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谢逸枫:房价何时止跌?国家下场救市迫在眉睫

0
分享至

文/谢逸枫

8月15日,统计数据显示,前7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1560亿平,同比下降4.0%,降幅比上月扩大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3218亿平,同比下降4.1%,降幅比上月扩大0.4%,说明降温加剧,处于下行、寻底、探底的筑底调整期。



前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4.9566万亿元,同比下降6.5%,降幅比上月扩大1.0%。其中住宅销售额4.3593万亿元,同比下降6.2%,降幅比上月扩大1.0%。说明目前房地产市场尚未止跌企稳,二手房市场对新房冲击大,以价换量是主流。

正如统计局2025年8月15日所说,从7月份房地产领域主要数据情况看,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部分房地产相关指标降幅继续收窄。但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多数房地产的指标仍然处于下降之中,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处于调整中。

下阶段落实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老汉认为,目前房地产未“止跌回稳”,不仅未达到市场止跌预期,也没有巩固回稳态势,关键是房地产下行趋势进一步恶化,指标下降、部分核心指标降幅加大,总体改善不明显,处于降温加快、震荡下行、探底、寻底的筑底调整阶段

当前热点城市的成交热度、销售、房价降温。传统市场金三银四后,5月、6、7月月一波政策刺激未能让市场延续强复苏的态势。一方面是地方分散的政策作用有限,一方面是城市更新货币化、收储商品房和收回空闲土地政策未打通堵点。

前7月市场指标跌幅扩大为投资额、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销售额、房价、房企到位资金、国房景气指数。指标跌幅收窄为新开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购置金额。指标上涨为地价,指标好转为库存面积。

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城市分化、弱复苏特征,总体止跌、企稳的根基尚不稳固,反弹的条件不具备,依然处于核心城市、核心区域止跌、底部修复、边际改善阶段。巩固止跌、回稳成效依然需政策持续发力。

高能级一二线热点城市、核心区域、核心板块保持一定的热度,新房与二手房市场存在分化,二手房强于新房。销售严重分化,央国房企销售强于民企。土地市场分化,热点城市强于其他城市。热点城市的政策空间大于非热点城市。

房地产危机在于,首先是销售面积、销售额下降的降幅扩大、房价下降的幅度扩大。其次是债务重组困难、交房难度加大、房企资金状况恶化、国房景气指数下降扩大。最后是房地产下降加剧,止跌回稳的动能减弱,政策堵点未打通。

笔者呼吁,国家马上出台4万亿-10万亿救市逆转局面;取消住宅、商业地产限制措施和下降房贷首付及利率、税收减免;打通城市更新专项借款和货币化安置及收储商品房用作安置房、保障性住房,收回空闲土地的政策堵点、融资限制

前7月房地产市场走势,已经释放出四个降温信号。一是一二线热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降温,挂牌量上升。二是房企到位资金跌幅扩大。三是开发投资额跌幅扩大。四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跌幅扩大,房地产市场降温加剧。

第一是供应端,投资额跌幅扩大。前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5.3590万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扩大0.5%。住宅4.1208万亿元,同比下降10.9%,降幅比上月扩大0.5%。办公楼2043亿元,同比下降17.8%,降幅比上月扩大1.0%。





商业营业用房3790亿元,同比下降8.8%,跌幅比上月扩大0.4%。其中办公楼的跌幅最大,反映出企业需求的萎缩,市场供应过剩。其次是住宅开发投资下降幅度,达到10.9%,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房企不敢拿地、生产、新开工的意愿。

前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5.3590万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扩大0.5%。比2024年开发投资10.0280万亿元,同比下降10.6%,跌幅扩大1.4%。跌幅小幅度扩大,呈现投资未止跌回稳,下行压力加大,政策传导到投资端减弱的趋势。

前7月住宅开发投资4.1208万亿元,同比下降10.9%,降幅比上月扩大0.5%。比2024年住宅开发投资7.6040万亿元,同比下降10.5%,跌幅收窄0.4%。开发投资同比累计已经连续下降3年7个月(43个月),预计短期内难改变下降趋势。

