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聘名医 张磊
职务: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副院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17病区主任
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胰腺、胃肠、胆道肿瘤的诊治,专攻腹腔镜以及机器人微创手术。
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学术任职:中国胰腺病学会会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多区域诊疗协作青年学组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外科医学装备分会基础装备协会委员兼秘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委员
中国普通外科青年学者攀登计划成员
胰腺青年精英俱乐部成员
门诊时间
专家门诊:
每周一下午(2025年8月11日起)
手术时间:
每周二(2025年8月12日起)
出诊地点:
门诊一楼东外科一7号诊室
挂号方式
第二步:预约挂号——外科——普外科
经典案例回顾
老人胰腺癌侵犯双支静脉
妙手完成高难度血管重建
70岁老人因持续腹痛就医,竟被查出胰腺癌伴双支主干型肠系膜上静脉侵犯(回肠干和空肠干),这两支血管是维持小肠血流回心的“生命通道”。同时切除肿瘤,并重建两支纤细脆弱的静脉难度极大。
面对这一挑战,张磊主任团队迎难而上,在6小时的精密手术中完成两项高难度手术。生鸡蛋剥壳式剥离:采用动脉鞘剥离技术,完整剥离动脉周围的肿瘤组织;“嫩豆腐上绣花”式吻合:凭借毫米级缝合技术,成功重建菲薄细小的空肠静脉,两根血管均一次重建成功。
术后第8天出院,随访显示腹痛消失,体重回升,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花季少女12厘米巨大肿瘤
微创手术创“保脾+无痕”奇迹
19岁大一女生体内竟藏一个直径约为12厘米的胰腺肿瘤,且已出现破裂征兆,随时可能引发致命大出血。传统开放式手术需切除脾脏,并留下长约25厘米的疤痕,但张磊主任团队决定迎战高难度的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为花季少女守护未来健康。通过在女生双侧腹壁开设4个0.5-1.0厘米小口接入腹腔镜,在距离肿瘤1厘米处实施精准的胰腺切除术,最终,顺利取出病变组织和肿瘤。
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腹部仅留微小疤痕,6天后顺利出院。
特聘名医 赵家胜
职务:上海市同济医院原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金山区亭林医院大内科主任医师
主要成就: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垂体与肾上腺疾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外周血管及足病学组副组长。主编《内分泌代谢急症》(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糖友日记》等专著,曾获上海市同济医院首届青年岗位能手、同济名医和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等称号。
专业:内科学内分泌代谢,擅长糖尿病、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疾病和骨代谢疾病等多种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尤其在内分泌代谢疑难危重病和内分泌性高血压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
在金服务时间:
金山区亭林医院
周一上午(专家门诊)
周一下午,周三、周四全天(病房)
在金咨询电话:
021-57231510
经典案例回顾
2024年3月,金山区亭林医院内分泌科医生殷东华接诊了一位61岁女性患者,自诉无任何临床症状,仅想咨询化验结果。其甲状腺功能报告引起了殷东华的注意:血清游离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超出了正常范围的上限。
随后,请示上海市同济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金山区亭林医院大内科主任赵家胜。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赵家胜初步怀疑是非常罕见的脑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或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建议将患者收住入院完善垂体核磁共振(MRI)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不出所料,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均阴性,甲状腺B超提示甲状腺多发结节,而非弥漫性病变,基本排除了最常见的甲亢。头颅MRI显示垂体大腺瘤,主要向下、向蝶窦内生长,对视神经尚未产生明显的压迫作用,所以患者没有出现头痛和视物障碍等情况。
最终,结合临床和检查结果,赵家胜诊断为脑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该患者目前尚无明显压迫症状,甲亢症状也比较轻,没有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下一步手术切除垂体肿瘤,甲状腺的功能有望完全恢复正常。
部分来源:“金山鑫健康”微信公众号
通讯员:罗迎春
编辑:徐欣悦(实习)
责编:俞岚婷
审核:陈建军、林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