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愈见你 | 轮椅上的体温战争

0
分享至

编者按:在人类漫长的生命旅程中,健康与疾病始终如影随形。每一次关于疼痛与疗愈的记录,都成为人性、希望、坚韧与爱的深刻展现。而放眼未来,我们预见的不只是医疗技术的惊人飞跃,更是对病患愈发深切地理解与尊重。医学的终极使命,不是对抗自然,而是在敬畏中寻求精妙干预,在理解中维护动态平衡,与人类本身的复杂性共舞。本文为《身体周刊》读者投稿的患者故事,“愈见你”,感受生活的点滴。


我在装有夏天的农村瓦房里,突然感到一股冬日的寒意钻进身体,双手不自觉地交叉抱在胸前,轮椅上的身子像坐在颠簸的手扶拖拉机上,止不住地发抖。为了驱寒,我哆嗦着摸出透明玻璃水杯,从饮水机接了杯热水,双手捧着杯子暖身子,偶尔喝一口,连味觉都有些迟钝了。

家里安静极了,我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抬头看一眼白石灰墙上的石英钟,已经下午六点了。水杯里的水早凉透了,我只好把床上的被子拉下来盖在毫无知觉的双腿上。歪头望向窗外,天渐渐暗了,坐着都觉得身子发沉。我在心里嘀咕:去割麦子的爸妈咋还不回来呢?

低头打开设置成静音的手机,才发现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原来,又快到六月十五日了 —— 三十年前我生病的日子。怪不得今天觉得冷,难道身体在用发抖 “纪念” 三十周年?几乎每年这段时间,病灶总会闹点动静,提醒我它的存在。

我永远忘不了三十年前的六月十五日。一夜之间,我突然患上“横贯性急性脊髓炎”(一种急性脊髓损伤的罕见病),从健步如飞的中学生变成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的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发病时只有背部钻心的疼和双腿的麻木,没经历过高烧。可这三十年,高烧成了最煎熬的折磨,让我心惊胆战。

冰火两重天的煎熬

病魔没打招呼,就侵占了我三分之二的身体 —— 从第四胸椎以下,没了冷热痛的知觉,皮肤连出汗都不行。夏天一到,汗水全从头顶冒,头皮烫得像火炭,头发湿得能拧出水,必须让电风扇直吹脑袋才觉得凉快。

冬天坐在轮椅上,浑身漏风似的发抖。我让母亲找出挂吊瓶用过的玻璃瓶,灌上热水裹上毛巾,抱在胸前取暖。有次瓶子滑到胸椎以下,烫出一串水泡我都没察觉,直到水泡破了湿了衣服才发现。

久病成医,我知道夏天发抖就是发烧。一两天的烧忍忍就过,不算啥。但发烧总来得莫名其妙,有一年从夏烧到秋,才是真难熬!

发烧时身子像在 “两极游走”:冷起来浑身筛糠,身体里如同生长出一座冰山,大夏天盖厚棉被,还觉得冷进骨头,裹着被子连床都跟着抖,肉体像冰箱里冻硬的肉,得靠暖水袋一点点“融化”;热起来身体又像着了火,身体秒变成了火焰山,掀掉被子扔了暖水袋,脸烫得发红,汗水顺着额头、脖子往下淌,衬衫湿得贴在身上难受,只能不停地擦汗,恨不得把电风扇贴在脸上吹。

用水银体温计一量,基本都是 39 摄氏度以上,后来索性不量了,眼不见为净。

身体因为高烧难受到了极点,我也会不知觉呻吟出来,同时用手捶打着毫无知觉的双腿,希望能够缓解一下。

退烧全靠 “土办法”:大把大把吃抗菌消炎药,吃完就睡觉;用酒精擦额头、胳膊和腋下;床边放盆凉水,我会把热乎乎的手直接插入凉水中,那一刻,就像大夏天喝一杯冰镇啤酒一样舒坦,但很快水都热了,也就没有感觉了。母亲会用酒精给我擦身子;头痛时就捏印堂穴,捏到皮肤发紫,再按按太阳穴、合谷穴,用酒精消过毒的老铜板沿着手臂刮痧,多少能缓解点。

