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顺利启动,42万欠款也到账了,太感谢您了李法官!”近日,在某房地产项目现场,某机械公司负责人紧紧握着河南省郑州自贸区法院(经开区法院)李艳冰法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一场因信任危机引发的买卖合同纠纷,李艳冰法官以“同步履行”的方式圆满化解,既保障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又维护了项目的正常秩序。
基本案情:信任破裂引纠纷
“他们不付款,我们凭什么开梯?”
“你们先把电梯打开,我们立马付款!”
在法院调解室里,某机械公司和某房产公司的负责人各执一词,陷入僵持。这一僵局的根源在于一笔拖欠的款项。
据了解,某机械公司按照约定为某房地产公司一建设项目完成电梯安装后,该房地产公司除质保金外,仍拖欠42万元的货款、安装费等款项。在多次催讨无果后,该机械公司采取了私自关停电梯的极端措施。这一行为不仅影响了房地产公司的项目建设进度,更让双方的合作关系降至冰点。
案件诉至法院后,法官决定尝试以调解方式化解双方矛盾。尽管双方对欠款金额没有异议,但在履行顺序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机械公司担心先开梯后拿不到钱,房地产公司则忧虑付款后电梯无法及时开通。曾经的合作伙伴变成了互不信任的“对手”,调解工作一度陷入停滞。
调解经过:创新方案破困局
这起纠纷若处理不当,不光是影响项目进度,还会给违约企业带来信用影响,对后期经营带来负面影响。李法官多次与调解员深入研讨案情,指出问题的核心并非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而是如何打破“谁先履行”的信任僵局,重建双方的信任。
为了让双方的核心诉求能够同时实现,李艳冰法官提出了 “同步履行”的解决方案。即机械公司派技术人员到现场开通电梯,房地产公司当场支付全部欠款,现场全程由法官和调解员全程见证监督。法院的公信力为这一方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让僵持的双方看到了和解的希望。
约定履行的当天,李艳冰法官与调解员准时到达项目现场。他们认真监督机械公司技术人员开通指定楼栋的电梯,同时见证房地产公司当场支付42万元欠款。整个过程有条不紊,随着电梯恢复运行,机械公司也顺利收到了款项,矛盾顺利化解。
这场纠纷的妥善解决,是郑州自贸区法院(经开区法院)干警积极履职、主动作为的生动写照。“同步履行+现场见证”的模式,保障了企业及时实现权益,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双赢共赢。(田保庆 李慕淳)
编辑:吴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