检信息;当炊烟升起在村口巷陌,交警正和村干部在“议事点”记录村民反映的道路问题……这一幕幕生动场景,正是执勤三中队深耕“警社、警校、警企、警村”共治模式的鲜活注脚。
警社共治 让平安扎根烟火深处
以“警务室+社区网格”为支点,交警与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组建“移动劝导队”,在菜市场周边疏导占道车辆,在独居老人家门口张贴“紧急联系卡”。那些曾让居民头疼的“停车难”“出行堵”,在一次次上门走访、一场场协商议事中逐渐化解,社区的每一条巷道,都成了平安建设的“神经末梢”。
警校共治 为成长系上安全纽带
交警化身“警营辅导员”,将交通标识变成课堂,用事故案例制成漫画手册。从“一盔一带”进校园,到“小手拉大手”亲子体验课,从校车安全定期“体检”,到周边路段护学岗常态化值守,警与校的双手紧紧相握,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无虞的成长天空,让安全意识如春风化雨,浸润童心。
秋季开学在即,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安全,营造平安有序的校园环境,交管三中队隐患专班组织人员开展学前大检查,对学校周边交通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对校车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开学后校园门口交通顺畅有序。
警企共治 为出行筑牢源头防线
针对物流企业、客运公司、商混站等重点单位,交警与企业建立“交通安全宣讲课堂”:联合开展驾驶员安全教育,共建“车辆健康档案”;在公交枢纽,双方共同推演应急疏散路线。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警与企的同向发力,让每一辆驶出厂区的车、每一班载满乘客的车,都带着责任与安心上路。
“太感谢你们了,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8月20日,市民王先生看着被交警推到路边的故障车,连声道谢。
当天上午,交管三中队交警在巡逻出警时,发现一辆小轿车突然停在路中间,车主正焦急地在车旁打转。原来,车辆突发故障抛锚,正值早高峰,后方车辆已开始拥堵,存在安全隐患。
见状,交警立即分工,一人在来车方向做好安全警示,引导车辆绕行,另外两名交警则上前协助车主,徒手将故障车推向路边安全区域。烈日下,民警们额头上渗出汗水,却丝毫没有放慢脚步,短短几分钟就将车辆转移至不影响交通的位置,道路很快恢复畅通。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遇到困难随时联系我们。”处理完毕后,交警还提醒车主注意安全,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这暖心的一幕,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更展现了交警队伍为民服务的初心,赢得了过往市民连连称赞
警村共治 让平安延伸至乡野阡陌
“大伙看这荧幕上的案例,骑电动车不戴头盔,一旦出事就是头破血流;开车必须系安全带,这是保命的绳子!”这是西咸交管三中队开展的“电影下乡”活动现场。
交警通过露天电影,互动宣教,发放安全宣传手册三位一体模式,将交通安全刻进群众心中。通过电影下乡,让观看的群众在震撼中吸取教训,树立“珍爱生命,安全出行”的理念。
“这种宣传方式广大群众都能看懂,比挂横幅更能入脑入心。”秦兴家苑的群众观影后表示。当晚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40余人次。
当前,电动车挂牌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办理电动自行车上牌业务,三中队交警李秋侠带领徐飞,走进成国右岸社区,开展电动车挂牌业务。
在挂牌的过程中,交警还不忘提醒群众要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不论再急再忙,驾驶电动车一定要佩戴安全头盔。
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刚办完业务的群众对李秋侠说:“原来不知道哪里可以挂牌,现在好了,直接到家门口来办理业务了,上了牌,车子就相当于有了“身份证”,以后出行更方便安全了。”
从城市到乡村,从校园到企业,交警部门以“共治”为笔,以“用心”为墨,将分散的力量拧成绳,将细碎的努力汇成河。这张由警与民、警与社会各界共同织就的平安网,正以最温暖的姿态,守护着每一个出行的脚步,描绘着城乡共安的美好画卷。(赵嘉 记者 孙金龙)
(编辑 鑫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