发烧初期还能吃点饭,后来没了味觉,连水都难以下咽,只能硬着头皮去喝。这时候最想吃西瓜,咬第一口觉得又解渴、又顶饿,可吃完嘴里寡淡得很,甚至变馊了,真不美好。后来,什么也吃不下了。发高烧的时候,我也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但我每次都想,等病好了一定去报复性吃一些美食,把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都吃一遍,别等失去味觉才知道珍惜。

高烧的时候,我躺在病床上,需要绝对的安静,自己没有力气说话,只能闭着眼睛熬着,即使想事情都是在耗费精力。如果有人在身边大声说话,就如同老母鸡啄着大脑一样脑仁疼。

我即使不说话,母亲也能看懂我的眼神。母亲多次让村医来输液,我都拒绝了。心里憋着股犟劲,偏要和病魔较量,看谁熬得过谁。靠着这股劲,硬是咬紧牙关,从夏天熬到了秋天,竟让我扛过去了!

高烧到说胡话的日子

本以为熬过那次最漫长的高烧,就再也不怕了。没想到那年六月十五日前夕,又一场高烧汹涌而来,差点要了我的命。

一开始还按老办法吃药、物理降温,可这次烧得根本睡不着,白天黑夜躺在床上睁着眼,连抬手按穴位的力气都没有。实在难受,就让母亲把装水的塑料瓶冻成冰块,包上毛巾当枕头,凉丝丝的总算能缓解一会儿。

母亲喊来村医输液时,我连摇头的力气都没了。扎着针的左手滴着药水,右手还得不停地擦汗,却感觉左半边身子烧得更旺,体温飙升到 40摄氏度!村医慌忙拔了针,让赶紧去城里医院。

拨通 120 后,我被抬上救护车。在医院里,白天黑夜挂着吊瓶,可每天下午准时发烧。护士报告体温 40摄氏度后,医生用了退热栓剂,一用药就出汗退烧,可第二天又反复。第三次用药时,我实在不想再这么 “治标不治本”,拒绝了。我问医生为啥查不出病因,医生叹气说:“你以前用太多抗生素,身体有抗药性,能用的药都用了。”

那时烧得我开始说胡话,难受得直想撞墙,只求赶紧退烧。

后来各科医生会诊,终于发现左侧胯骨内有个囊肿化脓、骨髓炎。当天下午就手术切除,没想到第二天就退烧了,彻底去了病根。

我好像和高烧有不解之缘。

当我还在襁褓时,母亲抱着我“闯关东”。从山东去往东北的绿皮火车上,我就突然发起了高烧,得了“急性肺炎”,母亲不得不在齐齐哈尔下车给我治病,幸亏得到了及时治疗,才把我抢救过来了!据母亲说,当时一个朝鲜族医生跟她说,如果再晚去几个小时我就没命了!

现实:又一个发烧的傍晚

爸妈割麦回来的推门声,把我从回忆里拉回现实。他们帮我从轮椅挪到床上,我赶紧盖紧被子。先用红外额温计测额头,显示 33.1℃,不敢信;再测一次,31.5℃,凭多年患病经验就知道不对。换上水银体温计,放在腋下夹了 20 分钟,抽出来一看定格在:39℃,这才对嘛!这破额温计真是坑人,以后再也不用了!

我在心里暗暗地想着此次发烧的病因:难道身体的囊肿或者骨髓炎复发了吗?真的不敢去想!

我明白,发烧的源头在体内,是从体内生出来的,但我有感觉高烧好像有一个转动的时间表,不早也不晚,它就会在它那时间段出现,如同天降。

躺在床上喝了碗热奶粉(喝一碗用水冲泡的奶粉,快速提升体内的热量,这也是我多年来摸索出的经验,感觉有点布洛芬的功效),不一会就出了一身汗,感觉轻快不少。母亲让我明天去村卫生室输液,我却想再忍忍 —— 不到万不得已,不想再往医院跑了。我在心里默默祈祷着!

