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同名同姓,却都很厉害的历史名人你知道有哪些吗?
淮下书生根据时间顺序,大致盘点出了知名度相对较高的十六组,你们如果有知道其他的,欢迎留言补充!
部分同名名人画像
第一组,羿。
我们经常说的“后羿射日”,其实是两个人物的结合版,原称是“羿射九日”。
羿传说是帝尧时期的人物,射九日,除六害,败水伯,救洛神。他的妻子便是嫦娥,因偷吃他从西王母处求来的不死药而奔月。最终,羿被徒弟逄蒙害死。
后羿射日
而后羿又称“夷羿”、“羿”,因“后”是夏代君主的尊号,又称“后羿”。
由于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羿趁机谋夺了夏国政权。流放太康,拥立仲康。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不久,羿驱逐了相,自己当了君主,史称“太康失国”或“后羿代夏”,后被家臣寒浞所杀。
太康失国
至于为什么都叫羿,郭璞注本的《山海经传》有记载:“有穷后羿慕羿射,故号此名也。”
第二组,赵括。
大家比较熟悉的“纸上谈兵”的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长平之战后期代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帅,由于多重原因赵军最终战败,赵括冲阵战死,赵军四十万人被秦将白起活埋。事实上,这位赵括被历史误解了,他的能力并不差!
赵括剧照
而另一位赵括,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衰之子。赵衰随公子重耳流亡时,在翟国娶叔隗,生赵盾。重耳即位为晋文公后,把女儿嫁给赵衰,称赵姬,生赵同、赵括、赵婴齐。
后来赵括和赵婴齐不和,再加上赵婴齐和赵盾之子赵朔所娶的晋国宗室女庄姬,也就是他的侄媳妇通奸。于是,赵同和赵括把赵婴齐放逐到齐国。庄姬怀恨在心,便诬告赵同、赵括。公元前583年,赵同、赵括等被晋景公灭门。
赵盾赵朔父子剧照
赵氏灭门,就是《赵氏孤儿》的历史原型,只不过《左传》和《史记》记载的过程截然不同。
第三组,韩信。
大家最熟悉的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他是秦汉之际第一流的军事家,后世赞为“兵仙”。他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赫赫战功,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曾先后被封为齐王、楚王,后来遭刘邦猜忌,被贬为淮阴侯,最后以谋反罪处死。
韩信剧照
另一个韩信,是韩襄王韩仓庶孙,在刘邦攻取韩国旧地时,随张良投奔刘邦。后率军攻取韩国故地,受封韩王。楚汉之争,跟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
西汉建立后,戍守太原以北的地区,后向匈奴投降,起兵反叛,引诱代相陈豨造反。汉高祖十一年带兵攻汉,被将军柴武斩杀。
韩王信雕像
史书为了区分同时期的韩信,多称其为韩王信。
第四组,卫青。
最著名的是西汉名将、汉武帝时期的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抗击匈奴的民族英雄卫青。他首次出征,便在四路汉军三路失利的情况下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
他勤恤士卒,颇得人心。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地,为汉朝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其指挥骑兵集团进行沙漠作战的军事实践所反映的军事思想,具有创造性,受到后人重视。
卫青雕像
另一位卫青是明朝抗倭民族英雄,上海松江人,朱棣靖难时,他以蓟州百户的身份投降朱棣。后积功升任都指挥佥事,多次在山东沿海防倭、抗倭。
永乐十八年,大败唐赛儿起义军,因此升任山东都指挥使。正统元年,升任都督佥事,同年去世。
第五组,王匡。
王匡这个名字有点烂大街,有点类似今天的子涵子轩。
一位是西汉末年,绿林军首领王匡,他曾拥戴刘玄称帝,后投靠赤眉,又投奔光武帝刘秀,最后逃亡被杀。
绿林军首领王匡
一位是同一时代,王莽的第六子王匡。
另一位还是同一时期,王莽的侄子王匡。
还有一位大家如果看过三国也比较熟悉,就是东汉末年河内太守王匡。在正史中是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的诸侯之一。
河内太守王匡
和王匡一样烂大街的是孙登。
一位是东汉初年,被铜马、青犊、尤来余贼在上郡拥立为天子的军阀孙登。一位是孙权意难平,英年早逝的太子孙登。另一位是魏晋时期,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于他的隐士孙登。还有一位东晋时期的孙登,也是隐士。
第六组,刘秀。
最有名的就是汉世祖光武帝刘秀,他消灭西汉末年各个割据势力,重新建立大一统的汉朝,开创“光武中兴”的局面。其开了挂的人生和战绩,也被称为“位面之子”或者“天选之子”。
刘秀画像
另一位是西汉末年帮王莽改革的刘歆,他为了避汉哀帝刘欣的讳而改名刘秀。刘歆和王莽关系恶化后,曾策划谋害王莽,王莽于是下令追杀他。
王莽追杀刘秀,因而被很多人认为是王莽“穿越”的证据。其实这个刘秀是刘歆,不是光武帝刘秀。
刘歆
第七组,张衡。
最有名的是东汉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张衡,他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今天月球上“张衡环形山”、“张衡小行星”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张衡的《二京赋》和《归田赋》是汉大赋的代表作,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张衡画像
以前小学校园里如果有悬挂古代科学家画像,往往都会有张衡!