前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发生新的变化,供给端呈现不稳定、萎缩下降、下降加快的信号。透露出房地产市场、投资情绪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恶化,开发投资总额已经回到2018年-2019年同期水平,尽管总体风险可控,但已现恶化趋势。

背后主要原因是土地购置金额和购置面积及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跌幅大并长时间深跌,修复缓慢,房企资金状况恶化和库存高。2023年以来三大工程(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保交房是首要任务

按照分区域来看,开发投资跌幅最大的为东北地区,同比下降22.2%。其次是东部地区,同比下降14.0%。中部地区,同比下降9.9%。最后是西部地区,同比下降5.9%。按照物业类别看,开发投资跌幅扩大是因为住宅、商办投资跌幅大。

按照物业类别投资看,住宅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好于上期,同比跌幅持续改善住宅投资、办公楼投资跌幅继续扩大。其中住宅投资占总投资比重76.9%,较上期提高0.3%,说明住宅投资占比较大,呈现一枝独秀的现象。

单月来看,7月开发投资6922亿元(6月1.04万亿元、5月8504.43亿元),环比下降33.59%,同比下降17.04%(6月同比下降12.9%、5月同比下降11.98%),降幅较6月扩大4.5%,投资同比降幅扩大,主要是因为施工建安投资持续承压。

7月住宅开发投资金额5438亿元(6月8039亿元、5月6552亿元,同比下降14.1%(6月同比下降11.8%、5月同比下降11.3%),降幅较6月扩大了2.3%,表明投资改善需依赖销售端实质性回暖,市场复苏基础不稳固,短期下行趋势难改。

与开发投资下行同步,2025年以来土地供求规模延续同比收缩,供地规模下降和土地收储大大减轻了广义库存压力,相当于为行业广义库存消化周期至少减负5个月。在调降库存规模的同时,开发规模也在经历“减负”的过程。

第二是供应端,施工面积跌幅小幅度扩大。前7月房屋施工面积63.873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2%,比上月扩大0.1%,房屋施工面积连续下降3年7个月(43个月),说明边际改善、修复缓慢的趋势。

其中前7月房屋住宅施工面积44.5107亿平,同比下降9.4%,与上月持平。办公楼施工面积2.7350亿平,同比下降5.6%,比上月扩大0.5%。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5.5679亿平,同比下降9.1%,比上月扩大0.3%。

前7月房屋施工面积63.873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2%,比上月扩大0.1%。比2024年51.3330亿平方米,下降13.1%的降幅收窄3.9%。毫无疑问,商品住宅施工面积的跌幅保持高位水平,与保交房持续加大、库存高有直接的关系。

主要是新开工面积的跌幅大、下跌时间长、收窄缓慢,商品去库存缓慢,房企拿地面积下降,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和融资协调机制覆盖有限。商品房销售回款下降和融资困难的环境下,房企不敢大规模开工,保交房成首要任务。

供应端,新开工面积跌幅收窄。前7月房屋新开工面积3.5206亿平,同比下降19.4%,跌幅比上月收窄0.6%。比2024年7.389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0%的降幅收窄2.6%,连续下降4年7个月(55个月),呈现边际改善、修复的效应。





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588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3%,比上月收窄1.6%。办公楼新开工面积8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1%,跌幅比上月扩大2.1%。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2284万平,同比下降20.7%,跌幅比上月扩大3.0%。

前7月住宅新开工面积2.588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3%,比上月收窄1.6%。比2024年住宅新开工面积5.3660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0%的降幅收窄4.7%。目前新开工面积的跌幅收窄,与保交房加快、房企拿地面积下降、销售下降有关。

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部分城市和房企销售好转,保交房的力度加大,部分城市拿地面积回升有直接关系。过去几年的集中供地中接近半数土地被城投所拿,城投本身开工率较低,一定程度拖累了新开工的修复。

