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2025年伏季休渔即将结束
明天
漳州渔民们“海底捞”又要开始啦
哪些“海底鲜”将第一波
回到大家的餐桌上呢?
为此记者走访了相关部门和渔民
了解开渔之后漳州的丰富渔获

休渔结束
鱼量丰,个头大
每年的5月至8月,气温高、阳光足,十分利于海洋藻类和蕨类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期间适逢多数鱼类的产卵期,实行休渔制度能为鱼类繁殖提供良好环境,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因此,我国从1995年开始,在东海、黄海、渤海海域实行全面的伏季休渔制度,从1999年起,南海海域也开始实施该制度。
每逢休渔期间,市场里的海鲜种类逐渐变得单调,餐桌上也是如此。此时,海鱼、咸水虾、螃蟹等海鲜产品的来源以网箱养殖及内陆养殖的为主,少部分为未伏休钓具渔船的渔获物。
“钓具渔船的渔获品种单一、产量也有限,鱿鱼、带鱼、鲷鱼等为主。”龙海区海洋与渔业局执法大队大队长欧水成表示,全区钓具渔船仅80余艘,不及全区渔业船舶总量的十二分之一,且手钓的形式效率较低,在产量上与拖网渔船有着几十倍的差距。
随着休渔季的结束
经过三个半月休整后的“蓝色粮仓”
为人们供给着
源源不断的海味珍馐
“依照龙海区的往年经验,流刺网渔船一般在开海隔天会率先回港,渔获以鲳鱼、梭子蟹等为主。”欧水成表示,此后随着拖网渔船等各类渔船的陆续回港,二长棘鲷、鱿鱼、带鱼、虾类、蟹类、杂鱼会逐步进入海鲜市场。

“就东山县而言,开海后来自沿海浅滩的二长棘鲷、鱿鱼、章鱼等渔获以及来自深海的马鲛鱼、蓝圆鰺(巴浪鱼)、沙丁鱼将陆续进入海鲜市场。”东山县渔业协会会长刘友秋表示,相较于休渔期,不仅渔获的数量会大幅增加,体型上也会大上不少。
![]()
一口小管,妙不可言
开海起航
鱼鲜矣,价亦高
8月14日,东山后井码头十分热闹,货车来来往往,渔民们正忙着为自己的渔船加冰、加饵料、准备生活物资。
闽渔2516船的船长孙吉安在开海后将奔赴离岸约60海里的海域进行笼捕作业。“在这个距离的海域我们应该能捕到大量的二长棘鲷,每天都会有收购商船来收购,以保证鱼的鲜活度,我们也能卖个好价钱。”孙吉安介绍,一天的作业能收获上千斤,收购价分大中小三种规格,每斤单价在2至5元不等。
“二长棘鲷,俗称‘板仔’、‘板鱼’。该种群个体不大,但其种群庞大、数量极多、分布广泛而分散,在拖网作业中,一网下去往往能捞到数百斤。”来自东山的退休渔民陈俊华,现年72 岁,有着50余年的捕鱼经历,据其介绍,近年来灯光围网(三脚虎)的捕捞形式颇为流行,该捕捞方式以灯光诱集鱼群,然后以围网的形式进行捕捞,常见的渔获以蓝圆鰺(巴浪鱼)、沙丁鱼为主,平均每艘船每天能收获数吨。
![]()
巴浪鱼
在灯光围网作业中,马鲛鱼是“身价”较高的种类。“10斤以上的马鲛鱼,单价在每斤50元往上,一条就能卖出500块以上的好价钱。”刘友秋说。
值得一提的是,待到农历十月左右的秋冬季节,龙海区海门岛海域可捕获野生黄花鱼。欧水成表示,由于野生黄花鱼的稀有性,价格区间受捕获难度影响而高居不下。渔民们会根据每条鱼的规格大小来定价,例如个头较大的鱼,价格会相应偏高,每斤单价达千元以上。
来 源:闽南日报 漳州融媒记者 蔡楠楠 通讯员 欧东茵 蓝毅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