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千年一台戏,
城头变换大王旗。
熙熙攘攘戏台上,
就是众生我和你。
——观影《戏台》,不知吾看戏还是吾在戏台中也。乙巳立秋欣缘道人左隶。
从《戏台》说戏台
作者:姜维群
陈佩斯导演的电影《戏台》火了,作为演了一辈子小品、话剧的演员,陈佩斯就是活在眼下“戏台”上的人。之所以能“火”在当下,是因其适应了戏台规律,正所谓:
曲是曲也,曲尽人情,愈曲愈妙;
戏其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
戏必须有词曲唱腔、情节故事,曲要美,供听觉来享受,但情节故事要曲折,要有世事人情的喜怒哀乐,愈曲愈妙。戏剧是游戏吗?但若将事物事理推演,往往越是戏谑、戏弄、戏说,反而越显真实。
戏台是戏的载体,戏台因戏把人吸引至戏台下,戏台上的戏因精彩而使人如醉如痴。电影取名“戏台”,意远义深也。
戏台不仅仅是消遣娱乐的媒介,亦是抛头露面、出人头地的台基。几十年前曾走过一些村落,村里的中心位置几乎都有戏台,这是生民政治与娱乐的不可或缺。
在特殊时期下乡那几年,村大队部门前是个高地,成了不是戏台的天然戏台,不仅能开动员会、批斗会,还能演戏、唱歌、赛诗。都说乡村的资源有限,但村里代有能人出,那一带与黄骅、静海相邻,都酷爱河北梆子,竟能把京剧样板戏改为河北梆子,居然能唱念做打且有板有眼。就是化妆太差,把《红灯记》李奶奶的脸画得像个“蟹盖儿”,李铁梅扮相不错,就是长辫子用马尾接得乍乍棱棱。
后来村剧团越来越有模有样了,也请外面的人来演戏,再唱戏就搭戏台了。戏台两侧柱子必须贴对联,如演打敌人的戏就写“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如果是英雄戏就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那年月,台上一本正经像真的一样唱,台下都瞪大眼睛如真的一样看。虽然没有什么戏大如天的理念,却也能掂量出一些人肚子里“戏虫子”的如饥似渴。
因看过贫下中农们“票友”唱戏,所以今天再看《戏台》那位跑堂的“票戏”,虽觉可笑但绝不可憎,虽不可敬但也不可怜。人生本来就有诸多不可思议,在荒唐、荒谬、荒诞下,一定会有哭也不是笑又不是的纠结和正经的再也不能正经的严肃。尤其那些曾让人哭得昏天黑地感天动地的情节,事过多年再想起,会觉得幼稚得可悲可怜。“为何当时看不穿”呢?想到戏台上梅兰芳曾设身处地撰写的一副对联,也是一个自我写照: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装谁是谁,谁装谁,谁就是谁。
这是梅兰芳为自己量身制 作 的“ 戏 比 天 大 ”的 宣 言书。作为演员,一旦扮妆走上戏台,就进入了“我亦非我”的角色,装谁是谁,不管是谁,马上就成了谁。这是大师的象牙塔,没有痴爱,没有功夫,没有境界,不管勾上谁的脸儿,你还是你。
艺术需要这般高度,大师需要如此境界,正像剧中的楚霸王“不肯过江东”一样,铁骨铮铮,豪气盖世。
但政治需要改写真实,戏剧也得根据需要编排剧情,让楚霸王过江东,让他继续苟话,让他东山再起,《戏台》里的洪大帅就是不想让霸王鏖兵败北,希望心目中大英雄成功,没有刘邦什么事。
别以为不可能,黑白颠倒、指鹿为马在《二十四史》中还少吗?史笔能改写事实让历史转向,这在历史长卷中不乏实例,宋朝大臣蔡京被写进《水浒传》成了大奸臣,把他的政治书法艺术等削平。而比他更冤是张邦昌,做了许多冒死忠君的事,却被《宋史》列入“叛臣传”,至今仍有争议。诗曰——
天地千年一台戏,城头变幻大王旗。
熙熙攘攘戏台上,就是众生我和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