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今天的俄罗斯,还是过去的苏联,在情报领域的“狠活”都层出不穷。尤其是苏联时期的克格勃,是20世纪最神秘的情报机构之一。他们的暗杀手段不仅实用,还极具“艺术感”,至今仍是各大间谍学校的“经典案例”。 所以这一期内容我们要聊一聊俄罗斯克格勃的暗杀史。
![]()
克格勃
克格勃
克格勃,全称叫做“国家安全委员会”,它起源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列宁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镇压各类反对势力,情报机构逐步走上前台,成为政权运作的核心工具,克格勃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曾有多位克格勃出身的高官跻身苏联国家领导层,比如后来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安德罗波夫。当然,最广为人知的克格勃“门徒”,毫无疑问是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他年轻时曾被派驻到东德德累斯顿,长期从事情报工作。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北约和华约分别结盟对峙,苏联开始遭受来自西方国家的全面渗透。在这种背景下,克格勃开始在反情报和海外渗透方面下功夫。为了提高作战效率,克格勃设置了多达20个总局,每个总局负责一个专门领域,比如政治监控、对外谍报、技术侦察、暗杀、反间等等。
![]()
克格勃最擅长的是情报刺探和清除威胁,美人计和暗杀是克格勃的两张王牌。在美人计这一块,它的美女计和美男计都玩得非常花,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美男计和美女计的案例。实施美女计的女间谍被克格勃称之为“燕子”,实施美男计的男间谍则称之为“乌鸦”。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燕子叫玛加丽塔·科涅库娃,她随她的丈夫在美国生活。她成功俘获了爱因斯坦,并且获得了不少情报。另外,前英国首相约翰普罗富莫、小菲德尔卡斯特罗、希特勒等,据传都中过克格勃的美人计。当然,传的最邪乎的还是美国现任总统川普的第三任妻子梅拉里亚,据说她也是克格勃的燕子,不过这种说法更像是坊间吃瓜群众的脑洞,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
![]()
玛加丽塔·科涅库娃
在清除对手方面,克格勃的拿手好戏是“暗杀”,在他比较多的手段中,投毒和刺杀最常见,毕竟这俩留下的线索很少,不容易被其他国家抓住把柄。暗杀具体行动时,克格勃会针对实施目标所生活的地区和条件来选择。如果目标是级别比较高的大咖人物,同时他所在的庇护国有比较大的舆论手段和政治影响力,克格勃一般就会选投毒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这样留给大众的恐惧和舆论压力就小一点。反之,如果目标级别不高,所在国家话语权也不大,那一般就会选择简单粗暴的手段,反正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关注这个事儿。
克格勃的投毒史
克格勃的投毒历史继承于沙俄,那时候俄国有位著名的病毒学家叫卡扎科夫,他是俄国病毒制剂和毒药实验室的创始人。这个实验室创建之初就一直神秘莫测,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就是研发毒药和病毒的培养。到了苏联时期,这个“黑科技实验室”被纳入克格勃系统,它开发出来的毒剂,有很多连当时最先进的医疗系统都检测不出来,导致不少毒杀案在案发时都不知道死亡原因,等过了几十年的解密档案公布才知道是被特工毒杀了。
![]()
最经典的一次投毒行动,莫过于著名的“毒伞谋杀案”。被害人名叫乔治·马尔科夫,是保加利亚的一名流亡作家。保加利亚在冷战时期是苏联小弟,属于华约阵营,但马尔科夫偏偏是个“愤青”, 经常在报纸和媒体上骂保加利亚,骂苏联、骂华约,并且对西方寄予了无限的赞美和向往。他这么搞,早晚要出事。起初保加利亚政府还只是驱逐了他,希望把这个“刺头”赶出去,没想到马尔科夫跑到英国后骂得更欢了。时间久了,苏联的高层就不高兴了。本来还想着让你去你喜欢的西方世界,你就会消停点,没想到到了西方世界以后嘴巴更像开过光一样。为此,克格勃精心安排了一场经典的刺杀任务。
![]()
乔治·马尔科夫
