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时候,人们之所以认可道理本身的规范性意义,
是因为这种规范性的存在是基于客观事实所形成的沟通条件,
换句话说,在基于一定素质要求的环境中生存,
讲道理是沟通基础,讲道理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条件,
但如果讲道理没用,或者说讲道理的人,
被不讲道理的人压制了,欺辱了,
那么这种情况,往往不是道理本身的问题,
而是“环境”发生了倾向性变化:
俗话说适者生存,
讲不讲道理,在如今而言,
也要“适”的明白。
![]()
街头巷尾,吵嚷声此起彼伏。
走近一看,十有八九,
不过是同一桩事,两个立场,各执一词。
谁都不服谁,谁都说自己占理。
可争着争着,语言就变了味,
嗓门越来越高,手指越戳越近,
最后干脆动手动脚,不死不休,
这番光景,映衬的便是道理退场,情绪登台的必然结果。
这时候,规则本该站出来拉架,
可偏偏在这样的场合,规则也成了“选择性工具”:
有利时拿来用,不利时一脚踢开。
于是乎,这规则和便和那道理一样,
看似中立,实则也需要“适者生存”的土壤。
有些矛盾刚冒头,就有人想搬出规则来厘清是非,
结果发现没人搭理,为何?
因为一旦照规则办,输赢立马见分晓,
而有些人根本不想面对那个结果。
于是,他们干脆绕过规则,也堵住道理,
只靠着嗓门的力量,脸皮的厚度以及“街头脏招”,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先把局面搅浑再说。
更为可悲的是,在某些人眼里,
讲道理甚至比骂脏话还“招人烦”
为什么?
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觉得,你讲道理,就是在占道德高地,
是在“教育”我。
![]()
可实际上,真正讲道理的人,
往往只是想把事情解决掉,
而不是赢一场毫无意义的嘴仗。
可惜,这种善意常常被误解为软弱,
甚至被当成可欺的信号。
如此反复,矛盾就这么一步步升级了。
不能谈规则,不能讲道理,
剩下的就只有情绪上你来我往的对冲,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事态越来越失控,
直到某个权威或第三方被迫介入,
可最后裁定对错的那个人,
还是会回到最初被抛弃的那套逻辑,
用道理解释谁错谁对,
然后用规则衡量谁该承担什么后果。
乍听之下,整个过程滋味不足,乏味有余。
但很多时候,世俗之事,
往往就是这般“车轱辘话滚着车轱辘事”,
如同人类从历史之中唯一学到的教训,
就是没学到任何教训。
反复上演着同样的人间烟火,
先撕破脸,再请回道理,
先否定规则,再依赖规则。
或许只有在一地鸡毛之后,
才肯承认秩序的有效性:
或许这确实很可笑,
但可笑之处,必有可悲之人。
![]()
如果讲道理没用,那就让事实放生说话,
可一个正常人,一个清醒的人,
又怎么真的会不理解讲道理的意义呢,
甚至可以说,
正因为讲道理这件事常被无知无畏之人无视,
才更显其珍贵的沟通价值:
在这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世道,
清醒之人,
注定难以“合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