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信弃义,内外勾结,破口大骂”,这个国家的表现要多难堪有多难堪!
2014年,马来西亚邀请我国协助其建设铁路。由于当时该国深陷债务危机,因此我们以最低价格进行报价,并按照最高标准进行施工。
然而,我国项目刚刚开工不到一年,马来西亚却突然单方面终止合同,转而拿着这个项目向日本示好。
更令人愤怒的是,面对我国提出的361亿元违约赔偿要求,他们不仅拒绝支付,还指责中国施工队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今这个项目又进展如何?
千亿工程意外停摆
2014年,马来西亚东海岸地区的交通瓶颈,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主要障碍。
当时,从吉隆坡到吉兰丹的通行时间超过8小时,不仅严重影响440万居民的日常出行,也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产品的流通与交易。
为破解这一难题,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启动一项重大基础设施计划。
政府计划建设一条全长688公里的南北向铁路,将通行时间压缩至4小时,从而促进就业与产业转型。
这一项目一经公布,便吸引了中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多国基建企业的高度关注,纷纷参与竞标。
其中,日本拥有丰富的新干线经验,德国在轨道与列车制造方面实力雄厚,法国则在高铁运营管理方面具有优势。
正当外界普遍认为马来西亚将在上述三国中做出选择时,该项目却最终被授予了中国。
原因在于,中国的方案采用了一体化全产业链模式,涵盖从铁路设计、施工、设备供应到后期运营维护的全流程服务,确保项目的统一性与高效执行。
这种高性价比的综合服务模式,使中国成功中标。
2016年11月,中马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东海岸衔接铁路(ECRL)项目合同。
合同明确规定,项目总投资为890亿元人民币,铁路建设将依据中国一级标准实施,共设20个站点,预计建设周期为7年。
2017年8月9日,东海岸衔接铁路(ECRL)项目在彭亨州正式动工,中国施工队伍随即进场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但在实地勘察后,施工团队发现,项目难度远超预期。
该铁路线路穿越多种复杂地形,包括山地和沼泽区域。
为确保施工安全与结构稳定,施工人员在山地施工中精确控制爆破与开挖节奏,在沼泽区域则采用深层搅拌桩等先进技术解决沉降难题。
这些精细化施工措施,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与技术资源。
然而,谁也没想到,中方施工团队辛辛苦苦推进工程,马方却突然变脸,终止合作。
2018年,马来西亚大选后,马哈蒂尔出任新一届总理,新政府开始全面审查前任政府批准的项目,ECRL项目也被列入审查范围。
同年6月,马哈蒂尔公开表示可能取消该项目,理由是项目成本过高,可能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这一表态,使原本如火如荼进行的工程戛然而止,引发广泛争议。
根据合同约定,并结合前期投入、设备采购及施工团队工资等成本,中方提出了361亿元人民币的违约赔偿请求。
但马方拒绝支付赔偿,还反指中方在施工过程中“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就在中方与马方交涉期间,有观察者发现,马方已悄然为该项目寻找新的“接手方”。
新的“接手方”
原来,马哈蒂尔将目光投向日本,希望由日本接替中国继续推进该项目,这一举动并非偶然。
早在数年前,马哈蒂尔就提出“向东看”战略,主张向日本学习经济发展经验,积极引入日本模式。
此外,他上任后首个访问的亚洲国家正是日本。
因此,他希望将这一重大项目交由日本全权负责。然而,他并未料到,日本并未接受这一提议。
日本方面对ECRL项目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此时项目单价已降至每公里1.3亿元人民币,利润空间十分有限。
同时,马来西亚政府当时的债务水平高企,财政压力巨大,这让日本方面对项目的资金保障产生严重疑虑。
更关键的是,该项目在马来西亚国内引发的政治争议愈演愈烈,反对日本接手的声音高涨,政治风险极高。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日本最终决定,仅提供技术支持和贷款援助,拒绝全面接手该项目。
这一结果使马哈蒂尔希望日本接盘的计划彻底落空,ECRL项目陷入僵局。
而项目的停滞,也对马来西亚造成了深远影响。
在长达10个月的停工期间,东海岸地区的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由于项目停工,建筑材料需求骤降,彭亨州多家建材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停产,相关从业人员大量失业。
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行业也因施工人员撤离而陷入低迷。这种状况激起了民众强烈不满,各地接连爆发抗议活动。
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压力,马来西亚政府不得不重新评估该项目。这一次,马哈蒂尔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国。
于是,自2019年起,中马双方展开了长达八个月的重启谈判。
经过多轮磋商,双方就项目造价与路线调整达成一致,ECRL项目得以重新启动。
ECRL项目重启
中马重启ECRL项目后,双方签署新协议,并在多个方面作出调整:
铁路总长度由原定的688公里缩短至608公里,此举在保障主要运输功能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整体成本。
中方也在资金方面作出让步,项目造价由655亿林吉特下调至440亿林吉特,降幅达33%,大幅减轻了马来西亚政府的财政压力,提升了项目的可执行性。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还组建了中马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
这种股权结构意味着,双方将共同承担风险,共享项目收益,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值得欣慰的是,此次合作比前次顺利得多,不仅工程进展迅速,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雇佣当地员工2000余人,占用工总人数的65%,有效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此外,共有3860名员工通过项目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掌握了实用技能。
其中,217人凭借出色表现和扎实技术能力,晋升为项目骨干。这不仅提升了当地劳动力素质,也为项目长期运营储备了专业人才。
随着项目持续推进,其对周边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沿线采石场、预制构件厂等配套企业接到的订单数量大幅增长。
为满足生产需求,这些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带动了大量就业岗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复苏。
尽管项目过程中,马方曾单方面终止合作并拒付361亿元违约金,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头。
事实表明,中国始终秉持负责任态度,以诚意与担当推动项目重启,既维护自身权益,也助力马来西亚实现发展。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