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1644年那场山海关大战,读史书时我总忍不住拍大腿——李自成输得冤啊!二十万大军被多尔衮几万骑兵冲得七零八落,尸首把河水都染红了。可你琢磨琢磨,要是当时张献忠突然带兵从南边杀过来…哎,历史是不是就得改写了?
![]()
一、山海关那天,到底多惨烈?
李自成进北京才一个月,龙椅还没坐热乎呢,就被吴三桂和清军联手按在地上摩擦。按《明史》里那几句描写就够瘆人:"万马奔跃,飞矢雨堕…僵尸遍野,沟水尽赤。" 你想想,农民军刚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拼到力竭,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清军白旗兵像鬼似的从沙暴里钻出来…
差点忘了关键点!李自成输不光因为清军猛,他自己也昏招迭出。刘宗敏抢陈圆圆这事,活脱脱把吴三桂逼反了。吴三桂那会儿本来都走到滦州准备投降了,听说爱妾被掳,直接调头回山海关——这情节放现在就是顶级狗血剧,可偏偏改写了中国命运。
![]()
二、话说张献忠在干嘛?
当李自成在山海关血战那几天,张献忠在万县看长江发大水呢!江水暴涨三个月,他蹲在重庆一带打转,满脑子想着"天府之国当皇帝",压根没往北边瞟一眼。
其实他俩早撕破脸了。李自成弄死罗汝才那会儿,派人给张献忠带话:"老回回降了,曹操死了,下一个就是你!"(原话"行及汝矣"多嚣张!)吓得张献忠连夜从武昌跑路去湖南。后来一个在西安建"大顺",一个在成都立"大西",两拨人互相提防得跟仇人似的…你让他们联手?
![]()
三、要是真联手…能赢吗?
假设啊,就假设张献忠突然格局打开,带着他那十几万(具体多少?史书说"数十万",反正乌泱泱一片)人从南边包抄清军。
首先得算算账:清军当时就多尔衮、多铎那几万精锐骑兵,加上吴三桂残部。李自成二十万疲兵+张献忠生力军,光人数压都压死…等等,打仗不是数人头啊!清军骑兵冲锋时"如墙而进",农民军那堆步兵拿什么挡?张献忠部队在四川打明军还行,可对上满洲重甲骑兵…
再说战场时机:山海关大战就一天定胜负!二十二日中午清军杀出来,傍晚李自成已经跑路了。张献忠得提前多少天收到信?1644年那通信条件…除非他派飞毛腿传令兵?
![]()
四、赢了也守不住?
就算真把清军打退了,这哥俩转头就能内讧信不信?李自成进北京后怎么对明朝官员的?"拷掠助饷"把人活活逼反。张献忠在四川更狠,"屠川"争议到现在没消停。两个流寇头子治国…
清军可怕在哪?人家是整套战争机器!八旗兵打仗有分田,投降的汉军给编制,吴三桂这种军阀直接封王。反观农民军,李自成在山海关败退路上,居然还有空把吴三桂他爹吴襄剁了泄愤…这格局!
![]()
五、历史没有"如果",但有"教训"
读明末史最憋屈就是看他们互扯后腿。清互扯后腿。清军入关前满打满算就十几万人,可南明军阀还在抢地盘,张献忠蹲四川看戏,李自成连笼络吴三桂都做不好…
话说回来,就算张献忠真去了,他那支抢掠成性的部队能听指挥?别到时候和清军打着打着,先跟李自成的人为战利品干起来…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个细节:山海关大战那天刮的妖风,《明史》说是"天大风,沙石飞走",这要没沙暴,清军突袭效果打折扣?可历史啊,连天气都帮清朝…)
![]()
后来张献忠死在四川,李自成死在湖北,清军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收了中原。你说他们缺兵力?缺地盘?其实最缺的是…嗯,有人说是格局,要我说是缺个明白人拍醒他们:"兄弟阋墙,外贼捡漏啊!"
可惜历史只认既成事实。山海关那天的血,早把"如果"冲进渤海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