某天早上,伦敦下着小雨,马尔科夫像往常一样走在去上班的路上。就在他准备过街的时候,突然脚背一阵刺痛。他一抬头,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雨伞,一脸诚恳的道歉,说自己不小心戳到了马尔科夫的脚,希望他不要介意。马尔科夫没往心里去,继续赶路上班。到了公司以后,他脱鞋一看,戳伤的地方红肿了一块,隐隐还有个小红点。到了当天晚上,他就发起了高烧,送到医院以后,医生却怎么也查不出病因,一直拖到了第四天,马尔科夫最终因内脏衰竭而死亡。事后法医解剖了他的尸体,最后在脚尖伤口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针头大小的钢球,钢球上面有两个孔,孔中含有蓖麻毒素。这是一种神经毒剂,可以迅速麻痹心血管与呼吸系统,让人悄无声息地死去。
这件事在当时谁都没有查出原因,直到后来有苏联特工叛逃,才知道那名“雨伞男”正是克格勃派出的特工,而那把伞其实是一件高科技发射装置,能够将毒球精准注入目标体内。
![]()
除了投毒之外,克格勃在使用常规武器进行暗杀的案例也不少,比较早的一个是刺杀苏联红军之父托洛茨基。托洛茨基曾领导红军赢得俄国内战,一度出任苏联外交部长,被认为是列宁的接班人。可是后面他在与斯大林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迫离开苏联,前往墨西哥流亡。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墨西哥家中遭人用冰镐袭击,头部重伤身亡。凶手拉蒙·梅尔卡德尔是克格勃策动的间谍,案发后被墨西哥判刑20年。刑满出狱后,他返回苏联,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
托洛茨基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他继承了克格勃的衣钵,并且把名字改成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名字虽然改了,但是他做的事儿一点也没变。在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因为苏联刚刚解体,整个政治环境还比较恶劣。头面上的人物忙于争夺权力,没人顾得上克格勃这些特工们。但是到了普京时代就不一样了。
![]()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
2006年11月1日,前俄联邦安全局官员、长期在英国避难的利特维年科突然身体不适,送医检查后发现体内含有高度放射性元素钋-210。这种物质致命且难以察觉,很快他就不治身亡。鉴于利特维年科曾公开批评普京和俄政府,此事一度引发全球舆论海啸,不少人认定这是一次“来自祖国的问候”。
![]()
利特维年科
俄罗斯国内也有很多类似政治人物被杀的新闻,最恐怖的就是2002年的八月,这个月有破记录的连续五位俄罗斯官员遭到暗杀。其中俄国家杜马议员格罗夫列夫在自家住宅附近散步时,被人连开两枪击中头部,当场毙命。新西伯利亚市的市议员卡尔普林被打死在自己老丈人的别墅附近,身中四弹,其中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脑袋。
俄罗斯人对待对手和叛徒那是毫不留情面的。在俄乌战争开战不久,驾驶直升机叛逃到乌克兰的俄罗斯陆军航空兵马克西姆·库兹明诺夫被发现死在了西班牙。这位飞行员在2023年投降了乌克兰,泽连斯基还奖励了他50万美元,并且给了他一个新的身份。然后他就隐姓埋名生活在西班牙,直到被杀害。有记者曾经问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关于库兹明诺夫的死亡原因,梅德韦杰夫回应:狗有狗的死亡。这也算是侧面回应了这件事儿。
![]()
马克西姆·库兹明诺夫
结尾
除了传统的间谍活动,克格勃还极其擅长“主动措施”——这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通过散布假消息、煽动内部矛盾、操纵媒体、暗杀政敌等方式来影响对手国家的社会舆论与政策方向。比如在非洲和拉美国家,克格勃就曾秘密支持亲苏政权或革命组织,间接推翻亲美政权;在西欧,它通过地下党员、左翼组织、媒体舆论等手段影响选举和社会运动;甚至在梵蒂冈,克格勃也曾策动对教皇的暗杀阴谋。克格勃和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英国军情六处MI6、以色列情报特务局摩萨德并称为全球四大情报机构。对比来看,CIA更多靠技术与全球军事部署来获取情报,MI6擅长渗透和谍报网络,摩萨德以“斩首式暗杀”和海外行动著称,而克格勃则集合了上述几种能力于一身。克格勃的出现,它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制度反应,是20世纪意识形态斗争最前线的代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