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读 vol.423
CHEERS BOOKS
- 选本好书,让生活松弛有度
![]()
当你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为目的训练理解力时,必须首先明确你的理解对象。只有知道了自己应该去理解什么,你才能有意识地去理解。以篮球这一体育运动为例,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篮球技术,就应该有意识地去理解篮球的比赛规则、打篮球的身体活动方式和训练方法、队友的打法和个性等。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理解之前,你必须清楚自己要理解的对象。理解能力强的人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本章将介绍人们在工作中需要理解的对象,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思考这些对象具体指的是什么。
本文摘录自《精准理解力》
![]()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在工作中,你可能经常会被他人询问“为什么”:
你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为什么让小林负责这个工作?
为什么特意举办这个活动?
为什么你选择了方案B而不是方案A?
如果这个时候你回答得不流畅,或者答不出,那就说明你没有理解自己做眼前这件事的理由,自然也就无法取得成果。如果销售员不能向客户解释清楚一件产品的价值,那么客户就不会对这件产品产生兴趣。多问“为什么”可以帮助你明确做某件事的理由(见图5-1)。
图5-1 明确理由的方法是多问“为什么”
![]()
另外,你可以经常就自己的行为提出问题,这么做可以加深你对自身的理解。你可以经常问自己以下问题:
为什么我今天工作不顺利?
为什么上司的话会让我生气?
为什么我突然想练习用英语和别人交流?
为自己的想法和行动找到明确的理由,不仅能帮助你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帮助你解决烦恼、解开困惑。如果你发现自己做某件事的理由并不明确,那么就可以断定这件事没有必要做,从而有机会去寻找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为接下来的行动找到合适的理由,你就可以改掉做事随意的坏习惯,提高效率。
理解背景,找到事物背后潜藏的信息
背景是指事物背后潜藏的信息。背景大多不易被人察觉,因此,你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去理解背景。
例如,某项服务之所以在日本流行,可能是因为日本的少子高龄化趋势正在扩大;某公司任命的董事长还不到40岁,背后的原因或许是融入不了年轻一代思考方式的企业正在衰退。
有些潜藏在事物背后的信息是显而易见的,但有些是复杂难解的,普通人无法轻易知晓。而理解力强的人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这些看不见的背景。为了更好地理解背景,你需要了解背景的具体类型,如社会背景、心理背景、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环境背景等。如果你不理解某个人的想法,也许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到对方受到了原生家庭环境等心理背景的影响。
当现实未能如你所愿时,不妨停下脚步,思考事情发生的原因。理解了背景,你就会更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理解前提,明确事物成立的先决条件
你在理解事物时,一旦发现前提变了,就需要重新进行思考。
以保险为例,如果某保险的赔付条款中写有“住院后每天支付1.5万日元”,那么就会有很多人前来购买。但他们若在现场咨询时得知这种赔付排除了因事故和指定传染病住院的情况,那么大部分人恐怕又会打消购买该保险的念头。正是因为发现前提和自己理解的不一致,这些人的选择才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前提是指事物成立的前置条件,它为人们做出各种结论和判断奠定了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签订合同、交涉谈判以及日常会议的讨论中,你都应该充分理解与主题相关的各项前提。在与他人合作时,为了避免事后发生纠纷,你一定要与对方先就合作的前提达成共识。
前提本身也是一种理解之匣。有些工作的目标是为社会做贡献,有些则是创造就业机会,还有些是打造公司品牌。前提不同,人们对工作的理解相应也会发生变化。当你向他人传达信息时,为了不引起他人误解,也为了日后不发生纠纷,一定要明确信息的必要前提。
在商务场合,项目开展或合作达成的前提大多和成本有关,这类成本包括金钱成本、时间成本、作业成本、心理成本等。此外,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合作伙伴、截止日期、产品服务、目标顾客等都可以作为你思考的前提。能敏锐地明确工作前提的人,会有意识地让自己的理解更加精准。
理解现状,给出恰当的处理方案
在工作中,你一定要理解现状,否则就无法采取下一步行动。
例如,工厂的生产线因故障停止了运行。这时,了解生产线停止运行这件事只是你理解现状的第一步,为了做出有效应对,你还需要进行以下更加全面的理解:
● 生产线停止运行的时长。
● 生产线停止运行的原因。
● 生产线上工作人员的后续安排。
● 生产线的恢复运行方法。
● 生产线从停止到恢复运行期间产生的损失。
● 如果生产线无法恢复运行,要采取哪些对策。
像这样,全面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思考故障出现后的解决措施,你才能知道针对现状要采取哪些处理办法。不知道怎么去理解现状的人,可以提前针对工作中可能会发生的具体情况,分别列出自己需要理解的内容。为了提高对现状的理解力,除了仔细观察当下的情况,你还可以在自己的脑内图书馆中找寻类似的经历,进行比较。恰当地理解现状,能帮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理解风险,提前制定好应对措施
新业务的开展或多或少都伴随着风险,如果你对风险的理解不够精准,就会在推进业务时遭遇困难。对此,你可以提出如下与风险相关的问题:
● 如果新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
● 如果和其他公司合作不顺利怎么办?
● 如果那个人当了上司,出现问题时他会如何解决?
● 如果这个项目失败了,该怎么补救?
如果你预先设想了在各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那么即使出现紧急情况,你也能迅速且高效地应对。如果一个人缺乏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应急管理的意识,那么他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就会手忙脚乱。
当你和他人一起制定决策时,可以先询问其他人的意见,共享有关风险的信息,再制定应对措施。如果其他人没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那么你应该表明具体的风险及对策。只有精准地理解了风险,你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理解职责,清晰划分职责边界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有自己的职责。在公司内部,总务、会计、销售、制作、宣传等部门各有职责;在部门、团队内部,每个员工也各有职责。
理解职责,就是指把握自己和他人的工作范围。对职责范围认知不足的人,会去插手他人的工作,或对他人的工作评头论足。
当你不清楚某项任务是否由自己负责时,应该和身边的人进行商议,进一步划分好各自的职责范围。能够准确理解职责的人,在沟通时很少会和他人产生分歧或让他人误解,且擅于将工作交给他人。
如果你作为上司,则需要理解每一位员工的职责,从而更有效地管理员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你需要时刻牢记以下3点:
● 理解自己的职责。
● 理解他人的职责。
● 理解职责的范围。
理解行动,避免贸然行动带来的麻烦
在工作中,人们会不断重复地接收信息、表达诉求。例如,你收到客户无法顺利登录网站的咨询,就是在接收信息;你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向客户说明登录方法、提示客户修改密码等行为,就是在表达诉求。理解能力强的人,在接收信息后立刻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是亲自采取行动,还是把工作交给别人负责。
当你收到联系客户、向上司报告、发邮件预约、组织会议等任务之后,需要及时对下一步的行动做出判断。以下4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对行动进行判断:
● 是否应该亲自采取行动?
● 如果需要亲自行动,应该做什么?
● 如果不需要亲自行动,应该联系谁?
● 行动的优先顺序是什么?
当你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产生疑问时,应及时和身边的人进行确认和商讨。贸然行动不但会引发纠纷、导致失误,还会影响到别人对你的评价。
![]()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夜读好书」栏目往后将每日晚间更新,由编辑们从数百本经典书目中精选呈现。在纷繁的世界中,让好书陪你度过一段深邃、宁静的晚间时光。好书夜读,让生活松弛有度~
CHEERS CHEERS CHEERS
BD@cheerspublishing.com,
拜托点下“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