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小米造车这事儿,从当初雷军那句”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决定”到SU7的火爆交付,这个节奏确实让不少人始料未及。现在第二款车YU7也开始在各地展厅露面了,不少朋友都在问这台SUV到底长啥样,值不值得等。正好趁着周末去店里转了转,近距离看了看实车,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台YU7的外观到底有什么门道。
![]()
走近YU7的第一眼,你能明显感受到它和SU7之间那种”血缘关系”,但又不是简单的拉高车身那么粗暴。整个前脸依然是那套家族式的蚌壳引擎盖设计,但线条处理更加立体,尤其是那个柳叶形的分体式大灯,造型比SU7更加锐利。说实话,这个灯组的设计在同级SUV里确实很少见,辨识度相当高。前保险杠的散热槽设计也很有意思,有点性能车的味道,虽然是纯电车不需要太多散热,但这个造型确实能唬住不少人。
从侧面看过去,YU7的轮廓线条相当流畅。4999mm的车长配上3000mm的轴距,比例拿捏得还算到位。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那个大溜背造型,腰线从A柱一路上扬到D柱,营造出不错的俯冲感。20英寸的风刀式轮毂看起来挺唬人,不过这个尺寸对于这台中大型SUV来说也算合理。车门把手采用了隐藏式设计,虽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确实能让侧面看起来更加干净利落。
![]()
内饰部分延续了小米一贯的极简风格,16.1英寸的中控大屏依然是视觉焦点。比较有意思的是新增的那块1.1米HUD抬头显示,据说可以自定义显示内容,这在同级车里确实不多见。座椅用料相当厚道,大面积的Nappa皮革包裹,坐上去的质感明显比预期要好。后排空间确实宽敞,2+3的五座布局对于家用来说完全够用,后排还配了6.7英寸的小屏幕,这个配置水平在这个价位段还是很有诚意的。
![]()
动力系统方面,YU7预计会推出三个版本,从入门的320PS后驱版本到顶配的690PS四驱版本,覆盖面还是挺广的。比较实用的应该是中配的469PS四驱版本,4.3秒破百配770km续航,这个数据在同级里算是中上水平。全系800V高压平台也是标配,理论上充电速度不会拖后腿。不过说实话,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入门版本的320PS已经完全够用了,835km的续航里程也能覆盖绝大部分使用场景。
智能驾驶配置这块,小米确实下了血本。NVIDIA DRIVE AGX Thor平台的700 TOPS算力听起来很唬人,配合激光雷达和一堆传感器,硬件配置确实到位了。不过软件调校和实际体验怎么样,还得等正式上市后才能见分晓。毕竟智能驾驶这东西,硬件只是基础,软件算法和数据积累才是关键。小米在这方面相比传统车企确实有一定优势,但和那些深耕多年的智驾公司比起来,还需要时间验证。
![]()
说到竞争对手,YU7面临的压力确实不小。吉利银河M9、理想L8、深蓝S09这些对手都不是省油的灯,各有各的卖点。YU7的优势在于品牌号召力和科技配置,但在产品成熟度和服务网络方面,相比传统车企还是有差距的。不过小米SU7的成功已经证明了用户对这个品牌的认可度,只要产品力足够强,销量应该不会太差。
从定价策略来看,YU7很可能会延续SU7的路线,用相对激进的价格来抢占市场份额。虽然官方还没公布具体价格,但按照之前的传言,入门版本可能会控制在25万左右,这个价格确实很有杀伤力。当然,最终的市场表现还得看产品的综合实力和用户口碑,毕竟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了。
![]()
总的来说,YU7作为小米的第二款车型,确实展现出了不错的产品力。外观设计有辨识度,内饰用料厚道,智能化配置也足够丰富。不过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产能爬坡、售后服务、软件迭代这些都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点。你们觉得这台YU7有戏吗,或者说你们更期待哪个配置版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