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机构拿到一份秘密电报,上面罗列了二十多个汉奸名字,程锡庚赫然在列。大家盯住的是这位天津辖区最大的“走狗”。
最初,杀奸团对他展开漫长监视,一天到晚守在他家门口。可程锡庚家就在租界巡捕房对面,一旦他们出手,租界警察分分钟就会来人,行动绝对难以收尾。
有人便提出换个思路:“程锡庚这人,爱看电影。再有两天,《贡格丁大血战》就上映。
他肯定会带着老婆孩子去凑热闹,咱们就埋伏电影院里,一场干完,趁乱跑。”这一主意一出,众人纷纷点头。
![]()
4月9日晚上,负责跟踪的祝宗梁在检票口发现了程锡庚的身影。程锡庚带着老婆孩子,拽着爆米花和饮料,仿佛一切都和抗日毫无关系。
他的笑声在昏暗的大厅里清晰可闻。四位杀奸团成员就藏在最后一排,手枪背在膝上,眼睛死死盯着那个高高瘦瘦的男人。
电影放映到尾声,屏幕上大汉儿们浴血冲锋,可杀奸团的人反倒更紧张。电影院一片漆黑,队员们不敢离开座位去找,只能按兵不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
祝宗梁想了个法子。他悄悄来到放映室,和放映员套了几句近乎无关紧要的话,提到自己急着找个人。
放映员没多想,打开发映灯,在黑色银幕上用粉笔潦草写下了“程经理外找”四个大字。
再回到大厅,灯光一亮,那四个字瞬间像一道雷劈进程锡庚的脑子里。他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身旁的老婆。
程夫人顿时起了疑心:“这里人这么多,姓程的也不少,你怎么知道就是你啊?”程锡庚心想,反正自己就他俩来,举手之劳,便站起身往外走。
![]()
砰!一声枪响,第一颗子弹打在他后脑。
接着又是三连枪,后脑勺被打成血肉模糊。程锡庚整个人直挺挺倒在座位上,碗里的爆米花翻了个底朝天。
子弹打完的瞬间,电影院里乱作一团,人们惊叫着往出口冲,可看不清前面是一片黑暗和泥泞的地毯。
杀奸团的成员趁乱混在人群里,一边往门口撤,一边扣动扳机顶住几个惊恐的观众,要他们帮忙挡住追兵。他们冲到外面,果断抹掉了所有脚印,拐进小巷,连影子都没留。
![]()
程夫人抱着满头是血的丈夫,跪在地上抽泣:“锡庚,你怎么就……”她哭得撕心裂肺,却无人敢靠近。巡捕房的人听见动静赶来,发现程锡庚已没了呼吸,只能把尸体抬走做验尸之用。
这场斩奸行动,出人意料地干净利落。天津杀奸团的成员回到秘密基地,互相看了看对方额头的冷汗,谁也没再说一句话。
有人轻声感慨:“斩了一个汉奸,换来一座城市的安宁。”
![]()
可是,有人会问:“程锡庚这样的‘小走狗’,究竟有多可恨?”他卖国为日寇引运军粮,私设关卡抽税,甚至勾结日本宪兵乱抓乱杀,把老百姓的财产和性命当儿戏。
在恐怖的租界警察保护下,他躲在华丽洋楼里,过着与战火无关的奢靡生活。可当敌人的子弹还来不及送进步枪,他就被剂弹从背后刺穿了头颅。
有人说,太干净;有人说,这才是正义。
抗日团的后续影响很大。天津各地一传十、十传百,汉奸再也不敢明目张胆露面。
后来,别的城市也纷纷效仿,一种“杀奸为义”的风气在地下流行开来。有人在茶楼里叹息:“敌人在天上轰炸,我们在地上清理内应,才能稳住后方。”
![]()
而此时,在日本人眼里,天津的局面却更乱了。一桩桩斩奸案让他们疲于应付,还得分心排查情报。
有局外人感慨:“当年抗日名将曾国藩说,不打内贼不是真正的战争;这次天津杀奸团,让我们看到了底层力量的可怕决心。”
程锡庚的死,也让人想起那句话:人心向背,决定国家存亡。面对日本侵略的铁蹄,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有些人拱手投降,有些人却拿起利刃。
一条暗道,几声枪响,便画下最深刻的一笔历史。
![]()
可又有人要问:“杀完一个,还能杀十个吗?血债血偿,就能彻底铲除汉奸吗?”杀奸团的成员摇头:“这事只做不说,天知道下一个藏在哪条街角。”可是他们都笑了,仿佛看见了抗日胜利的曙光——那一天,真正的胜利才算开始。
信息来源:天津地方志;参见《抗日组织暗杀档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