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李光峰,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核心合伙人,涉足大豆制品行业十余年。早年从事代理商工作,后与冬梅公司结缘成为合伙人,深度参与“冬梅”老字号品牌的复 兴与“佳顺舍合”新品牌的打造。他聚焦品质管控与市场拓展, 推动建立全链条 品控体系,参与多项工艺升级,助力企业产品覆盖国内外多市场,是连接企业传 统积淀与现代发展的关键力量。
![]()
黑土凝香承薪火豆韵传情启新程
——访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核心合伙人李光峰
李光峰与大豆的缘分,始于2010年的代理商经历。彼时,冬梅豆粉的醇厚与老厂坚守的品质,让他看到这粒黑土地孕育的豆子蕴藏的力量。2016年,他成为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合伙人,从代理商转型企业核心成员。
深耕十余载,他既延续着企业自1958年传承的匠心——50万亩绿色基地的非转基因大豆、18道工序的严苛品控;又推动着创新——“佳顺舍合”新品牌的年轻化表达、12国市场的外贸突破,在守正与创新中,让这颗豆子焕发新生。
![]()
守正:从老厂根基到品质坚守
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的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西郊畜牧场。1981年,“冬梅”商标在此注册,后随企业历经更名——从牛奶公司到黑龙江省冬梅集团,再到2001年王广禄主导改制为现名,“冬梅”二字始终承载着对大豆制品的专注。改制初期,企业面临市场萎缩的困境,王广禄带领团队重整旗鼓,数百名下岗职工因此重获生计,“冬梅”品牌在市场重新站稳脚跟。
![]()
(企业内景)
李光峰与冬梅的交集,始于2010年。彼时他作为区域代理商,接触到冬梅豆粉,其醇厚口感与稳定品质让他印象深刻。做代理的三年间,他见证了冬梅对品质的执着:一批因暴雨导致水分超标的大豆被全部销毁,损失近20万元;每批原料都详细记录产地、种植户信息,甚至土壤数据,这种近乎严苛的“笨办法”,让他看到了老企业的坚守。2016年,冬梅向他发出合伙邀请,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从代理商转变为企业核心成员。
加入后,李光峰深度参与品质管控。冬梅的生产流程涵盖18道工序,从大豆筛选到包装入库,每一步都有明确标准。他推动引入德国进口温控设备,用于“灭酶失活”工序,确保85℃±2℃的精准温度——这一温度既能避免蛋白活性流失,又能去除豆腥味,同时保留老技术员“手感检测”的传统,老师傅通过手心感知豆浆温度与黏度,双重把控质量。
![]()
![]()
(登陆CCTV央视广告)
在原料端,冬梅拥有50万亩佳木斯绿色大豆种植基地,李光峰延续“全程监控、直接收购”模式。基地选用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达40%,每块豆田都建立“种植档案”,记录施肥、除草、灌溉等细节,确保可溯源。曾有种植户违规使用化肥,企业当即终止合作,以此维护原料纯度。
工艺创新上,他推动脱皮去芽工序升级,通过在脱皮机中加装弹性毛刷,使脱皮率从80%提升至97%,有效降低嘌呤含量,让产品更适合特殊人群。与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研发的“三效浓缩”工艺,通过60℃低温浓缩、80℃中温提香、50℃低温锁鲜的三段式处理,保留92%的大豆蛋白,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之一。
出新:从品牌重塑到市场突围
李光峰加入时,“冬梅”虽有50余年积淀,却面临“老字号认知老化”的问题。2018年,他主导推出“佳顺舍合”系列产品,定位年轻消费群体。“佳顺舍合”之名暗含深意:“佳”指向优质原料,“顺”呼应市场趋势,“舍”体现让利理念,“合”彰显合伙精神。产品包装标注“始于1958,成于新匠心”,既强调历史底蕴,又传递创新态度。
![]()
(被评选为黑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单位)
针对现代消费习惯,“佳顺舍合”系列做了多重优化:开发小条装产品,单袋可冲一杯,适配快节奏生活;推出燕麦红枣、黑豆原味等多元口味,满足差异化需求;通过调整喷雾干燥参数,使豆粉30秒内即可溶解,搭配自研豆浆机(由代工厂定制),实现“3分钟做早餐”的便捷体验。这些调整让产品迅速切入年轻市场,上市首年销量突破百万袋。