单月来看,7月单月房屋新开工面积48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4%(6月同比下降9.4%),同比降幅较6月扩大6.0%,绝对值处于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位。库存高倒逼供给端收缩,库存去化周期较长的城市,新开工规模很难再提升。

开发企业土储缩量、资金承压和高库存持续抑制新开工需求,短期仍将处于收缩阶段。在政策协同下,未来“好房子”供应、城市更新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速将提供一定支撑,新开工和竣工规模有望低位走稳。

按照供求关系的市场规律看,大幅度且持续的新开工面积下降将对未来2年-3年的房屋供应产生直接影响。这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新房供应规模维持低位,部分热点城市可能出现结构性供应短缺。

有助于缓解当前市场的库存压力,促进供需关系改善。可以看作是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在发挥作用。供给端的持续收缩,反映了房企的市场预期和资金状况。即便政府不断出台稳楼市政策,房地产行业依然深陷深度调整期。

目前房企的经营风险、债务风险、财务风险、库存风险、交房风险尚未解除,市场信心和预期及供需关系、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修复过程拉长,近期看,房地产市场处于止跌阶段。长期看,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成为必然趋势。

供应端,竣工面积跌幅收窄。前7月房屋竣工面积2.5034亿平,同比下降16.5%,跌幅比上月扩大1.5%,比2024年房屋竣工面积7.3743亿平,同比下降27.7%的降幅收窄10.5%,连续下降1年7个月(19个月),表明保交房压力大。





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806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7.3%,跌幅比上月扩大1.8%。办公楼竣工面积7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止涨下跌。商业营业用房竣工面积17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降幅比上月扩大0.2%。

前7月住宅竣工面积1.806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7.3%,跌幅比上月扩大1.8%。比2024年住宅竣工面积5.3741亿平方米,下降27.4%的降幅收窄10.1%。毫无疑问,房地产项目白名单覆盖范围有限和销售回款缓慢,保交楼压力大。

单月来看,7月房屋竣工面积2467万平,同比下降29.4%(6月同比下降1.7%),同比降幅较6月扩大27.6%,绝对量处于2006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7月竣工面积规模降幅暴增,说明去库存放缓,销售降温。

按照2年-3年的房地产的项目工程进度来计算,竣工将延续周期性的缩量, 预计2025年竣工面积将持续出现负增长。前期房企拿地减少、库存规模较高、销售未回暖等情况并未出现实质性改善,当前房企以投定销、以销定产。

能否出现真正修复的关键在于三大工程、货币化旧改、收购商品房库存、盘活闲置存量土地等实质性进展。房企拿地面积和费用、开工面积将承压,同时保交高峰已过叠加过去3年商品房销售下滑,竣工面积亦面临下探压力。

由于2021年下半年以来新开工明显缩量,累计同比持续负增长,按照2-3年的工程进度来计算,竣工将延续周期性的缩量,2025年竣工面积将持续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同比增速下降达到20%左右。供应端下降,与需求端的下降有关。

第三是供应端,土地供应跌幅收窄。前7月全国房土地购置面积收窄,已经累计同比下降6年9个月,连续下降79个月。自2023年开始,全国房土地购置面积、土地购置费的数据再没有公布出来,但在统计年鉴中披露。



2023年全国房地产企业共购置土地总金额10855亿元,同比下降6.6%,但降幅较上月收窄3.4%,连续两个月呈现收窄趋势。2024年全国房地产企业购置土地总金额为‌9280亿元‌,同比下降29.7%,相比2024年前11月的降幅收窄1.8%。

一季度土地购置费7191.34亿元(前2月3722.71亿元),同比下降4.5%(前2月同比下降0.3%),跌幅比上月扩大4.2%,比2024年土地出让金3.5655万亿元,同比下降8.7%,降幅收窄4.2%,说明房企的拿地策略已经调整。

2025年1月-4月土地购置费用10564.72亿,同比下滑5.90%,较2024年同比下降29.7幅度收窄23.8%。2025年1月-5月土地购置费用14211.83亿,同比下滑7.1%,较2024年同比下降29.7幅度收窄22.6%,跌幅比上月扩大1.20%。

