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前夕,太原古建工艺美术作品展于8月15日在太原植物园开展,两件近期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鹤奖”的作品——《人祖鬲》和《十二龙九凤冠》一同亮相,精美绝伦的工艺惊艳了现场的观众。
记者采访了《人祖鬲》金属工艺作品创作者张国梁和《十二龙九凤冠》点翠工艺作品创作者冀晓悦,了解了作品创作的幕后故事。
![]()
《人祖鬲》:根祖文化的图腾
“以仰韶文化中的陶器鬲为原型,以华夏文明根脉为灵感源泉,创作了雕塑‘人祖鬲’。”张国梁介绍,今年伊始,他开始构思创作“人祖鬲”雕塑,熔铸上古神话与青铜礼器精髓,塑造出跨越时空的根祖文化图腾。“人祖鬲”炉顶伏羲执规、女娲持矩,昭示人类文明从混沌迈向有序的壮阔征程。炉盖浮雕五行八卦,当熏香燃起青烟升腾之际,阴阳二气流转,暗合天地循环至理,仿若重现混沌初开的鸿蒙气象,乘烟直上九霄,将古老器物的庄重感与现代设计的简约美完美融合。
张国梁,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品一级设计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2023年获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发的“张国梁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称号,并被认定为山西省高层次人才。
1995年,17岁的张国梁背着画具由老家神池踏入山西文化艺术学校学习雕塑。2000年后,他先后在长安大学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学习进修。2017年,他获得菲律宾太历国立大学硕士学位。
在多年的跨界学习与创作实践中,张国梁将建筑装饰的理性与雕塑艺术的感性完美融合,创作出一系列独具风格、内涵丰富的雕塑作品。同时,他将雕塑艺术创作与城市公共艺术融合,精心打造了一批兼具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的城市文化雕塑精品:《申纪兰》《李顺达》胸像,生动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的质感;长晋高速入口《女娲补天》雕塑成为当地的标志性艺术作品;《祁县印象》以微缩街巷重现晋商大院的建筑密码;《晋商走遍天下》《晋商神韵》用雕塑语言书写三晋文化传承,激活和续写新时期的晋商精神;类似的作品如《门神——尉迟恭》《保德铜贝》等都同样表现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广阔的艺术空间和丰富的雕塑语言。“此次摘得全国大奖‘百鹤奖’,不仅是对作品技艺与创意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化使命感。”张国梁自豪地表示。
![]()
《十二龙九凤冠》:非遗点翠精美绝伦
看到《十二龙九凤冠》这件点翠工艺作品,第一感觉就是精美绝伦,令人震撼。
创作者工艺美术师冀晓悦说,这是她花费一年半的心血,经过不懈努力,才复刻完成的。在《十二龙九凤冠》首次亮相时,一名穿汉服的小女孩问:“这是明朝的彩虹吗?”的确,它就像一道彩虹一样光彩夺目,无与伦比。
冀晓悦出生于2000年,是一名00后。她16岁从老家平遥来到省城,师从工美大师郭成效学习非遗点翠。2022年后,冀晓悦成立指尖美学非遗工作室,并开始在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等院校担任讲师,传授非遗饰品制作、化妆等技艺。
2023年秋,冀晓悦参观明十三陵博物馆时,第一次见到“十二龙九凤冠”,十二条花丝金龙腾云吐珠,九只点翠凤凰振翅欲飞,冠体镶嵌的宝石如星河倾泻。这件定陵地宫出土的珍宝,是明代宫廷技艺的巅峰,更是华夏工匠用黄金与翠羽写就的史诗,它似惊雷一般击中了冀晓悦的灵魂。当看到文物标签上“点翠工艺濒危”的字样时,她想起郭成效老师说过:“绝艺不能断代,太原匠人必须留住这束光!”就在这时,冀晓悦萌生出了复刻“十二龙九凤冠”的想法。
文物资料记载,“十二龙九凤冠”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四大凤冠之一,作为明代孝靖皇后的礼服冠,其冠上饰有十二条金龙、九只点翠凤凰,龙凤均口衔珠宝串饰。龙以花丝工艺制作,凤用点翠工艺,二者之间插饰翠云、翠叶,下端饰珍珠珠花,每朵珠花中间嵌有一颗宝石。“十二龙九凤冠”不仅代表了当时点翠的最高境界,也展现了明代宫廷造作的最高水平,是研究明代历史、文化、工艺的重要实物。
复刻之路远比想象艰难,要通过绘图、底胎制作、掐丝、点翠(羽毛粘贴)、加固修整、镶嵌点缀等多项流程才能制作完成。点翠工艺是整个凤冠的重中之重,点翠的精髓在于“点”而非“翠”,为了做到与原版一样栩栩如生,冀晓悦选择了相对接近的“染色鹅毛”,在金属托的底胎内均匀涂抹上特制胶水,用镊子夹取浆好的羽毛,一片一片、一丝不苟地粘贴在涂有胶的凹槽内。羽毛的排列方向、疏密、衔接都需要精细控制,确保色泽均匀、过渡自然、不露底胎。这个过程极其考验工匠的眼力、手力和耐心。
复刻获得成功,《十二龙九凤冠》亮相。目前,冀晓悦和团队已开始启动复刻剩余的三顶凤冠:“三龙两凤冠”“六龙三凤冠”“九龙九凤冠”。期待这些代表中国古代工艺制作顶峰的凤冠在冀晓悦手中能够再放异彩。 记者 高万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