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都在玩“主理人”的梗。
像这条《沉浸式体验——当你误入某些小众高级咖啡厅》的视频热度就特别高:
当你走进一家10来平米咖啡馆,店名是法语,完全看不懂。
![]()
推开门,主理人和朋友正在冷淡傲慢地审视你。
![]()
点单时,咖啡名字又长又复杂:
![]()
咖啡豆的逼格特别高:“我们家的豆子是埃塞俄比亚的原生种,和巴拿马瑰夏顶级庄园豆。”
口感介绍也花里胡哨:“这款层次很丰富哦,可以同时品味到坚果味、热带水果味、柑橘香雪松木香,也是我在澳洲留学时的最爱。”
![]()
结果端上桌的,是放了大半杯冰块,外加一个绿色植物点缀的普通咖啡,标价却直奔50块。
![]()
如果你拍照,主理人会立马制止:对不起,不可以!
![]()
就连上厕所,主理人也得叮嘱一句:不可以上大号!
![]()
等你喝完结账离开,还没走出门,背后就传来主理人和朋友的窃笑议论......
这视频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感受被冒犯的窒息感,评论区全是共鸣,很多人说自己真的遇到过类似的店。
![]()
![]()
一时间主理人话题点燃了大家的热情,模仿秀蔓延到各个领域,有拍服装店主理人的,有拍热干面主理人的,有拍煎饼摊摊主升级为“无麸质可丽饼古早味brunch主理人的”;
![]()
还有人不走寻常路,拍《当刻薄姐误入某些小众咖啡店》、《当富二代实习生遇到咖啡店主理人》的各种解气反击:“主理人,就是请不起服务员的个体工商户呗。”
![]()
网友也参与进来,拿自己的职业调侃,加班到深夜的打工人说自己是“工位主理人”,值班的医生说自己是“诊室主理人”,货车司机说自己是“国道主理人”......
![]()
![]()
照这么说,我也算是秋叶的主理人吧!
![]()
还记得前几年主理人这个词很时髦,带着精英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突然崩塌了,沦为全民玩梗的对象?
大概因为越来越多顾客撞见了不对劲的苗头:
一杯平平无奇的饮品,披上留学品味、庄园故事、风味玄学的外衣,价格便蹭蹭上涨。
花了大价钱,换来的却是冷脸,预约制、禁止拍照、熟人搞特权、厕所分等级,连菜单都要搞隐藏款来拿捏顾客。
要是尝不出咖啡里所谓的“坚果香、雪松味”,还得被补一句“可能豆子的魅力只留给懂它的人”,合着花钱是来被PUA的?
消费者当然不惯着,用魔法打败魔法,进店大喊主理人最讨厌的称呼“服务员”;打断他们花里胡哨的介绍,淡定点单:“听不懂,给我杯拿铁”。
![]()
谁也不是来受气的,凭什么花钱买不痛快?就像有人说的,瑞幸9.9的咖啡未必多惊艳,但至少不会让你喝出阶级压迫感。
![]()
再说年轻人玩梗这事,也是找个由头松快松快,情绪也总得有个出口嘛。
大家嘲笑的并不是主理人这个身份,而是反感消费形式大于内容,讨厌把服务差说成有性格。
顾客愿意为专业买单,却不会为装腔作势付费。
真正被大家认可的主理人精神,不是靠头衔做做样子,而是能沉下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
他们不一定要用主理人标榜自己,却在各自的领域活成了标杆。
就像学员江武墨,是个人成长咨询师,6年完成1对1咨询3000场,累计咨询时长超3600小时。
这些扎根在实践里的经验,在他看来原本只是工作记录,直到在秋叶写书私房课梳理出版成一本书《可复制的学习力: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江武墨才发现自己的思考能帮这么多人。
这本书上市当天卖掉1600册,获当当网6榜第一,10天紧急加印,对于一个只有2300个微信号的素人来说,拿到这样的成果相当不错了吧!
另外,他还自己的新书公益捐赠到全国各地的110+图书馆,从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等省市图书馆,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图书馆都能找到。
![]()
下半年,江武墨的这本书还将被中国铁道出版社定为重点推广图书。
我知道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经验太普通,实际上你在自己领域内坚持、沉淀出的方法论,已经胜过很多高大上的理论,恰恰是别人最需要的。
过去8年,我们秋叶写书私房课的327+位学员都证明了:普通人的经验,真的能帮到很多人。
从今天起,你也能做自己人生的真正主理人。能定义你的不是头衔,而是你留下的看得见的价值。
现在扫码获取1V1专业咨询,下一个畅销书作家,或许就是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