如果我去住院,就要拨打120急救车,让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直接把躺在病床上的我,转移到医院的轮子车上,然后再把我拉进医院。因为,我连坐轮椅的力气都没有了。在小山村里,如果看到这个阵仗很吓人,那就说明这个人快不行了;我住院后,还会打乱一家人正常的生活,他们都围着我转,母亲在医院里照顾我,不能下地采茶叶,只能任其在阳光下疯长;需要妹妹和妹夫去医院送饭,导致它们不能正常上班、接孩子上下学;在医院里,我那纤细的如同麦芒一样的静脉血管,也会给护士扎针带来一次又一次找不准静脉血管的失败;我也害怕长长的刺入手臂血管的置留针,都不敢活动扎着针头的手臂,生怕针刺刺破血管跑出来;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护士站在我的病床前首先给我的拇指消毒后,拿着尖锐的针头刺破手指,滴出红色的血液,滴一声完毕。留下了测血糖锥心的疼痛。虽然住院时,面对护士,我表面装着勇敢无所畏惧,其实内心是疼痛的。我真的不想重复在这样的疼痛!

对我来说,在每一场高烧中都是一个人和高烧的斗争,我除了病残的身体什么也没有,所以就想拿身体和高烧较量一下高低。每次高烧后,都是一次重生。幸运的是,这些年高烧一次次把我推翻在地,我却又一次次爬起来,重新坐回到了轮椅上!

专家点评:

拜读了这篇《轮椅上的体温战争》,我颇有感触,也很心疼作者。我不由得想起了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1969年,18岁的史铁生到陕西延安插队期间,因腰椎损伤导致脊髓病变(具体原因有争议,也可能与过度劳累、外伤或感染有关)。他在21岁时(1972年)双下肢失去知觉和运动能力,长期依赖轮椅。他也经历过反复发烧。罹患脊髓炎的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压疮、骨质疏松等等。出现发热的几率很大。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脊髓炎后遗症患者因为长期卧床、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以下感染:

第一、尿路感染。

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长期留置导尿管或残余尿增多,导致细菌滋生。临床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也可能不明显)、尿液浑浊,严重者出现脓尿或血尿。

第二、呼吸道感染(肺炎)。

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原因:高位脊髓损伤时呼吸肌无力,咳嗽反射减弱,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坠积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痰多、咳嗽、呼吸困难等。压疮感染。

导致压疮感染的原因:感觉障碍区域(如骶尾部、足跟)长期受压,局部缺血坏死继发感染。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渗液、恶臭,严重者出现败血症。骨髓炎。

导致骨髓炎的原因:各种部位的感染形成菌血症之外,脊髓损伤后,感觉缺失和自主神经紊乱导致关节异常负荷、微骨折和局部血供障碍,易继发感染性骨髓炎。这种情况好发部位为下肢承重关节(如膝、踝)或脊柱;脊髓炎后遗症患者因感觉障碍和运动受限,易发生骶尾部、股骨大转子等部位褥疮,深部溃疡感染可进展为骨髓炎;脊髓炎后活动减少导致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骨折,骨折处易感染;部分患者因免疫治疗需长期用激素,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和感染风险。

其次,脊髓炎患者出现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尤其是颈段或上胸段损伤可破坏交感神经通路,导致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散热能力下降,体温易升高;血管舒缩障碍,皮肤血管无法有效扩张散热,导致低热(37.5-38.5℃),常伴皮肤干燥。

另外,自身免疫性脊髓炎(如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简称NMOSD),在疾病活动期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出现发热。

还有一点,为什么在每年的这个时间点容易发烧呢?

