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产业驱动因素
①“药王”获批新适应症
2025年上半年,减重抗糖药物司美格鲁肽销售额达到166亿美元,其中减重适应症大增78%,登顶全球第一。
而近日,司美格鲁肽又传出消息,其用于治疗代谢性脂肪性肝炎,获得FDA批准。
作为一款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的销售和研发成果,无疑点燃了全球减肥药产业链的热情。
福瑞股份便是因为和诺和诺德在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早期诊断领域建立合作关系,获得两天20cm涨停。
华泰证券测算,到2030年,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将超过1300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增速达17%。
![]()
②医药行业景气度高涨
事实上,不仅是国外的减肥药/GLP-1药物获得了突出表现,我国减肥药市场同样景气度高涨。
国泰海通证券称,2025年是国产减肥创新药商业化元年,信达生物研发的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标志着中国创新减肥药物研发成果正式落地。
此外,其还认为,在减肥代谢领域,国内研发进度领先、临床减重数据优异且具备出海BD潜力的企业,未来仍有望迎多重催化。
要知道,今年以来,BD交易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重要的商业化路径。
2025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赶超2024全年BD交易总额,其中就包括一些在减肥药领域的授权。
![]()
02产业全景图
![]()
03上游产业链
03-1辅料、耗材具备一定技术壁垒
按分子类型分类,GLP-1减肥药属于多肽类药物,由氨基酸经肽键连接而成。
因此其在其成药之前,要用到多肽原料药,而多肽原料药要进行合成,当前固相合成法最为成熟,也是化学合成法。
即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分离纯化合成多肽。
![]()
其中,多肽原料药合成涉及氨基酸原料、缩合试剂、固相合成载体、纯化填料等诸多产品。
再加上制剂注射笔和SNAC吸收促进剂,我们将其统归为生命科学上游产业。
上游产业环节的特点是,产品种类多、市场空间有限,但核心产品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
![]()
03-2相关标的
①纳微科技:色谱行业领军企业,支持制药分离纯化,并参与到减肥药研发及生产领域。当前正面临国产替代和商业化放量两大机遇。
②金凯生科:小分子CDMO服务商,上市募投项目包含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小分子吸收增强剂SNAC的中间体。
③昊帆生物:全球少有具备全系列多肽合成试剂研产能力、主营多肽合成试剂的公司之一。
04中游产业链
04-1原料药企业已收获第一波“红利”
落脚到中游产业链,原料药是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它们直接决定着药物的疗效。
另外中间体是原料药合成前的一种成分。
事实上,在创新减肥药兴起的同时,我国作为原料药大国,已经储备了不少技术和产能,并因此吃到了第一波“红利”。
一方面,是因为以减肥为核心的多肽药研发增多;另一方面,随着国外早期多肽药专利的到期,仿制药生产也越来越多。
就连前面我们提到的“药王”司美格鲁肽,其核心专利也在2026年就要到期了。
据西南证券测算,我国多肽原料药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76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653亿元,行业复合增速达到27%。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多肽原料药属于特色原料药,和大宗原料药(不涉及专利问题)相区别。
也就是说,多肽原料药技术含量较高,往往有较高盈利能力和附加值。
04-2 CXO企业凭借客户优势切入产业链
CXO指的是医疗研发外包企业,它们在整个创新药产业链承担着研发、生产外包的角色。
这类企业的主要特点是更贴近创新药的研发和生产,从而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甚至比原料企业技术含量还高。
CXO企业容易与客户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能够将业务拓展到多个研发或生产环节。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西南证券测算,我国多肽CDMO(工艺开发及生产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85亿元,行业复合增速达到34.32%。
![]()
04-3相关标的
①药明康德:建成全球领先的“一体化、端到端”的CXO平台,2024年末,公司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达到4.1万L,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至超10万L。
②诺泰生物:主营多肽药和化药的研发和生产业务,其中多肽产能布局领先。
③翰宇药业:具备多肽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优势,当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国内临床试验已处于Ⅲ期临床。
05下游产业链
05-1减肥药技术路线多点开花
截至目前,我国除个别企业刚刚有减肥药上市外,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研发阶段,并且因为市场火爆,研发的企业数量较多。
减肥药企业纷纷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路线,有单靶点的、双靶点的、三靶点的,甚至同样是靶点,也有不同的靶点区别。
当然,有研发快的,也有研发慢的。
![]()
关于减肥药的技术之争,目前尚未有定论。
不过行业逐渐形成的共识是,多靶点效果优于单靶点,口服药、长效性有利于提升减肥药的渗透率,新靶点Amylin、FGF21、ActRII或新产品总是具备想象力。
对于减肥药的研发,不仅要看进展,也要看疗效(临床数据)。
05-2减肥药适应症持续拓展
前面我们说到,未来全球GLP-1药物市场规模可能突破1300亿美元,而糖尿病、肥胖症患者正是推动市场规模增长的核心力量。
据《世界肥胖地图》数据,预计到2035年,全球肥胖(BMI≥30kg/m^2)的患病率从2020年的14%上升至24%,人数达到近20亿。
另外,糖尿病作为三大慢病之一,患病率大概在10%左右。
庞大的市场需求为药物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不过,还不容忽视的是,减肥药已经拓展到其他适应症,比如脂肪肝、阿尔兹海默病、心衰、慢性肾病等,远期再长出一个“减肥药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
据悉,GLP-1受体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多重作用机制。
![]()
05-3相关标的
①恒瑞医药:医药创新龙头,研发实力突出,在减肥药领域获得合计60亿美元的BD交易,目前Ⅲ期临床试验获得积极结果。
②甘李药业:胰岛素龙头,向创新药领域拓展,研发了全球首款与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均开展头对头临床研究的GLP-1长效制剂,目前处于Ⅲ期临床。
③众生药业:传统制药集团,积极开拓创新药二增曲线,研发了长效双靶点GLP-1类药物,Ⅱ临床数据良好,并进入到Ⅲ期临床。
06发展趋势
GLP-1药物的出现,既是医药研发技术的进步,也是全球20亿肥胖症患者的诉求。
未来,减肥药市场还会持续扩容,并且伴随着创新药的发展,产业链内还将持续涌现新的叙事。
#减肥药、#创新药、#医药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