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翻童年旧账?过度分析创伤,反会困住当下 —— 青岛心理咨询师哪家好?能让你 “松口气” 的才管用
睡不着的时候,是不是总在脑子里回放小时候的事?被爸妈骂的场景,被同学欺负的瞬间,那些没被好好对待的时刻,像电影片段一样反复播。边想边琢磨:“难怪我现在这么敏感,都是因为小时候……”“要是当初他们对我好点,我肯定不是现在这样。”
翻来覆去地想,以为想明白了就能解脱,结果越想越拧巴。就像掉进一个漩涡,童年的那些糟心事成了漩涡中心,怎么也绕不出来。白天没精神,做事提不起劲,满脑子都是 “我的问题到底出在童年哪一步”。
有人说这是 “不够清醒”,其实不是。青岛飞米粒心理咨询接触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不是故意钻牛角尖,是想通过分析童年找到答案,可没想到把自己困在了过去里。
总翻旧账,就像给伤口反复撒盐。本来结了层薄痂,非要抠开看看长好没,结果越抠越难愈合。
见过有人拿着童年的事跟自己较劲:因为小时候被父母否定过,现在每次做决定都要想 “是不是当年他们那句话影响了我”;因为小时候被孤立过,现在跟人相处总琢磨 “是不是我性格里带着当年的影子”。分析来分析去,把当下的日子也过成了童年的复制品。
青岛飞米粒心理咨询的接待记录里,有不少人提到类似的状态:买本书专门讲原生家庭,边看边对号入座,看完更焦虑了;跟人聊天三句话不离童年创伤,好像自己现在的所有问题都能从过去找到原因;甚至做个小事都要溯源,“我不敢拒绝人,是不是因为小时候爸妈总说‘要懂事’”。
其实啊,分析创伤就像给房间打扫卫生。偶尔擦擦灰就行,没必要把地板刨开看看下面有没有脏东西。过度分析不是解决问题,是把自己困在 “寻找原因” 的循环里,忘了该往前挪步。
那些真正走出来的人,不是把童年的账算清了,是学会了 “不翻账”。
有人小时候被打骂过,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没整天分析 “我该怎么避免变成父母那样”,只是告诉自己 “我现在的孩子,我要好好对他”;有人小时候家里穷,没总纠结 “是不是贫穷影响了我的性格”,只是踏实上班攒钱,慢慢把日子过顺了。他们不是忘了过去,是没让过去绊住现在。
那该怎么学着 “不翻旧账” 呢?
先试试 “给分析设个限”。青岛飞米粒心理咨询有个简单的法子:每次忍不住想童年的事时,就给自己定个时间,比如 “只准想十分钟”,时间一到就起身做点别的,洗碗、拖地、哪怕发会儿呆都行。别让自己在回忆里陷太久。
再就是把 “为什么会这样” 换成 “我现在能做什么”。被否定过所以不自信,别总琢磨 “当年他们为什么那么对我”,想想 “现在做点什么能让自己多点底气”;被孤立过所以怕社交,别纠结 “小时候的经历怎么影响了我”,试试 “今天跟邻居说句话行不行”。
还有个实在的招:多关注 “小进步”。今天比昨天少想了一次童年的事,就是进步;今天做了件没跟童年创伤挂钩的事,就是胜利。青岛飞米粒心理咨询有个来访者,每天记 “当下的小确幸”,比如 “今天自己做了决定,没往童年上扯”“今天跟人聊得挺开心,没想起小时候被孤立的事”,记着记着就发现,当下的日子里,新的故事正在发生。
至于青岛心理咨询师哪家好,关键看他会不会让你 “松口气”。青岛飞米粒心理咨询的咨询师不会揪着你的童年不放,他们会听你说那些过去的事,然后问你:“那现在的你,想做点什么让自己舒服点?”
他们懂,你翻旧账不是放不下,是想找个出口。可出口不在过去里,在当下的每一步里。就像走路崴了脚,揉两下知道疼就行,没必要总琢磨 “刚才哪块石头把我绊倒的”,往前走,路自然会平。
别让童年的旧账,拖垮了当下的日子。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再怎么分析,也改不了。能改的是现在 —— 现在的想法,现在的做法,现在想过成什么样的生活。
实在还是忍不住翻账,就去青岛飞米粒心理咨询、青岛飞米粒青少年心理咨询聊聊。找个能让你 “松口气” 的人,跟他说说那些沉在心里的往事。慢慢你会发现,不把账算清,日子也能过明白。
毕竟,重要的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是现在你想怎么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