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记述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人生何事须聚畜,一身之外亦复何须。
摘自《南史·列传·卷三十三》
解释:人生没有什么需要储蓄的,除自身之外,什么都不必须。
感悟:人应主宰物质而非被物质奴役,只有提升自己、投资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外在的囤积往往伴随焦虑,而内心的澄明才是真正的富足。
物各为主,无所责也。
摘自《南史·列传·卷十六》
解释:人各为其主,这是无可指责的。
感悟:一切事物都有其因由,万物各有其天然本性,无需过于苛求、指责。父母以自身经验苛责子女选择,伴侣以个人标准改造对方,皆违背“物各为主”。
举大事必有所资。
摘自《南史·列传·卷五十三》
解释:做大事一定要有做为资本的东西。
感悟:成事需要资源积累与条件准备,既体现务实智慧,又暗含战略思维。
![]()
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
摘自《南史·列传·卷十九》
解释:大丈夫应当战死疆场,怎奈却苟活于都市。
感悟:这句话充满了豪迈的壮志与悲壮的气概,表达了一种宁可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也不愿在世俗生活中苟且偷生的英雄情怀。真正的“大丈夫”,或许既能在战场上视死如归,也能在都市中活出尊严。
-5-
至道深微,惟人是弘,
天命无常,惟德是与。
摘自《南史·本纪·卷四》
解释:最高的道深奥微妙,只有人才能把它发扬光大。上天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命运,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做国君。
感悟:最高深的道理、宇宙规律,其奥妙难测,只有通过人的努力,才能将这种大道显扬于世,上天的意志并非固定不变,只庇佑有德之人,道德是获得天命的关键。
-6-
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
摘自《南史·列传·卷六十一》
解释:兵宁可长期不使用,也不可一天不存在。
感悟:军队可能长期没有战争,但不能因此荒废训练、削弱军力。若无准备,必陷危局。和平不等于安全,唯有实力才能捍卫和平。
![]()
-7-
成败相因,理不常泰。
摘自《南史·本纪·卷一》
解释:成功与失败互为因果关系,世事不会永远太平安宁。
感悟:成功与失败相互依存、世事没有永恒不变的规律,成功中可能隐含失败的种子,失败里也可能孕育成功的契机。成功时需警惕隐患,失败时亦不可绝望,因势而变方能长久。
-8-
理贵有中,不必过厚。
摘自《南史·列传·卷十八》
解释:道理贵在恰到好处,不能过分和绝对化。
感悟:合乎中道,避免过度,“中”是万物平衡的关键。世间万物皆需平衡,超越限度,好事亦可能变坏。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社会治理,唯有持守中道,方能长久稳健。
-9-
人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摘自《南史·列传·卷三十九》
解释:人受到伤害,就会离散,农业受到损害,国家就会贫穷。
感悟:只有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和农业稳定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
-10-
王者不言有无,诸侯不说多少,
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
摘自《南史·列传·卷三十三》
解释:君王、诸侯都是靠俸禄供养的,君王不应说利益有无,诸侯不应提利益多少,他们不应与百姓争夺利益。
感悟:应以天下百姓为先,百姓富足,君王、诸侯也会富足,百姓不富足,国家就不富足。与民争利,必然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甚至系统崩溃。
-11-
奢侈者,鲜有不败。
摘自《南史·列传·卷四十五》
解释:奢侈的人很少有不败亡的。
感悟:奢侈浪费往往导致衰败,沉迷享乐会消磨意志,而君主奢靡则会导致亡国,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12-
归师勿遏,古人畏之,
死地兵不可轻也。
摘自《南史·列传·卷二十五》
解释:回营的军队不能阻挡,连古人都畏惧他们,陷于死地的军队,不能轻视。
感悟:此句蕴含了深厚的军事战略思想,体现了对敌我形势的深刻洞察和灵活应变的军事智慧,真正的智慧往往在于知所进退。
![]()
-13-
非臣不乱,非臣不平。
摘自《南史·列传·卷十八》
解释:忠臣辅助君王治理国家,因而天下没有忠臣不能平定;乱臣助纣为虐,使国家混乱无序,因而天下没有乱臣也不会混乱。
感悟:此句强调了臣子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担当。
-14-
前哲以善人为宝,不以珠玉为宝。
摘自《南史·列传·卷十三》
解释:古代圣人先哲,把有才能的人视为至宝,而不把珠玉当做宝贝。
感悟:贤人能制定良策、安定百姓,远比囤积财富更重要。珠玉虽贵,但无法解决饥荒、战乱;而善人能辅佐君主推行仁政,创造长远价值。
-15-
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
摘自《南史·列传·卷三十二》
解释:每篇文章没有固定的体式,但天下文章却有各种不同的体式。
感悟:文章的形式应随内容、情感和时代而变化,不可拘泥于固定模板,若强行规定“常体”,会导致文章失去生命力。
![]()
-16-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摘自《南史·列传·卷五十七》
解释:人的肉身存在则灵魂存在,肉身消亡则灵魂消亡。
感悟:精神是肉体的作用,肉体是精神的本质,形体如刀刃,精神如锋利,没有刀刃就没有锋利。
-17-
据洪图而轻天下,吝寸阴而贱尺璧。
摘自《南史·列传·卷二十六》
解释:怀有宏图大业者以天下为轻,吝啬寸把光阴者以世俗财富为贱。
感悟:珍惜每一秒的时间,人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从时间中来,时间虽然一去不复返,但若你没有浪费它,它将会体现出你的人生价值。
忠烈断金,精贯白日,
荷戈俟奋,志在毕命。
摘自《南史·本纪·卷一》
解释:忠烈能熔断金石,精诚可以横贯皓天白日,拿着兵器等待奋战的机会,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感悟:赤胆忠心和爱国情操,这份精神令无数有志之士由衷敬仰,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人士。
![]()
圣人顺于人情而为之度。
摘自《南史·列传·卷十二》
解释:圣人在制定规范时需顺应人性自然。
感悟:承认人的自然情感和需求合理性,教化需基于人情而非压制。真正的秩序不是对抗人性,而是在理解人性的基础上建构文明。
临清风,对朗月,
登山泛水,肆意酣歌。
摘自《南史·列传·卷五十二》
解释:面临着清凉的风,仰视着清朗的月,登上高山,泛舟绿水,并不加约束地大声唱歌。
感悟:充满了魏晋风流的旷达与诗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对自然与自由的向往。
它不仅是古人的理想情境,亦为今人提供了一种对抗快节奏生活的方式,在山水之间,人终能找回本真的欢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