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快来看看!宝宝不吃不喝,还吐黄水。”近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普外科病房收治了一个11个月大的宝宝小玥(化名)。据家长介绍,小玥不小心咽下去一粒“水宝宝”,第二天小玥就开始呕吐,去了附近医院治疗也没有好转,精神反而越来越差。普外科医生李智涵听完病史,初步判断是机械性肠梗阻。
据了解,“水宝宝”是一种流行的儿童玩具,用淀粉混合丙烯腈或丙烯酸酯制成,而丙烯腈和丙烯酸酯都有一定的毒性。而且它遇水就会膨胀,体积往往增加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CT检查显示,小玥的小肠上段有明显扩张的情况,远端则是正常的干瘪状;而B超则显示,她的腹腔内有一个3.0×2.5cm的球状物。证实就是肠梗阻。此时,小玥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出现了脱水、肠穿孔的情况,可能会有性命危险,必须马上手术。
起初,医生考虑做腹腔镜微创手术,这样孩子的伤口小,有利于恢复。但肠道超声检查显示,这个有鸽子蛋大小的球状物,牢牢地卡住小肠肠管,导致肠管明显扩张。这种情况,腹腔镜下难以操作,只能进行开腹手术。打开腹腔后,医生在小肠末端约40cm处找到了肇事的“水宝宝”。划开肠壁,一个蓝褐色的小圆球掉了出来。彻底减压、冲洗之后,肠壁上的切口被妥善缝合,缝合刀口后,手术顺利结束。
![]()
▲取出的 4cm大的水宝宝
术后,小玥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胃肠道功能日渐改善。一周后,她终于出院了。 回想起这段“至暗时刻”,玥爸又是后悔,又是感叹:“没想到,这么个小东西,差点要了孩子的命!”
李智涵表示,当孩子误吞或吸入呼吸道后,“水宝宝”吸水膨胀,可能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进入消化道后,会导致肠梗阻、肠管扩张,可能引起继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甚至会造成肠穿孔、肠坏死,随时有生命危险。
此外,“水宝宝”的碎片附着在手指上,孩子揉眼时,可能导致晶体感染,甚至引起失明。误服了“水宝宝”的娃,超过九成都要做开腹手术。
李智涵提醒,除了“水宝宝”,科室还收治过误服纽扣电池、磁力珠(巴克球)、硬币、枣核、乐高零件、药片的孩子。小孩天性好奇,拿到什么都敢往嘴里放,希望家长不要让小孩接触这类小东西,家中的小家用物品,应该放在婴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有二胎、三胎的家庭,要教育好家中的哥哥、姐姐,避免他们给年幼的弟弟妹妹喂(玩)危险的物品。万一孩子不慎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就诊,请医生评估,全力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免延误病情和治疗时机。
来源:深圳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联系我们:1887261575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