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已开始:叙利亚寻求国际刑警组织抓捕巴沙尔,多名党羽伏法
莫斯科郊外的一座别墅里,巴沙尔·阿萨德站在落地窗前,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令复印件。
窗外飘着雪,俄罗斯的冬天总是来得早,而他的政治生涯,似乎比西伯利亚的寒流结束得更突然。
九个月前,他还是叙利亚的“铁腕总统”,如今却成了全球通缉的“战争罪犯”。
时间回到2024年12月,巴沙尔政权在内外交困中轰然倒塌,一架俄军伊尔-76运输机载着他和家人消失在黑海上空。
当时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又一个中东强人的流亡故事,就像当年的萨达姆,卡扎菲,结局无非是隐姓埋名,苟且偷生,但叙利亚的新政府显然没打算让这场清算轻易翻篇。
大马士革中央法庭的被告席上,曾经不可一世的巴沙尔亲信们如今垂头丧气。
前内政部长穆罕默德·易卜拉欣·沙尔被指控在2013年下令炮击霍姆斯平民区,造成300多人死亡,前空军情报局局长易卜拉欣·胡韦贾则被控在秘密监狱里处决了5000多名反对派人士。
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阿特夫·纳吉布——这位巴沙尔的表弟兼德拉省安全主管。
2011年春天,几个少年在墙上涂鸦“轮到你了,医生”(巴沙尔曾是眼科医生),结果被他的手下拖进监狱,电击,拔指甲,烙铁伺候。谁能想到,几个孩子的哭喊,最终点燃了持续十三年的战火?
如今风水轮流转,大马士革市中心,那座曾让市民低头快走的巴沙尔铜像,现在正躺在废品站等待熔炼;
而黎巴嫩银行的VIP保险柜里,某家族账户突然变成了一串冻结代码——据说数字后面的零,多到足够重建半个阿勒颇。
新政权显然深谙“物质摧毁比精神清算更高效”的道理,毕竟,推倒雕像只需要起重机,而推翻一个时代的记忆,需要的是真金白银的切割。
这些动作不仅仅是法律程序,更是一场政治表演——新政权在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民众:“阿萨德时代结束了。”
但巴沙尔真的会伏法吗?目前来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俄罗斯的态度很明确——克里姆林宫发言人早就放话:“巴沙尔在俄罗斯很安全。”
毕竟,叙利亚曾是俄罗斯在中东的最后一块战略跳板,塔尔图斯港的军事基地对莫斯科至关重要。
不过,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仍然是一把悬在巴沙尔头顶的剑。
当巴黎和华盛顿忙着给巴沙尔集团贴"通缉令"标签时,布鲁塞尔却悄悄玩起了变脸游戏。
就在今年春天,欧盟突然给叙利亚新政府递了张25亿欧元的"和解支票",顺手还撕掉了几页制裁清单,这操作,活像在黑市交易现场抓了现行的小偷,转头就和失主勾肩搭背分赃。
更讽刺的是,这些欧元前脚刚进大马士革的账户,后脚就有卫星照片拍到政府军在阿拉维社区搞"大扫除",看来在现实政治面前,人权大棒也是根伸缩自如的金箍棒。
现实政治就是这么讽刺:为了能源管道和难民问题,欧洲可以暂时“忘记”人权口号。
这场清算的终极矛盾在于:它究竟是法治的胜利,还是新一轮政治报复的开始?
新政府由当年被巴沙尔镇压的群体主导,而阿拉维派(巴沙尔所属的少数教派)如今成了被清算的对象。
7月以来,苏韦达省的德鲁兹派与政府军的矛盾激化,已造成上万人死亡。
更棘手的是经济问题,叙利亚9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电力供应从战前的每天12小时暴跌到3小时。
新政府一边审判旧政权,一边依赖土耳其和卡塔尔的援助,而后者要求“别动我们支持的逊尼派官员”,这种妥协让所谓的“正义”显得格外脆弱。
巴沙尔或许能躲在莫斯科的别墅里,但国际通缉令会让他成为永远的“隐形人”。
十四年前,那几个在德拉省墙上涂鸦的儿童不会想到,他们的遭遇最终会变成埋葬阿萨德王朝的第一铲土。
如今,叙利亚的司法机器已经开动,而历史的审判席上,永远会留着一个位置——不管当事人是否到场。
如果普京坚持不交人,这场清算会不会变成一场无疾而终的政治表演?或者,新政府会不会在内外压力下,最终选择与旧势力妥协?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