首先,这个时间段在夏季,即使身体健康的人发烧的几率也会高一些。

1.季节交替与气温变化。​

六月中旬许多地区处于春夏交替或夏季初期,气温波动较大(如昼夜温差、空调使用频繁),人体免疫系统可能因适应不良而抵抗力下降。某些地区进入梅雨或湿热季节,细菌、病毒更易滋生,增加感染风险。

2.病毒、细菌活跃性增强。​

夏季常见病原体:如肠道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某些地区夏季流感小高峰)等可能在湿热环境下传播。

饮食卫生问题:气温升高导致食物易变质,若误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可能引发肠胃炎伴发热。

3.其他环境因素​

蚊虫叮咬:夏季蚊虫活跃,可能传播登革热、疟疾等疾病(尤其在热带地区)。

脱水或中暑:高温下水分补充不足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出现类似发烧的症状。

其次,你30年前生病,身体的潜意识里还会有隐忧,导致自己的抗病力下降。压力,长期紧张、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被病原体侵袭。

在轮椅上的生活很艰难,长期与病魔抗争,你很勇敢很坚强。也希望你在抗争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医疗支持,获得及时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也希望你给我们更多的分享。



专家点评

陈玉辉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拜读了这篇《轮椅上的体温战争》,我颇有感触,也很心疼作者。我不由得想起了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1969年,18岁的史铁生到陕西延安插队期间,因腰椎损伤导致脊髓病变(具体原因有争议,也可能与过度劳累、外伤或感染有关)。他在21岁时(1972年)双下肢失去知觉和运动能力,长期依赖轮椅。他也经历过反复发烧。罹患脊髓炎的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压疮、骨质疏松等等。出现发热的几率很大。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脊髓炎后遗症患者因为长期卧床、运动障碍、感觉缺失及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以下感染:

第一、尿路感染。

导致尿路感染的原因: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障碍)、长期留置导尿管或残余尿增多,导致细菌滋生。临床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也可能不明显)、尿液浑浊,严重者出现脓尿或血尿。

第二、呼吸道感染(肺炎)。

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原因:高位脊髓损伤时呼吸肌无力,咳嗽反射减弱,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坠积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痰多、咳嗽、呼吸困难等。压疮感染。

导致压疮感染的原因:感觉障碍区域(如骶尾部、足跟)长期受压,局部缺血坏死继发感染。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渗液、恶臭,严重者出现败血症。骨髓炎。

导致骨髓炎的原因:各种部位的感染形成菌血症之外,脊髓损伤后,感觉缺失和自主神经紊乱导致关节异常负荷、微骨折和局部血供障碍,易继发感染性骨髓炎。这种情况好发部位为下肢承重关节(如膝、踝)或脊柱;脊髓炎后遗症患者因感觉障碍和运动受限,易发生骶尾部、股骨大转子等部位褥疮,深部溃疡感染可进展为骨髓炎;脊髓炎后活动减少导致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骨折,骨折处易感染;部分患者因免疫治疗需长期用激素,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和感染风险。

其次,脊髓炎患者出现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尤其是颈段或上胸段损伤可破坏交感神经通路,导致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散热能力下降,体温易升高;血管舒缩障碍,皮肤血管无法有效扩张散热,导致低热(37.5-38.5℃),常伴皮肤干燥。

另外,自身免疫性脊髓炎(如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简称NMOSD),在疾病活动期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出现发热。

还有一点,为什么在每年的这个时间点容易发烧呢?

首先,这个时间段在夏季,即使身体健康的人发烧的几率也会高一些。

1.季节交替与气温变化。​

六月中旬许多地区处于春夏交替或夏季初期,气温波动较大(如昼夜温差、空调使用频繁),人体免疫系统可能因适应不良而抵抗力下降。

某些地区进入梅雨或湿热季节,细菌、病毒更易滋生,增加感染风险。

2.病毒、细菌活跃性增强。​

夏季常见病原体:如肠道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某些地区夏季流感小高峰)等可能在湿热环境下传播。

饮食卫生问题:气温升高导致食物易变质,若误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可能引发肠胃炎伴发热。

3.其他环境因素​

蚊虫叮咬:夏季蚊虫活跃,可能传播登革热、疟疾等疾病(尤其在热带地区)。

脱水或中暑:高温下水分补充不足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出现类似发烧的症状。

其次,你30年前生病,身体的潜意识里还会有隐忧,导致自己的抗病力下降。压力,长期紧张、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被病原体侵袭。