2025年土地购置费同比降幅继续扩大,2025年1月-6月全国房地产土地土地购置费用18452.16亿元,同比下降7.0%。到2025年7月,2022年4月以来土地购置费用已经连续下滑40个月,2025年同比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

结构上看,城投拿地占比下降、一线及高能级二线城市及国企、央企占比最高,其次是城投,而民营开发商占比上升、以及土地溢价率回升,都显示土地市场底部正在渐渐形成过程中。毫无疑问,土地市场呈现结构性的火爆行情。

2010年全国房企购置土地面积3.99亿平方米、增长25.2%。2011年4.43亿平方米、增长10.9%。2012年3.56亿平方米,负增长19.5%。2013年3.88亿平方米,增长8.8%。2014年3.33亿平方米,负增长14%。

2015年2.28亿平方米,负增长31.7%。2016年2.20亿平方米,负增长3.45%。2017年2.55亿平方米,增长15.8%。2018年2.91亿平方米,增长15.2%。2019年2.58亿平方米,负增长11.4%。

2020年2.55亿平方米,负增长1.1%。2021年2.15亿平方米,负增长15.45%。2022年1.0041亿平方米,负增长53.4%。2023年-2024年预计0.9亿平方米-0.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超过20%。

第四是需求端,销售面积跌幅扩大。前7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1560亿平,同比下降4.0%,跌幅比上月扩大0.5%。比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9%,降幅收窄8.9%。已经连续下降3年7个月(43个月),表明销售动能下降。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3218亿平,同比下降4.1%,跌幅比上月扩大0.4%。办公楼销售面积1278万平,同比下降3.0%,跌幅与上月持平。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3000万平,同比下降6.1%,跌幅比上月扩大1.3%。

房地产市场复苏基础依然较弱,房企加大了“以价换量”的力度,整体延续量稳价跌的弱复苏态势。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根基尚不稳固,巩固止跌、回稳成效仍需更大力度的房地产政策持续发力、加码。

单月来看,7月商品房销面积为5709万㎡,同比下降7.8%(6月同比下降5.5%),降幅较6月扩大了2.4%,时隔8个月后再次高于5.0%。绝对值处于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单月销售降幅进一步扩大,成交动能持续走弱。

单月连续下降43个月,说明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处于止跌筑底的下行调整阶段,企稳基础不牢固。数据有所下滑是正常的,主要是去年同期销售基数比较高,预计房企调整价格,政策持续不断利好,改善性的需求释放,销售下降幅度会收窄。

需求侧筑底的基础不牢固。前6月商品房销售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5%,累计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6%,销售动能减弱。一方面是政策端在落实方面有待加强。另外一方面是实体经济的恢复,需要时间。因此,市场底部的基础不牢固。

前7月住宅销售面积4.3218亿平,同比下降4.1%,跌幅比上月扩大0.4%,降幅比2024年同比下降14.1%,收窄10.0%。商品房住宅面积累计同比已经连续3年7个月下降(43个月),表明商品住宅销售企稳的基础不牢固。

单月来看,7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1%(6月同比下降7.3%),降幅比上月收窄0.2%,时隔8个月后再次高于7.0%。绝对值处于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单月住宅销售降幅进一步扩大,成交动能持续走弱。

按照地方区域来看,前7月东、中、西、东北部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下降6.2%、 下降1.1%(连续增长3个月后)、 下降2.2%、下降6.0%。 从各地区销售情况看,整体跌幅均较上期扩大,其中中部地区销售面积连续2个月下降。

按照分类物业类型来看,整体销售情况低于上期,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两项销售面积的指标同比跌幅扩大,住宅销售面积连续11个月收窄后,连续2个月跌幅扩大,说明目前商品住宅销售、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销售形势差。

7、8月为房地产行业传统销售淡季,虽然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但当前房地产市场较冷,且暂无其他新政带动,预计销售量环比将出现下滑,同比难出现改善。预计2025年三四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销售均价同比增速有所改善。

