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刚出伏,多地却热得比三伏天还凶。今年三伏30天,早晚像蒸包子,夜里离了空调睡不着。
老辈人说“出伏逢单雨不缺,出伏逢双旱死牛”,今年巧了——农历闰六月二十六出伏,正应了“逢双”。啥叫“逢双旱”?副高太霸道,往西扩得猛,挡着雨水往北走,华北黄淮秋旱概率能高30%。
2013年就吃过亏,华北旱了50天,河沟见底,玉米叶子卷成绳。
出伏后要是20天没雨,土壤水不够,玉米灌浆时一亩能少收200多斤。农谚也分地方,北方旱地准头足,江南就反过来,有“出伏晒死鱼,处暑雨淋淋”的说法。热得邪乎,热得邪乎,近五年出伏后全国平均气温比30年前高了1.
2℃,广东人直喊“空调得开到立冬”。防旱得使老法子,渭北那边翻地保水,把土深耕断毛细管,水分蒸发慢一半。
也得用新科技,2022年黄河提前存了21亿方水,旱时能救2000万亩地。
中国农科院的“中单909”玉米,旱天一亩还能收600公斤,比普通品种多收百八十斤。农谚是老祖宗攒的经验,可现在全球变暖,秋老虎更猛了,光信农谚不行。中国气象局用卫星加模型,预测旱涝准头能到90%,比农谚的65%-70%强不少。
你说农谚还能信不?
老法子有道理,新科技更精准,防旱得两头抓。玉米正灌浆呢,要是旱起来,减产不是小数目,农民兄弟得盯紧了。未来十天,北方部分地方可能持续少雨,该浇水的赶紧浇,该备水的快准备。
你家乡出伏后热不热?有啥抗旱的土招?
评论区聊聊,给老乡支支招。
点关注,后续秋旱动态及时看,别让庄稼受了罪。具体天气以当地气象部门预报为准,有情况早准备总没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