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浩俊
文章首发于“谭浩俊”,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据大象新闻报道,针对有人说黄山迎客松是假的,
真树早死了,现在是塑料模型。迎客松第十九任守松人、中国好人和迎客松义警胡晓春,手持详实的监测记录本,真实记录迎客松的温度、湿度、枝条状态,甚至每一根松针的变化。他说:“迎客松的‘真’,刻在我的每一次观察里。”
![]()
众所周知,迎客松作为黄山重要标志景观,早在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是黄山“五绝”之一,更是享有“国宝”和“天下第一松”美誉。因此,对黄山迎客松,安徽省、黄山市都是十分重视,不可能用假的迎客松糊弄公众。
更重要的,作为黄山迎客松的守护者,义警胡晓春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他的话,应当是可信的,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因为,他可以提供真实记录的迎客松温度、湿度、枝条状态,甚至包括每一根针的变化。
那么,为什么有人要用黄山迎客松来博流量呢?目的又是什么呢?很显然,对黄山迎客松真假提出质疑的人,要么是道听途说,要么是博取流量,要么是别有用心。对这些消息,安徽和黄山警方要予以调查。如果认定是造谣,应当给予造谣者严厉惩罚。
![]()
虽然只是一棵植物,是天然的植物,已经具有千年历史。它已经不是一棵松,一种植物,而是与文化紧密结合,赋予了很多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已经是一棵具有活化石性质的标志性景观。对这样的植物,不仅要保护,而且要尊重,像尊重人类、尊重历史、尊重文明一样地尊重。
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说的就是黄山的美,是无与伦比的,是其他岳呀山的没法比的。而迎客松基于黄山,又是更加不可替代。黄山与迎客松已经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又有力地提升着黄山的美感和敬畏感。
也正因为如此,对那些想编造黄山迎客松谎言来博取流量和眼球的人,应当有些具体措施,绝不能让他们的伎俩得逞。否则,不知道会编造出怎样的荒唐事。
![]()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发布传播谣言是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黄山玉屏楼派出所所长章旻的这番话,应当是对造谣者的善意提醒和严厉警告,希望造谣者能够自重,不要再做出损害黄山迎客松形象的行为。我们也希望,当地警方能够费点力气,把谣言的源头找出来,并严格依法采取措施,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让那些专门靠编造谣言博取流量和眼球者没有立足之地。
今日头条 | 搜狐 | 一点资讯 |
新浪头条 | 大鱼号 | 雪球 |
百家号 | 东方财富 | 智云平台 |
京东金融 | 小红书

作者|谭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谭浩俊微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