前7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金额4.9566万亿元,同比下降6.5%,跌幅比上月扩大1.0%。降幅比2024年同比下降17.1%,收窄10.6%。表明房地产市场边际改善不明显,效果减弱,处于止跌调整阶段,企稳的基础不牢固,以价换量成主流。



其中住宅销售金额4.3593万亿元,同比下降6.2%,跌幅比上月扩大1.0%。办公楼销售金额1637亿元,同比下降4.6%,跌幅比上月收窄0.4%。商业营业用房金额2804亿元,同比下降11.4%,跌幅比上月扩大1.0%。

单月来看,7月商品房销售金额5325亿元,同比下降14.1%(6月同比下降10.8%),降幅较6月扩大了3.3%,时隔8个月再度出现连续多月双位数负增长。降幅扩大与核心区好产品交易下降相关,目前房企以价换量成主要销售策略。

前7月住宅销售金额4.3593万亿元,同比下降6.2%,跌幅比上月扩大1.0%。降幅比2024年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17.6%,收窄11.4%。表明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效果减弱,行业整体处于在止跌调整阶段,以价换量是市场主流的趋势。

单月来看,7月住宅销售金额同比下降13.7%(6月同比下降12.6%),降幅扩大1.1%。从一二季度住宅销售金额数据来看,二季度数据较一季度明显走弱。二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0%。

观察相对历史同期的销售规模来看,2025年7月,商品房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43%和44%,均创下2022年以来历史同期新低。二季度明显低于一季度水平。因此,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止跌筑底,回稳基础不牢固。

第五是需求端,库存缓慢下降。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6486亿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462万平方米,增长3.4%。截至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5个月减少,库存总量持续收缩,按现房去化周期为19.7个月,较上期有所缩短。

住宅待售面积4.0536亿平方米,比6月减少285万平方米,增长5.9%。办公楼待售面积5118万平方米,下降2.4%。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1.4256亿平方米,下降0.4%。收购存量房举措不断优化,推进收购工作落地,去库存效率将逐步提升。

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6486亿平,6月末7.6948亿平,5月末7.7427亿平,超过2015年7.1853亿平,依然是天花板水平,创1987年以来历史最高纪录之一。因此,7.6486亿平大部分是现房库存,部分期房,多为待交付与卖不出去的房屋。

2015年7.1853亿平、2016年6.9539亿平、2017年5.8923亿平、2018年5.2414亿平、2019年4.9821亿平、2020年4.9850亿平、2021年5.1023亿平、2022年5.6366亿平,2022年6.7295亿平,2023年6.7295亿平、2024年7.5327亿平。

在销售改善的带动下,商品住宅库存量与去化周期环比均下降,总库存面积来看,依然为历史最高,去化压力大。其中商业库存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商业库存去化压力依然较大,库存规模已经超过2014年的水平。

现房住宅库存压力依然较大,占整体库存的比重已经达到四分之一。全国商品住宅广义库存面积(住宅累计新开工面积-住宅累计销售面积)来看,截至7月末,商品住宅广义库存面积为16.2亿平,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16.2%。

去化周期(广义库存面积/过去六个月住宅销售均值)25.2个月,环比下降0.4个月,同比下降3.4个月。全国现房库存(已竣工未销售)来看,截至7月末,住宅现房库存面积(住宅待售面积)约4.05亿平,环比下降0.7%,同比增长5.9%。

现房去化周期为19.7个月(由于7月现房销售未公布,采用2025年1-6月销售均值计算),环比下降0.1个月,同比下降1.6个月。住宅现房库存占全国住宅广义库存面积的比重为25.0%,环比持平,同比提升5.3%。

7月末待售面积较上月有所减少,同比增长3.4%,涨幅进一步收窄0.7%。按当前销售面积计算,库存总量还有超过20个月的消化周期,消化周期再次拉长,去库存任务艰巨。城市试点推进现房销售,将有效控制供应规模,加快库存去化

