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曾是李嘉诚、郑裕彤、郭得胜、李兆基这“四大家族”的天下,他们的故事,就是香港半部近代史。
图片取材于网络
父辈白手起家,叱咤风云,可当权杖传到富二代、富三代手中,昔日的商业传奇,竟演变成一幕幕豪门恩怨,他们面对的“继承者困境”,比创业更棘手。
曾经呼风唤雨的豪门,如今要么“逃”、要么“扛”、要么“斗”、要么“躺”,难道香港四大家族的黄金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一、李嘉诚家族
提到香港四大家族,最先让人想到的一定是李嘉诚,这位从塑胶厂学徒起家的“香港超人”,曾经是无数人眼中的商业偶像。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他靠长江实业拿下香港半壁地产江山,收购和记黄埔跻身跨国巨头,甚至敢在金融危机时抄底,每一步都走得又稳又狠。那时候的李嘉诚,说一句“影响香港经济走向”都不为过。
李嘉诚稳坐首富宝座几十年,公司开遍全世界,辉煌了一辈子,人到晚年却因为卖港口被大众嫌恶,口碑一落千丈,多家官媒公开批评。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今年7月,香港特首顾问团名单更新之际,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拿到唯一一个“出局名额”,港府这态度,明摆着是“划清界限”。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报道
被骂“忘本”的李嘉诚父子干脆开启了“大清仓”模式:卖房子卖土地、卖基设卖港口。这种反常的撤退背后,到底是对未来的担忧,还是单纯的逐利?或许只有李家自己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李嘉诚父子的“离场”,香港四大家族在本地的影响力,已经先少了一半。
图片取材于网络
更深的危机是,李泽钜沉稳,李泽楷张扬,却都缺父辈冲锋陷阵的魄力。李泽钜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勤勉谨慎,把父辈的战略执行得一丝不苟,但他更像顶级经理人,少了点李嘉诚当年冲锋陷阵的狠劲,遇到机会只会“稳”,不会“闯”。
图片取材于网络
次子李泽楷倒是张扬,搞过科技投资,可比起商业成就,大家更关心他的情史,和梁洛施的三子绯闻、和郭嘉文的低调恋爱,话题度比他的公司还高。
图片取材于网络
曾经靠敢闯敢拼发家的家族,如今只剩“守成”二字。看完李家的现状,再看看郑裕彤家族,那才叫一个“惨”,他们不仅没了进取心,连家业都快保不住了,这又是咋回事?
二、郑裕彤家族
如果说李嘉诚家族是“主动撤退”,那郑裕彤家族就是“被动承压”,郑裕彤当年接手周大福时,把一个小小的金铺做成了全球知名的珠宝品牌,后来又靠着新世界发展在香港地产圈站稳脚跟。
图片取材于网络
“珠宝+地产”的双轮驱动,让郑家一度成为四大家族里最会赚钱的之一——光是周大福每年的营收,就比不少上市公司的市值还高,郑裕彤在世时,还常被人称为“鲨胆彤”,意思是他敢闯敢拼,连李嘉诚都要让他三分。
可郑裕彤2016年去世后,长子郑家纯接手家族生意,画风瞬间变了。不知道是急于证明自己,还是判断失误,郑家纯上台后就开始疯狂扩张,可这些投资大多雷声大雨点小,地产项目赶上调控卖不出去,跨界业务又水土不服持续亏损,钱没赚到多少,反而背上了一堆债务。
图片取材于网络
更荒唐的是,他还把从刘銮雄手中撬来的情人王颖妤扶上公司要位,让“枕边风”影响决策,企业治理乱成一锅粥,连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三代郑志刚,都被迫退居二线收拾烂摊子。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三、郭得胜家族