市场拓展上,李光峰推动“双轮驱动”策略:商品事业群聚焦C端零售,餐饮事业群主攻B端供应。在C端,他完善线上渠道布局,2013年冬梅入驻天猫,2017年开设京东旗舰店,电商团队从6人扩充至20人,2023年线上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线下则通过现代商超、社区团购渗透,结合央视广告、抖音直播等推广,实现全网覆盖。
B端合作中,他以“品质+成本”双优势打开局面。与连锁早餐店合作时,面对“价格比小厂高10%”的质疑,他通过对比检测数据说明:冬梅豆粉蛋白质含量40%,远超小厂的30%,按单位蛋白成本计算更具优势。最终促成联合开发“早餐特供款”,后又与永和豆浆、味千拉面等建立长期合作。为保障供应稳定,企业建立3个大型仓库,库存保持3000吨以上,并根据不同区域的海拔、水质调整配方,如为云南客户添加0.5%乳化剂防止分层。
![]()
![]()
![]()
(产品)
![]()
![]()
(产品)
外贸领域,2019年的马来西亚订单成为突破点。为满足清真认证与18个月保质期要求,李光峰组织团队拆解生产线32个环节,排查非清真原料接触风险,优化137℃瞬时杀菌工艺(延长至7秒),并采用食品级铝箔包装。最终通过WareesHalalLimited认证,产品成功进入东南亚市场。如今,冬梅豆粉已远销德国、西班牙、罗马尼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外贸额占总营收23%。
面对市场竞争,李光峰坚持差异化路线。对比15个品牌盲测显示,冬梅在“无添加”“口感醇厚”上优势显著。他拒绝“概念炒作”,所有宣传均以检测报告为依据;不打价格战,通过工艺优化降低成本;推出“冰鲜豆浆粉”等特色产品,以零下18℃瞬时冷冻技术打造“现磨口感”,形成记忆点。这种策略使企业在低价竞争中保持稳定增长,部分曾转向低价产品的经销商最终回流。
致远:从根基夯实到长远布局
李光峰的长期规划围绕“品质、成本、服务”三大核心。品质上,持续投入研发,每年研发费用占营收5%,依托2015年获批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计划三年内将大豆蛋白保留率提升至95%。成本控制上,通过规模化采购、设备升级(引入进口生产线)降低单位成本,同时保持价格优势——冬梅产品价格在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仅少数品牌能与之抗衡,且品质更优。
服务优化方面,针对C端消费者,完善售后响应机制,提供冲调指导等增值服务;针对B端客户,建立专属客户经理制度,保障订单履约与问题解决效率。这种全链条服务能力,使企业客户留存率保持在80%以上。
品牌推广上,线上依托1688旗舰店、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线下通过楼宇广告、报纸宣传等触达目标群体,同时在今日头条、凤凰网等数十家媒体布局内容传播,结合企业官网与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持续提升曝光。2023年,“冬梅”入选“佳木斯老字号”,进一步强化品牌信任度。
原料端,企业与佳木斯农户签订种植协议,直接收购大豆,全程监控生长过程。50万亩基地的非转基因大豆,不仅保障原料稳定,也带动当地农业发展。李光峰计划未来三年扩大合作面积至80万亩,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种植全程数字化监控。
团队建设上,李光峰注重“传帮带”,通过老技术员带教、定期培训提升专业能力。销售团队从最初6人扩展至数十人,核心成员如华南区域负责人,从业务新手成长为能独立操盘的骨干。企业通过“管理股”激励员工,形成稳定的人才梯队。
社会参与方面,企业依托“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资质,参与地方公益项目,如从每袋豆粉利润中提取1毛钱用于“大豆助学计划”,资助佳木斯贫困学生。虽具体细节由专人负责,但李光峰始终强调“企业责任”,将其作为品牌建设的重要部分。
![]()
![]()
![]()
(荣誉证书)
![]()
(荣誉证书)
未来,李光峰规划分三步走:三年内成为东北非转基因大豆制品领导品牌;五年内建立全国冷链网络,拓展鲜豆浆便利店渠道;十年内强化国际布局,让“冬梅”成为全球知名的中国大豆制品品牌。这种规划既立足企业50余年的积淀,又紧扣市场趋势,正如“冬梅”标识中梅花与中国红的寓意——以坚韧之姿,在传承中走向更远。
从1958年的西郊畜牧场到如今的现代化企业,从“冬梅”的复兴到“佳顺舍合”的崛起,李光峰的参与,既是对东北黑土大豆资源的深度挖掘,也是对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的有机融合。在他的推动下,这粒承载着匠心的大豆,正从三江平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热线:400788903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