商品房去化周期达超过20个月,依然处于历史高点。由于商品房库存量保持高位,销售回款逐渐下降,导致部分房企资金周转问题非常严峻,现金流告急,债务集中到期,部分房企选择二次或多次,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

商品房库存处于2015年以来历史新高,说明房子的供应多。与过去的高库存不同的是,这三年房企投资拿地的萎缩状态有关系,同时与保交楼的政策有关。由于保交楼的政策推进,部分现房没有按时交付,或者出现退房情况。

第六是价格端,房价跌幅扩大。前7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9613元/平方米(前6月9649元/平方米(前5月9653元/平、前4月9566元/平、一季度9510元/平、前2月9547元/平),绝对值来看,房价回落至2024年9月政策前的水平,要防跌。



前7月销售均价9613元/平,同比下降2.6%(前6月同比下降2.1%、前5月同比下降0.93%、前4月同比下降0.4%、前3月同比上涨0.93%、前2月同比上涨2.6%),跌幅扩大0.5%,比2024年9935元/平,同比下降4.8%,跌幅收窄1.8%。

说明累计房价涨跌不稳定,与结构性、季节性、口径变化有关,平均房价连续下降1年零1个月(13个月)、连续收窄3个月,连续3个月上涨后连续4个月下跌,房价处于止跌筑底的盘整阶段,企稳基础不牢固,大涨的条件不具备。

单月来看,7月商品房销售均价9327元/平,环比下降3.2%,同比下降6.7%(6月环比下降3.7%,同比下降5.6%),降幅扩大1.1%。5月10004元/平,环比上涨2.54%(4月环比上涨3.3%),同比下降2.8%(4月同比下降4.7%)。

前7月住宅销售均价10086元/平方米(前6月10128元/平、前5月10125元/平、前4月10005元/平、前3月9935.6元/平、前2月9949元/平),环比下降,同比下降。比2024年10419元/平,环比上涨1.6%,同比下降7.0%,环同比为下跌。

单月来看,7月住宅销售均价9761元/平,环比下降3.7%,同比下降7.0%,降幅扩大1.3%(6月环比下降4.5%,同比下降5.7%。5月13613元/平(4月10245元/平),环比上涨3.6%(4月上涨3.3%),同比下降1.6%(4月下降4.3%)。

表明短期内房价大涨的概率为零,与结构性、季节性变化有关。目前各地房价调整大,中部、东北部地区“以价换量”较为明显,房企以价换量的趋势依然是主流。目的是为更好去库存和提振销售,快速收回销售额,应对债务到期。

第七是资金端,房企到位资金跌幅扩大。前7月房企到位资金5.8287万亿元,同比下降7.5%,跌幅比扩大1.3%。比2024年同比下降17%,跌幅收窄9.5%,累计下降3年7个月(43个月),说明房企资金状况呈现边际改善放缓,有所恶化。



随着房企销售下降,跌幅扩大,其中一二线城市销售呈现止跌回稳放缓态势,部分房企开发经营和回笼资金改善不明显。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市场总体平稳,继续向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部分地区市场处在调整之中,回稳还存在压力。

前7月房企到位资金5.7287万亿元,同比下降7.5%,跌幅比上月扩大1.3%。其中,国内贷款9207亿元,增长0.1%,增幅比上月回落0.5%,连续2个月小幅度增长。利用外资17亿元,增长3.2%,增幅比上月回落22.2%。

自筹资金23230亿元,下降8.5%,跌幅比上月扩大1.3%。定金及预收款16815亿元,下降9.9%,跌幅比上月扩大2.4%。个人按揭贷款7918亿元,下降9.3%,跌幅比上月收窄2.1%。目前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跌幅扩大。

房企资金压力依然大,首先是债务。房企大量的到期债务,因销售回款大量减少,缺乏流动性,债务出现多次违约、多次重组,资不抵债现象。其次是库存,积压资金。最后是待交房规模大,需要庞大资金。毫无疑问,风险未出清。

