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正阳县陡沟镇尚田村2000亩旱稻抽穗了。金黄稻穗随风晃,1000亩花生绿得冒油,看着像丰收年景。,今年这地儿可遭了大旱。
![]()
村支书老田拍着巡查表直感慨:“100多眼机井,这回真是立了大功。
”尚田村现有机井112眼,今年新打42眼,42眼,可不是小数目。机井管护实行网格化,老田是总网格长,各组长当网格员。
“平时巡查,有问题大伙儿凑钱修,钱咋花的都张榜。”乐庄组老乐说。他组里最多一次人均出90块,这钱好收,大伙儿都乐意。
除了新机井,还添了9台变压器,整了3处农网,新架电线1100多米。
17眼旧机井也拾掇好了,浇地用电都不愁。“现在机井能管网灌溉,打开阀门水就到地头。
”村干部老刘说。
今年90%的地浇了两遍水,有的浇了三四遍,跟往年差不离。旱稻抽穗齐整,产量估摸着能到1200斤,跟往年差不多。花生也没咋受影响,枝子长得比去年还旺实。
![]()
有人问:“机井都是国家打的,老百姓就出点维护钱?”老田说:“国家投大头,咱出小头,谁种地谁受益,哪能不支持?
”可也有人犯嘀咕:“要是机井坏了,凑钱修会不会闹矛盾?”老乐说:“这么些年就没红过脸,钱花得明白,谁都看得见。
”尚田村的法子,能给其他旱区啥启发?有人说:“网格化管护实在,责任到人,出问题不推诿。”也有人愁:“新机井好打,后期维护费咋长期保障?
”“‘大旱望云霓’,这机井就是庄稼人的云霓。”村民王婶直点头。
今年秋粮稳了,可明年呢?后年呢?
农田水利像条长流水,得常管常护才行。想了解更多农村抗旱妙招?点个关注不迷路。
注:具体情况以当地实际为准,数据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