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战机剪影并不是CG特效。美国《战区》网站获取的原始照片经光谱分析确认拍摄于阎良试飞基地上空。这架无垂尾飞行器采用“W形兰姆达翼”布局,翼尖以17度角向后斜切,这种设计使雷达波散射强度降至F-22的6%。更关键的是机腹双进气道锯齿状唇口与隐藏式二元矢量喷口的配合,将红外信号压缩在30°锥角内,相当于F-35的1/8。
![]()
外媒最初猜测其为忠诚僚机,但双轮前起落架的液压作动筒相当粗大,远超无人机需求。根据分析,西北工业大学2023年专利图中的舰载机模型与该机相似度超92%,尤其是可变形翼肋结构,低速起降时后掠角收至25°以增加升力,超音速巡航时展开至65°降低激波阻力。这种自适应能力依托中国自主研发的四连杆变后掠机构,通过调节前连杆长度与形心垂直距,使气动中心在翼型变化时沿航向保持稳定。也就是说,这可能是舰载六代机的雏形。
中国的六代机如今采取了三条赛道并行的逻辑。歼-50专注制空权争夺,无垂尾三角翼+全动翼尖设计,主弹舱兼容4枚霹雳导弹,空战推重比达1.42。歼-36采用三发重型架构,载弹量庞大,航程远超五代机,定位于穿透防空打击。而新机型采用舰载适应性优先,机翼折叠后宽度可能只有7.3米,低于福建舰升降机8.4米限宽。这种务实路径使试飞周期压缩至8个月,美国NGAD项目同阶段仅完成63%航电整合。
![]()
三种六代机的出现,让美国军事爱好者愤愤不平。他们指责政府搞砸了六代机,也搞砸了稀土。美国的空中优势一去不回了。
美国困境在于技术断层与供应链崩坏。五角大楼的沉默暴露了系统性危机。波音密苏里工厂罢工导致多个项目停摆,六代机也包含其中,钛合金框架交付延迟8个月以上。拜登政府期间下马的NGAD,单价飙升至3亿美元以上,甚至有7亿美元的说法,美国空军承受不起。美国94%稀土依赖中国供应,在中国收紧管制措施之前,洛马被迫将开采自本土的镝矿运往广西冶炼,本土磁铁产能缺口达87%。更致命的是技术路线分裂:空军要求NGAD侧重穿透制空,海军坚持舰载兼容性,而马斯克则公开鼓吹“傻子才会去研制有人机”,要跳过有人机直接发展无人机群,三方博弈使项目陷入停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