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爸爸妈妈那里来的”“从垃圾桶来的”……近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河乡双桥村,一场儿童青少年性教育课正在进行。课堂上,当授课老师吉冬霞问孩子们“知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时,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
吉冬霞是贵州大学大二的学生,也是贵阳市花溪区合心社会工作服务社(以下简称合心社)的性教育讲师。合心社是由贵州大学几名毕业生成立的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自2021年登记成立以来,常年在基层一线开展送教下乡志愿服务。儿童青少年性教育是他们服务的重点内容,这个夏天,他们把性教育课开到了大山里的乡村。
吉冬霞在给孩子们上性教育课
一堂性教育课
这个暑期,在双桥村一所学校的教室里,吉冬霞的性教育课连开了3天。
大河乡地处云贵两省交界处,属七星关区较偏远的乡镇之一,境内峰峦叠嶂,这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拿双桥村来说,最近的一次统计显示,全村有青壮年1700多人,其中近800人在外务工,常年居住在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等地,这使得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往往对性教育有着更紧迫的需求,这也是吉冬霞他们把志愿活动选在双桥村的原因之一。
吉冬霞将3天课程的主题定为“男生和女生,性别平等”“认识月经”和“预防性侵害”。每一堂课大概有60个孩子来听讲,都是当地放暑假的中小学生。
性教育课上,吉冬霞通常不会直入主题,而是选择和孩子们做一些互动游戏来暖场。“因为大多数孩子没有接触过性教育,还是会害羞、拘谨,这样授课效果不好。”吉冬霞表示,开场的互动小游戏能活跃气氛,让孩子们放松下来。
同为合心社性教育讲师的胡龙会,在性教育课堂上经常和小朋友们做一个叫“口香糖”的游戏。
游戏过程中,胡龙会喊出:“口香糖,粘一粘,粘哪里,粘手掌。”孩子们则举起手掌,跟邻座的孩子贴一贴。相应地,胡龙会可以喊出粘手肘、粘耳朵、粘屁股等,在这个过程中,胡龙会一直强调,如果孩子们觉得这个部位接触不舒服的话,可以拒绝。“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引出一个主题——我们的身体是有边界的,让孩子们了解自己与他人身体接触的边界在哪里,当身体接触让自己不舒服时,可以勇敢地说出来,并且拒绝。”胡龙会说。
通常,在喊“粘手掌”的时候,孩子们普遍不会拒绝,在喊到“粘额头”时,有一些孩子就不动了。
今年以来,吉冬霞已经为不同地方的孩子们上了十几堂性教育课,每次上课的时候,孩子们的反应也不一样。有的孩子会攥着衣角,低着头不说话;面对老师在黑板上画的关于人体生理构造的图片,一些孩子会用双手捂住双眼;在人数比较多的课堂上,当吉冬霞说到一些性器官的名字时,一些男孩子会大声起哄,齐声发出“啊”的一声惊叹。
在吉冬霞看来,孩子们课堂上这些反应的背后,反映了性教育在儿童青少年中的缺失,也说明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吉冬霞的授课经验,农村孩子的性教育需求比城市孩子大。在吉冬霞讲授的“认识月经”的课上,一些孩子表示,此前根本没有听过“月经”这个词,而这些孩子中,有的已经超过12岁。
不过,上课的结果让吉冬霞很欣慰,在上过“认识月经”的课后,许多女孩子第一次明白自己的身体会发生变化,并认识了卫生巾。一些男孩子表示,原来妈妈每个月都有几天不舒服,以后要多帮妈妈干活。
虽然家长们不知道该怎么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但是却明白应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在开课之前,吉冬霞和其他志愿者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走街串巷去“招生”。当吉冬霞一行穿过一片片玉米地,来到农户家中,向家长说明来意后,他们都表示欢迎。“早就想找人来给孩子上课,只是不知道去哪里找。”一些家长表示。
一支讲师队伍
