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刚过,老陈30箱蜜蜂一周全死光,养了一年的心血打了水漂。
![]()
他蹲在蜂箱前直叹气,蜂箱里只剩空巢和零星死蜂。
立秋虽带“秋”字,天却没凉透。白天闷热像盛夏,夜里凉意悄悄爬上来。
日温差能拉到10℃以上,蜜蜂最遭罪。热了得出巢采水降温,冷了要抱团取暖。工蜂来回折腾,体能耗得快,蜜也吃得凶。
老陈家蜂群储备少,蜜刚够吃两天。
更麻烦的是,蜜源断档了。夏天的花快谢完,荞麦、向日葵还没全开。5公里内没蜜源,蜜蜂饿急眼,弱群偷强群。
![]()
老陈没注意,两箱蜂打了三天架,死伤一片。
胡蜂也来凑热闹,每天蹲在蜂箱口抓蜜蜂。老陈说:“我想着立秋凉快了,少去了两天蜂场。”等他发现不对,蜂箱周围全是胡蜂巢。
养蜂人最怕的三大错,老陈全占了。第一错:没备足越冬蜜。蜜蜂越冬靠吃蜜,蜜不够就抛幼虫、蜂王停卵。
老陈想着“秋天还早”,没及时补糖水和花粉。
第二错:没换旧巢脾。
![]()
旧脾房眼小、蜡质老,巢虫钻进去,蜂群直退缩。
新脾蜂王爱产卵,工蜂也壮实,老陈舍不得换。第三错:蜂脾没相称。立秋后要“蜂多于脾”,老陈家蜂少脾多。
蜜蜂护不住子脾,幼虫冻死一大片。
有蜂农统计过,立秋管理不当的蜂群,越冬损失能到60%。“立秋不是养蜂的终点,是越冬的起点。”老张养了20年蜂,每年立秋都要守在蜂场。
他说:“蜜足、脾新、蜂密,这三关过了,冬天才稳当。”你家附近立秋后,还有哪些蜜源植物?有没有蜂农朋友分享过立秋管理的妙招?
养蜂是细活,一个疏忽就能前功尽弃。具体管理还得看当地气候,拿不准就问老把式。关注我,聊更多三农实用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