销售降温对房企资金的拖累明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跌幅最大,预示房企自筹资金难度上升,销售回款压力上升。市场环境下加杠杆动力不足。继续降低房贷首付和利率及税收、扩大房企融资是主要的政策方向。

前7月国内贷款9207亿元,增长0.1%,比上月回落0.5%,连续2个月增长(前6月增长0.6%),比2024年末同比下降6.1%,大幅度的增长,反映房企国内融资环境明显改善,但增量贷款困难,是房企缩减投资(拿地、新开工)的原因之一。

外资17亿元,增长3.2%,比2024年末下降26.7%收窄23.5%,连续3年4个月(40个月)下降后连续4个月上涨。自筹资金23230亿元,下降8.5%,比上月扩大1.3%。比2024年末下降11.6%,跌幅收窄3.1%,与资产处置等改善放缓有关。

定金及预收款16815亿元,下降9.9%,跌幅比上月扩大2.4%,比2024年末下降23.0%,跌幅收窄13.1%。个人按揭贷款7918亿元,下降9.3%,跌幅比上月收窄2.1%,比2024年末下降27.9%,跌幅收窄18.6%。因为销售面积、金额跌幅扩大。

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四项资金分占全部房企到位资金的94%以上,后三项合计超过77%。受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金额下降,跌幅扩大的影响,房企资金来源有所下滑,资金面依然承压。

单月来看,7月房企到位资金7085亿元,同比下降15.8%(6月同比下降9.7%、5月同比下降10.1%、4月下降5.3%、3月下降3.9%),降幅比上月扩大6.1%。房企到位资金降幅扩大,主要是因为房企内部融资改善不明显,外部融资走弱。

第一是房款3105亿元,同比下降15.7%(6月同比下降18.6%、5月同比下降11.4%),收窄是因为按揭贷款跌幅有所收窄。其中定金及预收款同比下降24.2%,降幅较6月扩大7.5%。个人按揭贷款同比增长6.9%,增速较6月提升29.8%。

第二是非房款3980亿元,同比下降15.8%(6月同比下降2.3%)。其中国内贷款962亿元,同比下降4.0%,同比增速较6月下降了15.7%。自筹资金2686亿元,同比下降16.2%,降幅较6月扩大了9.0%。

房企资金压力是房企缩减投资(拿地面积和金额、新开工和竣工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房企资金改善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占房企到位资金大,前期同比下降幅度大。

销售回款缓慢和债务到期及融资限制未全放开,导致房企资金、经营、财务紧张。目前支撑房企资金流的主要是销售回款,包括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已经连续下降43个月。房地产市场处于继续止跌阶段,风险压力依然存在。

第八是国房景气端,跌幅连续4个月扩大。2025年7月末,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3.34,环比下降0.25,连续11月呈现小幅度回升后出现连续4个月下降。国房景气同比已经连续3年7个月(43个月)跌破100。



表明房地产景气、活跃、信心、繁荣度未改善,呈现恶化趋势,市场总体处于止跌筑底的阶段,企稳的基础不牢固,持续边际修复放缓转停止,刷新2016年初以来国房景气指数最低水平,主要是房地产依然在深度调整中,与季节性有关。

国房景气指数自2022年1月破100后,一直呈现持续下跌过程,2024年6月国房景气指标开始边际修复,但是速度非常缓慢,连续4个月跌幅扩大。值得注意的是国房景气指数是判断房地产市场是否景气、活跃、信心、繁荣的指标之一。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台办:已收到上万封举报邮件

国台办:已收到上万封举报邮件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9 10:45:20
中日关系紧绷时,张本美和天价见面会该不该赴约?

中日关系紧绷时,张本美和天价见面会该不该赴约?

一口娱乐
2025-11-19 10:08:08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吴石的后人有点意思:明明父亲是烈士,儿子吴韶成在河南格外低调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5-11-14 14:54:30
地球是圆的,但这张非常著名的照片,根本证明不了!

地球是圆的,但这张非常著名的照片,根本证明不了!