在轮椅上的生活很艰难,长期与病魔抗争,你很勇敢很坚强。也希望你在抗争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医疗支持,获得及时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也希望你给我们更多的分享。

来源:周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单颁奖!王曼昱仰天怒吼,陈梦开心,孙颖莎郁闷,赛后三人暖心

女单颁奖!王曼昱仰天怒吼,陈梦开心,孙颖莎郁闷,赛后三人暖心

细话篮球
2025-11-16 23:49:58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周宏海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周宏海被查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5 21:27:17
一边倒!快船单节19分被打爆:哈登7中1被限制,悍将重伤离场

一边倒!快船单节19分被打爆:哈登7中1被限制,悍将重伤离场

体坛小李
2025-11-17 05:46:42
悄悄5连胜,从摆烂到争总冠军!西部黑马崛起,这笔交易真的双赢

悄悄5连胜,从摆烂到争总冠军!西部黑马崛起,这笔交易真的双赢

篮球扫地僧
2025-11-16 13:03:48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央媒:“迎头痛击”有多痛?日本该睁眼看清楚了!

澎湃新闻
2025-11-16 17:01:02
流感H3N2毒株严重可致呼吸衰竭,专家提醒:须在48小时内吃奥司他韦

流感H3N2毒株严重可致呼吸衰竭,专家提醒:须在48小时内吃奥司他韦

东方豪侠
2025-11-16 11:45:45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狗主人真实身份遭曝光:她带人砸窗破门确实有底气,还真管不了她

汉史趣闻
2025-11-16 08:12:31
克洛普回归!官宣新身份,目标直指2026世界杯

克洛普回归!官宣新身份,目标直指2026世界杯

夜白侃球
2025-11-16 23:18:28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终于明白他是什么“级别”!

释永信被正式批捕,终于明白他是什么“级别”!

李万卿
2025-11-17 00:15:03
高市早苗不装了,对中方发出战争威胁,关键时刻,俄罗斯力挺中国

高市早苗不装了,对中方发出战争威胁,关键时刻,俄罗斯力挺中国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6 10:19:01
多益网络董事长徐波被女友卷走3亿元?有账号以女方当事人身份发文回应,公司称系造谣

多益网络董事长徐波被女友卷走3亿元?有账号以女方当事人身份发文回应,公司称系造谣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6 20:42:46
抢七后7-5,辛纳击败阿尔卡拉斯卫冕ATP年终总决赛

抢七后7-5,辛纳击败阿尔卡拉斯卫冕ATP年终总决赛

懂球帝
2025-11-17 03:57:09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6 00:45:56
最新!释永信被批捕照片曝光:整个人变化大,罪名令人意外,最可怜的还是他母亲

最新!释永信被批捕照片曝光:整个人变化大,罪名令人意外,最可怜的还是他母亲

文字里拾光
2025-11-17 00:27:20
日月谭天丨高市早苗猖狂挑衅,台湾舆论痛批其涉台谬论躁进“害台”

日月谭天丨高市早苗猖狂挑衅,台湾舆论痛批其涉台谬论躁进“害台”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19:27:43
高市早苗若继续铤而走险 日本将万劫不复

高市早苗若继续铤而走险 日本将万劫不复

极目新闻
2025-11-16 22:29:28
社评: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的四个原因

社评: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的四个原因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00:03:43
世预赛神剧情:96分钟逆转绝杀 地狱天堂互换 FIFA第62晋级附加赛

世预赛神剧情:96分钟逆转绝杀 地狱天堂互换 FIFA第62晋级附加赛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17 02:11:27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时时有聊
2025-11-16 16:23:45
高盛报告:中国房价何时止跌

高盛报告:中国房价何时止跌

谭谈投研
2025-11-16 18:04:50
2025-11-17 07:07:00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8113文章数 50842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房产
时尚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避开老气的着装方式,美得自然又大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