另外一位东汉的张衡也不得了,他是天师道第二代张天师,留侯张良的后代。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张道陵张天师,儿子则是大名鼎鼎的“汉中王”张鲁。
其他如西晋的张衡在贾南风当政时期,任生事,参与司马伦政变。隋朝御史大夫张衡,被隋炀帝赐死,后被追赠大将军、南阳郡公。明朝初期,有一位礼部左侍郎叫张衡。宣德年间,有一位监察御史也叫张衡。成化年间,有一位贡生也叫张衡。
今天张衡这个名字也有很多人使用,也属于同名比较多的那种。
第八组,刘岱。
一位是东汉末年兖州刺史刘岱,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喜欢三国的人应该比较熟悉,他也曾是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的诸侯之一。
刘岱
另一位是曹操的司空长史刘岱,跟随曹操征战有功,封列侯。建安四年,刘备阴与董承等谋太祖,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屯沛。刘岱与王忠奉命攻打刘备,不能取胜。
第九组,马忠。
一位汉末三国时期的吴国将领马忠,任偏将军潘璋部下司马。马忠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吴将吕蒙进攻关羽时,他于临沮俘获了关羽及其子关平等人。
马忠擒获关羽
另一位是同时期,蜀汉名将马忠。他曾多次随丞相诸葛亮南征北伐。不过呢,关羽是被吴国的马忠俘获的,那么蜀汉的马忠你觉得会有什么感想?
蜀汉名将马忠
第十组,李密。
一位是西晋的李密,他以孝悌闻名乡里。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中学时期学过他的《陈情表》。他初仕蜀汉,蜀汉灭亡后,晋武帝召他入朝为官,他以祖母年老多病为由,呈递《陈情表》,竭力推辞,名动一时。
李密
另一位是隋唐时期群雄之一的李密。
他曾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后参加瓦岗军,率军屡败隋军,威震四方。又因杀瓦岗寨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多次被隋军击败。
后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终年三十七。
第十一组,李纲。
一位是两宋之际的抗金名将民族英雄李纲,他是主战派代表人物之一,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长期坚持抗金立场,多次组织防御战役并提出多项军事改革建议,因主张强硬抵抗策略而与主和派长期对抗,而屡遭贬谪。
李纲
另一位是隋唐时期的李纲,他是北周车骑大将军李制的儿子,官至礼部尚书、太子詹事、太子少师。
第十二组,郭子兴。
一位是元末江淮红巾军领袖郭子兴,他是马皇后的养父,朱元璋的岳父。
另一位则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的郭子兴,因与同时期老朱的岳父郭子兴同名同姓,故史料多称之为郭兴。
郭兴
他是武定侯郭英和郭宁妃的哥哥,也就是老朱的大舅哥。郭兴一路走来,经历鄱阳湖之战,平定张士诚,随徐达北伐中原,守卫潼关等等。
洪武三年,获封巩昌侯,平定四川,镇守北平,巡行边疆。洪武十七年去世,获赠陕国公,谥号宣武。
第十三组,于谦。
一位是明朝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土木堡之变后,领导北京军民击退了瓦剌军队,赢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南宫复辟”后,在石亨和曹吉祥的极力主张下,于谦被杀害。
于谦剧照
另一位是说相声的谦大爷。
第十四组,汪直。
一位是明朝成化年间的宦官汪直,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
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他也是电影《龙门飞甲》里,雨化田的历史原型。
海盗汪直
另一位是明朝海上贸易的商人兼海盗汪直,号五峰船主。他是火枪传入日本事件中的关系人物,曾召集帮众及日本浪人组成走私团队,自称徽王,但最终因为失控而酿成倭寇之乱,被直浙总督胡宗宪诱杀。
第十五组,吴承恩。
一位是我们熟知的,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人,祖籍涟水,1550年选贡,官至长兴县县丞,蕲州荆王府纪善,擅长诗文,有《射阳先生存稿》。家贫,无子。
吴承恩
另一位是新野县令吴承恩,字本赐,又字公赐,号平川,桐城人,1541年选贡,历任河阴县令、新野县令,官至山西潞安府通判,擅长水利。家境殷实,有子吴善养。
第十六组,于成龙。
一位山西人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他善于决狱,以执法严正,不徇私情,正直清廉著称,曾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百姓呼为“于青天”。
于成龙剧照
另一位是河北人于成龙,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号如山。河北这个于成龙,比山西的于成龙小21岁,所以,人们都习惯称他叫小于成龙。
其他如汉惠帝刘盈之子刘武,汉文帝刘恒之子刘武;汉惠帝刘盈皇后张嫣,明熹宗懿安皇后张嫣;东汉重臣,位列三公的胡广,明朝文学家,内阁首辅胡广;南明左光斗之弟左光先,明末武将左光先等等。
你们还知道哪些同名同姓且影响力比较大的历史名人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