吉冬霞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性教育缺失的情况深有体会,这让她产生了为农村儿童青少年开展性教育的想法。考上大学后,她开始自学性教育相关知识。胡龙会则是贵阳市一所大专院校的老师,从2018年开始参加儿童青少年性教育志愿服务活动。
和其他讲师一样,胡龙会和吉冬霞在成为性教育讲师前,都经过合心社系统、持续、专业的培训,并最终通过比赛获得性教育讲师资格。为了扩大讲师队伍,吸收更多高素质、更专业的“防艾·性教育”优秀讲师,从2022年开始,花溪区已经连续3年举办“防艾·性教育”讲师大赛,其中第三届由花溪区疾控中心、团区委、区妇联、区教育局等单位联合主办。
胡龙会参加的是第一届“防艾·性教育”讲师大赛,吉冬霞参加的是第三届。两人经过初赛、复赛等,在众多报名选手中突出重围,获得了不错的名次。
“能进入复赛的选手,每一个都不简单。”吉冬霞说,拿自己来说,平时除了自学性教育相关知识,还会向学校一些专业老师请教。站到“防艾·性教育”讲师大赛复赛现场的15名参赛者,每一位都是有备而来,他们围绕“性健康与性行为”“我理解的性教育与艾滋病防治教育”等主题,展现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精湛的课程开发能力和优异的课程演绎能力。
花溪区“防艾·性教育”讲师大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选手参加。在第二届比赛中,来自遵义市的年仅13岁的初中生黄杨子怡,凭借不俗表现脱颖而出,晋级决赛,获得讲师聘书。自此,黄杨子怡每年都会在同龄人中开展性教育。
“防艾·性教育”讲师大赛胜出的选手,很多会成为合心社性教育讲师团成员,现在讲师团成员已经超过30人,他们每年都会抽时间奔赴贵州各地,开展性教育送教下乡志愿服务。
7月中旬,胡龙会带领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畜”光行动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迷路村,为六年级及初中阶段的孩子们上了一堂青春期性教育课。从一开始的害羞拘谨,到后来积极参与游戏互动,再到最后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如“学到要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知道青春期变化是正常的”“以后遇到不舒服要大声说出来”等,孩子们不仅开始正视身体变化,更领悟到“身体自主权”的重要性,学会勇敢拒绝。
一个公益组织
廖煜娟是贵州大学的一名教师,参加相关公益讲座和宣传志愿者活动已经有10多年,服务领域涉及法律普及、家庭教育、妇女儿童关爱与保护、禁毒、校园欺凌防治等。
从事公益事业越久,廖煜娟越发感到个人力量有限,团队的支撑必不可少。2021年,贵州大学几名毕业生发起成立了合心社,廖煜娟成为合心社的指导老师。现在,合心社的成员中有心理咨询师、律师、教师、在校大学生等,他们不仅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更有做公益的热情。
廖煜娟介绍,合心社主要服务内容包含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第二个板块是针对家长的家庭健康教育,第三个板块是性教育和艾滋病防治。“从今年开始,我们的性教育活动举办地不再仅限于贵阳这种大城市的周边,开始去更偏远的山村,先后去了毕节、铜仁的农村。”廖煜娟说。
为了确保每一堂性教育课的教学质量和专业性,经过几年探索,讲师团已经形成成熟的“磨课”体系及流程。他们每两周一“磨课”,坐在一起现场听课、讨论,直到打磨得大家都觉得满意,这堂公益课才会搬上讲台。
在廖煜娟看来,性教育有其特殊性,家长、老师等可能很少接受过专业、正确的性教育,他们不知道如何给孩子讲授性知识很正常。“大家需要学习,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开展性教育。”廖煜娟表示,正确而全面的性教育可以保护孩子免受或减轻与性相关的伤害,让孩子学会更好地爱自己、爱他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来源:中国人口报
文:记者 牛煜辉
图:由受访者提供
策划:杨利春
编辑:牛煜辉 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