宇宙的秘密
2025-11-17 00:38:33
美加墨世界杯种子队确定:东道主以及六支前冠军在列

美加墨世界杯种子队确定:东道主以及六支前冠军在列

懂球帝
2025-11-19 07:15:32
第五代途胜来袭!韩系设计再进化,贯穿灯带与隐藏门把手共筑时尚

第五代途胜来袭!韩系设计再进化,贯穿灯带与隐藏门把手共筑时尚

落寞的夏天
2025-11-18 11:58:07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晒出体检结果,撕碎了汪峰仅剩的体面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晒出体检结果,撕碎了汪峰仅剩的体面

天天热点见闻
2025-11-19 10:12:01
据说特朗普突然要访华,背后原因令人震惊!

据说特朗普突然要访华,背后原因令人震惊!

福建平子
2025-11-18 07:59:19
中国男足学霸归来!沉寂三年后终爆发,能否敲开国足大门?

中国男足学霸归来!沉寂三年后终爆发,能否敲开国足大门?

罗掌柜体育
2025-11-18 10:36:53
好友曝喻恩泰妻子多次出轨,甚至把游泳教练带回家,相关聊天记录曝光太炸裂了

好友曝喻恩泰妻子多次出轨,甚至把游泳教练带回家,相关聊天记录曝光太炸裂了

今古深日报
2025-11-19 10:40:33
酸了!伊拉克直通附加赛决赛+赢1场即进世界杯 缺席40年长于国足

酸了!伊拉克直通附加赛决赛+赢1场即进世界杯 缺席40年长于国足

我爱英超
2025-11-19 11:57:26
皇马内讧升级!本泽马大胆点评!姆巴佩成关键,两大巨星不合

皇马内讧升级!本泽马大胆点评!姆巴佩成关键,两大巨星不合

阿泰希特
2025-11-18 14:16:16
“喝下就任你摆布”!祸害女性的“听话水”有多可怕?一定要警惕

“喝下就任你摆布”!祸害女性的“听话水”有多可怕?一定要警惕

云端小院
2025-11-11 08:55:33
柯文哲结局已定,岛内曝退党潮,大陆判断没错,两岸统一大势所趋

柯文哲结局已定,岛内曝退党潮,大陆判断没错,两岸统一大势所趋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18 10:16:43
两艘055拱卫!西方发现福建舰和山东舰联袂出海,准备剑指何方?

两艘055拱卫!西方发现福建舰和山东舰联袂出海,准备剑指何方?

大国纪录
2025-11-19 11:14:31
过继到舅舅家后,杨志刚被从医大哥、经商二哥、导演三哥宠上天

过继到舅舅家后,杨志刚被从医大哥、经商二哥、导演三哥宠上天

书咚咚
2025-11-17 20:50:29
不准踏入中国市场半步?我国下达“逐客令”,三星炸锅:放过我们

不准踏入中国市场半步?我国下达“逐客令”,三星炸锅:放过我们

刘旷
2025-11-18 18:11:12
小孩到底几岁才有正常审美?网友:这些小朋友上辈子过得不好!

小孩到底几岁才有正常审美?网友:这些小朋友上辈子过得不好!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6 00:05:03
“郑黄会”今登场,朱立伦爱将坦言:2024至今最痛的是蓝白没有合

“郑黄会”今登场,朱立伦爱将坦言:2024至今最痛的是蓝白没有合

海峡导报社
2025-11-19 11:43:25
2025-11-19 12:32:49
谢逸枫看楼市 incentive-icons
谢逸枫看楼市
谢逸枫 著名经济学家
1318文章数 217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头条要闻

女子参加模特大赛夺"广东冠军" 因突破大众审美引争议

头条要闻

女子参加模特大赛夺"广东冠军" 因突破大众审美引争议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脱胎换骨的优秀底盘Get 新款享界S9动态驾驶体验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家居
健康
时尚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拍照不用露脸也很美!4个心机pose学起来,朋友圈狂收赞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