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普京的会谈刚刚结束,泽连斯基在欧盟众多领导人的簇拥之下,进入白宫和特朗普见面。
但最新的前线战报显示俄军坦克在顿涅茨克推进18公里,后方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却暴跌至61美元。
战场炮火与金融市场的诡异同步跳动,暴露了俄乌冲突的隐藏筹码,能源定价权。
战场与市场的诡异同步:炮火与油价的逆向共振
特朗普与普京的阿拉斯加会谈刚结束不到48小时,顿涅茨克前线就传来俄军坦克推进18公里的战报,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却在同一时间暴跌至61美元/桶,创三年新低。这种战场与市场的“逆向共振”,暴露出俄乌冲突背后更深层的能源博弈逻辑。
从表面看,俄军在顿巴斯的突破本应推高能源市场的地缘风险溢价,但现实却是油价不涨反跌。
这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复杂交织:一方面,OPEC+在2025年4月启动的增产计划持续发酵,沙特、阿联酋等国日均增产超过120万桶,直接冲击全球原油供应平衡;另一方面,美国特朗普政府升级关税战,对进口钢铁、芯片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全球贸易量萎缩8%,运输行业原油需求每日减少120万桶,制造业用油需求也因成本上升而下滑。
更关键的是,市场对俄乌冲突可能结束的预期升温——若西方解除对俄能源制裁,俄罗斯每日可额外向市场投放200万桶原油,这直接引发了金融投机者的空头狂欢。
这种诡异同时还折射出能源定价权的底层逻辑正在重构。过去,战争往往推高油价,但如今能源市场已从“地缘驱动”转向“供需主导”。
俄罗斯虽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却不得不面对OPEC+增产和美国页岩油复苏的双重挤压。
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原油日均出口量约为550万桶,其中47%流向中国,38%流向印度,这种“向东转”的策略虽保住了市场份额,却难以摆脱价格被动接受者的角色。
而美国通过中介转售俄罗斯天然气的潜在交易(如允许欧洲进口经美国转手的俄气),更让俄罗斯在能源定价权博弈中获得了微妙的主动。
能源定价权的暗战:俄罗斯的韧性与西方的困境
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韧性远超西方预期。尽管欧盟在2025年启动第19轮制裁,将俄原油价格上限从60美元/桶降至45美元/桶,但印度通过“折扣买入—精炼转售”模式,将俄油加工成柴油、汽油后以溢价卖给欧洲,单桶利润高达15美元,这种套利机制让制裁形同虚设。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通过电力出口开辟了新战场:2024-2029年,俄计划每年对华出口45亿千瓦时电力,同时向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等邻国输电,构建“能源卢布”结算网络。这种“油气+电力”的组合拳,使俄罗斯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同时保持影响力。
相比之下,西方阵营的能源策略陷入内耗。欧盟虽誓言2027年彻底断绝俄能源进口,但其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依赖度已升至45%,而美国却借机提出“3500亿美元能源采购换关税减免”的霸王条款,迫使欧洲为美国能源利益买单。
更讽刺的是,美国为缓解国内能源通胀,竟默许企业参与俄罗斯天然气的转口贸易——8月16日披露的消息显示,美国特使威特科夫正与俄方讨论由美国公司收购俄气股份,再将天然气转售欧洲的方案,这种“曲线救俄”的操作,反而强化了俄罗斯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定价权。
在这场暗战中,俄罗斯的能源武器展现出多维杀伤力。8月15日,乌军对萨马拉州锡兹兰炼油厂的无人机袭击虽引发火灾,但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和北极LNG项目,仍能确保对华能源供应稳定。
而欧盟因能源转型成本高企,工业电价已达中国的3倍,被迫在钢铁、化工等领域向俄罗斯妥协。
地缘博弈的新棋局:停火谈判与能源筹码的再分配
特朗普与普京的会谈虽未达成停火协议,却为能源定价权的再分配埋下伏笔。
双方在阿拉斯加达成的“黑海航行安全协议”,表面上是为粮食出口护航,实则为俄罗斯能源出口开辟新通道——通过恢复敖德萨港的石油运输,俄罗斯可绕过土耳其海峡的限制,直接向地中海国家供油。
更值得关注的是,会谈中提及的“禁止袭击能源设施”条款,实际上承认了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的战略价值,变相巩固其定价权。
泽连斯基在欧盟领导人簇拥下访问白宫的场景,反衬出乌克兰在这场博弈中的被动。
尽管乌军在8月15日袭击了俄罗斯伏尔加格勒炼油厂,试图削弱其能源供应能力,但前线兵力短缺的问题日益严峻——乌军前线部队每月损失高达2.5万人,而动员体系因腐败和财政危机陷入瘫痪,新征士兵仅训练两天就被送上战场。
这种军事劣势迫使乌克兰在谈判中让步:泽连斯基已暗示可能接受“领土换安全保障”方案,而特朗普则公开要求乌克兰“必须同意”以顿巴斯部分领土换取停火。
对俄罗斯而言,能源定价权的争夺早已超越单纯的经济利益。通过与沙特协调减产、向印度提供优惠油价、与中国签订长期能源协议,俄罗斯正构建一个“去美元化”的能源联盟。
2025年1-6月,中俄能源贸易额达1064.8亿美元,其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升至65%,这种“能源人民币”的崛起,直接挑战了美元在全球能源市场的霸权。而美国为遏制这一趋势,不得不默许欧洲通过中介购买俄气,这种矛盾政策反而让俄罗斯在能源定价权博弈中左右逢源。
这场由战场与市场共振引发的能源定价权争夺,最终将重塑全球地缘经济格局。
俄罗斯通过军事优势和能源韧性,在与西方的长期消耗中占据主动;而西方阵营的内部分裂和战略短视,正将能源定价权的天平进一步推向东方。
当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战火中跌至61美元时,真正的赢家或许不是任何一方,而是这场博弈中悄然崛起的新规则——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的深度捆绑,正在改写21世纪的全球权力图谱。
央视新闻——欧盟委员会称新一轮对俄制裁方案工作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中信证券:2025年原油或迎来供需关系的拐点,天然气价格随需求波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