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于2024年3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成立,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AAI)是一个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公众对人工智能理解与认知的权威机构。建院伊始,NAAI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出首批38位终身院士,其中有3位清华人。2024年11月,NAAI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出2025年度院士86人,其中有8位清华人。入选人数在全国高校中遥遥领先。
● 何恺明,20 07年清 华大学数理基科班学士,现任 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和谷歌旗下AI研究机构DeepMind杰出科学家。2023年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2022年入选AI 200 0人工智能全球 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综合排名第一。当选理 由:
2024年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奖,机器学习荣誉提名;
2024年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奖,计算机视觉。
●胡瀚,2008和2014年分别获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士和博士学位,同年获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协会 (CAAI) 的博士学位论文奖。2021年获ICCV最佳论文奖——马尔奖。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和研究经理,2025年6月加入腾讯任混元大模型技术负责人。当选理由:
2024年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奖,计算机视觉荣誉提名。
●田奇,1992年清华大学电子系学士。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会士、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 , 华为终端BG首席科学家 ,华为云前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2023年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排名第一)。当选理由:
2024年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奖,计算机视觉荣誉提名;
2024年AI 2000最具影响力学者奖,多媒体荣誉提名。
● 曹越, 2014年与2019年分获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学士、博士学位。在校期间获清华大学本科特等奖学 金。 2021 年获 ICCV 最佳论文奖—马尔奖。 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视觉计算组主管研究员,2024年创立聚焦视频基础模型的新公司,并 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
●邓俊辉,1993与1997年分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曾获清华大学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当选理由:
专注于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几何和并行架构的应用于科学计算可视化;通过先进的物质分类技术提高体渲染的逼真度;开发了一个支持多种操作系统的健壮的基于集群的并行系统;创新地使用3D模型分区创建了基于GPU加速的实时碰撞检测算法,显著提高了科学模拟中的效率和准确性。
●潘毅,1982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1977年高考江苏省理科状元)。现任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讲席教授。曾当选IEEE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和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院士等。当选理由:
因其对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这一跨学科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曾在多所学术机构担任领导职务;长期专注于计算机科学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
●杨天若,1992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物理系双学士学位。现任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曾当选IEEE会士、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曾获IEEE Canada C. C. Gotlieb计算机成就奖和加拿大工程研究院John B. Stirling奖章等。
●樊平毅,1994年获清华大学电子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河北大学和南开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电子系长聘教授。曾当选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2025年获NAAI人工智能探索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