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誉为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党政军“三驾马车”之一,曾经担任过红四军的总政委,但55年授衔的时候名单上却并没有他的名字,晚年吞药自尽。
![]()
他就是陈昌浩,他的一生,可真是实打实的“大起大落”。
![]()
1955年9月27日,北京怀仁堂的授衔仪式上,徐向前元帅佩戴者金光闪闪的元帅肩章接受致敬,和他并称“三驾马车”的陈昌浩却在千里之外的中央编译局办公室中伏案进行翻译。
曾经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两人,怎么如今会有这样大的反差呢?
1927年,在党组织的选派下,21岁的陈昌浩前往苏联牧师和中山大学学习,这个时候他已经和妻子有了孩子陈祖泽,妻子肚子里还怀着一个,临行前,陈昌浩给妻子腹中的孩子取名为“洋生”。
到了苏联不久,陈昌浩就成了中共预备党员。3年后,陈昌浩回到了上海,并且在年底正式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
1931年,七里坪的几万红军将士整齐列阵。年仅25岁的陈昌浩站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操着湖北口音向全军喊话:“同志们!我们红四方面军今天正式成立,要像钢铁一样保卫苏维埃!”
作为莫斯科中山大学的高材生,陈昌浩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战勇气。黄安战役中,他更是亲自登上缴获的“列宁号”飞机,一手持枪抵住飞行员,一手投掷手榴弹,炸得敌军指挥部火光冲天。
这场战斗不仅缴获了大量武器,更让红军首次拥有了空中力量。时任红四军军长的徐向前后来回忆:“昌浩同志坐在飞机上往下扔炸弹,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
![]()
在陈昌浩和徐向前的指挥下,红四方面军从不足3万人发展到8万之众,建立了川陕根据地。1934年,28岁的陈昌浩当选中央候补委员,与后来的开国大将陈赓同级。
![]()
1935年6月的懋功会师,成了陈昌浩人生的转折点。
当张国焘提出南下主张的时候,这位总政委陷入了艰难抉择。警卫员回忆,在包座战役指挥部,陈昌浩连续三昼夜盯着作战地图抽烟,烟灰缸里的烟头都堆成了小山。最终他签发了南下命令,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决定让红四方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昌浩啊,南下是绝路!”徐向前的劝阻没能改变结局。部队在雪山草地中损失过半,陈昌浩望着倒下的战士,终于在夹金山下痛哭流涕:“我对不起同志们!”
1936年的西路军西征,更是将他推向了深渊。两万将士在河西走廊血战时,陈昌浩的胃病反复发作,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当他和徐向前终于回到延安的时候,昔日的铁军只剩下几百人。
![]()
“我请求处分!”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昌浩的检讨声泪俱下。1937年,他因为胃溃疡被送往苏联治病,这一去就是十几年之久。
1942年的科坎加采石场,一个高大的中国男人正挥着铁锤敲打石料。他穿着破旧的工装,面容消瘦,但是坚持每天的工作。没人知道,这个名叫“伊万诺夫”的苦力,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
苏德战争爆发后,陈昌浩的供给就彻底被切断,只能靠采石为生。每天一磅黑面包、半碗土豆汤,让他的胃病愈发严重。但他从来都没有放弃希望,夜晚就在煤油灯下翻译《列宁文集》,用颤抖的手写下:
“革命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
在苏联的日子里,陈昌浩遇到了护士格兰娜。这个金发碧眼的姑娘被他的学识和坚韧打动,两人不久之后就结为夫妻并生下儿子陈祖莫。
![]()
但这段跨国婚姻并不顺利,中苏关系恶化后,格兰娜带着儿子回到苏联,从此就和陈家断了联系。陈祖莫后来回忆:“父亲总是对着全家福发呆,我知道他心里很苦。”
![]()
1952年,徐向前亲自迎接阔别多年的老战友。当两鬓斑白的陈昌浩走下列车的时候,徐帅紧紧握住他的手:“昌浩啊,你受苦了!”当晚的接风宴上,陈昌浩对着昔日的部下频频鞠躬:“对不起,我辜负了大家。”
回国之后,中央就安排他担任编译局的副局长,这个岗位对陈昌浩来说简直就是如鱼得水。他组织翻译了《旅顺口》《论共产主义教育》等著作,还主持编纂《俄华辞典》。
![]()
1956年党的八大期间,毛泽东接见翻译团队时特意握住他的手:“陈昌浩同志,你为马列主义传播立了大功!”
但授衔的阴影还是一直都笼罩着他,1955年授衔名单公布以后,陈昌浩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后来秘书才发现,他在笔记本上写的是:“资历不等于贡献,过错必须承担。”
最终,他在日记中写下了“党给我工作,就是最大的信任。”
1967年,陈昌浩的家被红卫兵数次抄查。墙上的马克思画像也被撕成碎片,书柜里的俄文书籍更是散落一地。面对“张国焘走狗”的指控,他一遍遍地解释:“我在延安就和张国焘划清界限了……”但没人愿意听他的辩解。
7月30日深夜,陈昌浩吞下整瓶安眠药前,给长子陈祖泽写了最后一封信:“泽儿,爸爸对不起你。记住,要永远跟党走。”
当第二天的晨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时,这位61岁的老人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他的床头,还摆着未完成的《列宁选集》翻译稿。
![]()
1984年,党中央为陈昌浩平反。胡耀邦在追悼会上说:“西路军失败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陈昌浩同志不应承担主要责任。”
陈昌浩的3个儿子,用不同的方式继承了父亲的遗志。
长子陈祖泽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发,参与设计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次子陈祖涛扎根十堰山沟,创建了第二汽车制造厂,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元勋”。小儿子陈祖莫虽远在澳洲,却始终保留着父亲的俄文日记,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父亲是真正的革命者。”
![]()
2022年8月,陈祖泽和陈祖涛相继离世。他们的追悼会上,摆满了来自核工业部、东风汽车集团的唁电。这对兄弟用一生证明:陈家的血脉里,永远流淌着红色基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