郭得胜他不像李嘉诚那样激进,也不像郑裕彤那样张扬,而是踏踏实实,一步步把新鸿基做成香港地产界的“龙头”之一,他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所以早逝时特意留遗嘱,盼着三个儿子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能同心守业,把家业传下去。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一开始,兄弟三人确实还算和睦,郭炳湘当主席,郭炳江管财务,郭炳联抓运营,分工明确,新鸿基的业绩也稳步增长,大家都以为郭家会成为四大家族里最“稳”的一个。可谁能想到,1997年的一场绑架案,成了兄弟反目的导火索。
图片取材于网络
那一年,大哥郭炳湘被张子强绑架,对方要二十亿赎金,可两个弟弟接到消息后,却不是第一时间凑钱救人,而是犹豫再三,还想着“讨价还价”,甚至担心赎金会影响公司现金流,虽然最后他被救了回来,但这件事就像根毒刺深深扎进了他心里。
图片取材于网络
郭炳湘性情大变,三兄弟间的嫌隙越来越大,后来,郭炳湘有了情人,被两个弟弟抓住把柄,他们联合母亲,以“精神问题”为由,把郭炳湘踢出了董事局,夺走了他的权力,他彻底撕破脸,选择举报弟弟们,最后郭炳江被判入狱,新鸿基的股价暴跌,公司形象一落千丈。
图片取材于网络
直到郭炳湘去世,母亲和两个弟弟都没出席他的葬礼,曾经团结的郭家,彻底成了一盘散沙。现在的新鸿基,虽然还在运营,但早已没了当年的锐气,项目越做越小,市场份额也被其他公司抢走。
图片取材于网络
看完郭家的内斗,再看李兆基家族,虽然没内斗,却上演了更荒唐的戏码——靠“生儿子”分家产,这又是怎么回事?
四、李兆基家族
李兆基当年可是比李嘉诚还敢赌的人物,他靠地产发家,又凭着精准的股市操作被称为“香港股神”,连“新鸿基”这个名字,最初都是他和郭得胜一起创办的。
图片取材于网络
后来他单飞成立恒基兆业,短短几年就成为香港地产圈的“三巨头”之一,甚至在2018年还短暂超过李嘉诚,成为香港首富,李兆基常说“要赚就赚大钱”,这种敢闯敢拼的野心,和李嘉诚不相上下。
李兆基本人俭朴,家庭结构简单,但他骨子里特别传统,认定“多子多福”“传男不传女”,甚至公开放话“谁生儿子多,谁多分家产”,这句话一出口,就成了悬在长子李家杰、次子李家诚头顶的一道“圣旨”。
图片取材于网络
李家杰当时还没结婚,为了多分家产,竟通过科技手段在海外生了三个儿子,先一步抢占先机,李家诚不甘落后,娶了港姐徐子淇后,让她八年生四胎,终于凑齐两个儿子,才算赢了关键筹码。
图片取材于网络
最讽刺的是,李兆基的葬礼上,李家诚被记者拍到嘴角上扬,那笑意里,哪有半分丧父的悲痛,全是“分家产稳了”的窃喜。
图片取材于网络
“股神”当年靠脑子赚钱,可他的儿子们却靠“生孩子”继承家业,这难道不是对企业家精神最大的讽刺?李家看似“稳”,可这份靠“生育竞赛”维持的稳定,能撑多久?
笔者认为
曾经撑起香港商界半边天的四大豪门,如今都在各自的困境里挣扎,“没落”两个字,似乎已经成了他们绕不开的标签。
图片取材于网络
有人说,四大家族的没落是时代的必然,也有人说,是他们自己犯了错,可不管是必然还是偶然,有一点是肯定的:香港四大家族的黄金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未来的香港商界,还会有新的“四大家族”出现吗?或许会,或许不会。但可以肯定的是,再也不会有哪个家族,能像过去的四大家族那样,影响香港的经济和普通人的生活了。毕竟时代在变,规则在变,曾经的“豪门神话”,终究还是抵不过时间和市场的考验。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2025年8月17日《“以价换量”卖楼,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上半年利润也跌了》界面新闻:2023年11月24日《郑家纯:周大福未必需要第三代接班人》澎湃新闻:2018年10月21日《郭炳湘的恩怨人生:绑架、世纪贪案和一个女人引发的豪门内斗》光明网:2025年3月18日《恒基地产集团创办人、前亚洲首富李兆基逝世,享年97岁》中国新闻网:2009年8月5日《李兆基儿媳生孩子成爱好 下一胎希望是儿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